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生病了怎么办》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生病了怎么办》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材的第三章《身体的小秘密》,详细内容为“生病了怎么办”。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生病的原因,
掌握生病时的一些基本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生病的原因,知道生病时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幼儿在生病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具备基本的自我照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病的原因,掌握生病时的基本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生病时主动寻求帮助,具备基本的自我照
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生病的小熊玩偶、体温计、创可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生病的小熊,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熊怎么了。
引
导幼儿关注生病的原因,讨论如何帮助小熊。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讲解生病的原因,如着凉、吃坏东西等。
(2)介绍生病时的基本处理方法,如量体温、喝热水、休息等。
(3)通过小熊玩偶示范,让幼儿学习如何照顾生病的小伙伴。
3. 随堂练习(5分钟)
(1)让幼儿模拟生病时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的场景。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照顾生病朋友的经验。
(2)邀请幼儿分享照顾生病朋友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生病了怎么办》
2. 板书内容:
生病的原因:着凉、吃坏东西等
生病时的处理方法:量体温、喝热水、休息等
照顾生病朋友的方法:关心、帮助、陪伴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画一画你生病时的感受。
(2)写一写你照顾生病朋友的故事。
2. 答案:
(1)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画出生病时的感受。
(2)幼儿可以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编写照顾生病朋友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病原因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
(1)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传授正确的照顾生病孩子的方法。
(2)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幼儿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3)邀请医生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
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
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启发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1. 生病原因的理解: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幼儿理解生病的原因,如细菌病毒侵入、身体抵抗力下降等。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生病原因。
例如,讲述小熊因为没穿衣服而着凉生病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着凉是生病的原因之一。
2. 生病时的基本处理方法:教师应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让幼儿掌握量体温、喝热水、休息等基本的生病处理方法。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邀请医生或护士来课堂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生病时的处理方法。
还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照顾生病朋友的过程。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1. 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情景: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角色和故事
情节,如小熊生病的故事。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利用玩偶、PPT等道具,创造生动、有趣
的情景,让幼儿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设置开放式问题,如“小熊为什么会生病?”,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提出不同的观点。
三、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
1.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教师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
念讲解得深入浅出。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采用提问、举例、图示等方法,帮助幼儿
理解抽象的概念。
2. 结合实际操作:教师应结合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补充说明:在讲解生病处理方法时,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如何给生病的朋友倒水等。
四、随堂练习的互动性
1. 增强互动性:教师应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启发性
1. 注重实用性和启发性:作业应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引导幼儿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补充说明: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布置如“画一画你生病时的感受”等题目,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1. 实际操作:教师应将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落到实处,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运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讲解更加生动形象。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放慢讲解速度,给予幼儿充分的理解和消化时间。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开放性,鼓励幼儿积极思考,主
动表达。
2. 注意提问的顺序和梯度,由浅入深,引导幼儿逐步深入思考。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幼儿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使情景导入贴近实际,增强幼儿的共鸣。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是否贴近幼儿的生
活实际。
2.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否有助于幼儿思考和巩
固知识。
4. 教学过程中,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是否深入浅出,幼儿是否能
够轻松理解。
5. 课后反思是否及时,教学改进措施是否得当,对幼儿的成长和
发展是否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