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2022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一
![2022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e3779d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8.png)
2022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一[单选题]1.按公式计算,10岁小儿的身高应为()。
A.120cmB.(江南博哥)130cmC.140cmD.150cmE.160cm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临床上,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可用公式推算:身高(cm)=70+7×年龄。
依照题意计算,10岁小儿的身高=70+7×10=140cm。
因此答案选C。
[单选题]2.胎儿期易发生先天畸形的是()。
A.妊娠早期4周B.妊娠早期12周C.妊娠中期10周D.妊娠中期15周E.妊娠晚期13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妊娠早期12周的胚胎期,从受精卵细胞至基本形成胎儿,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如感染、药物、劳累、物理、营养缺乏以及不良心理因素等伤害,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形。
[单选题]3.小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60%B.70%C.85%D.95%E.9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体重可以反映小儿体格生长状况和衡量小儿营养情况,并且是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
体重增长过快常见于肥胖症,而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为营养不良。
[单选题]4.乳牙出齐的颗数是()。
A.18B.20C.24D.28E.32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出牙顺序是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唯尖牙例外。
乳牙约在2~2.5岁出齐。
乳牙出齐为20颗,恒牙出齐为32颗。
[单选题]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脐湿、脐疮发生的原因?()A.脐带结扎过松B.断脐后护理不当C.脐部为尿液所浸D.脐带脱落过早E.水湿邪毒所侵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脐湿、脐疮主要是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感受外邪所致。
婴儿洗浴时,脐部为水湿所侵,或为尿液浸渍,或脐带未干脱落过早,或为衣服摩擦损伤等,使湿浊浸淫皮肤,久而不干者,则为脐湿。
若湿郁化热,或污秽化毒,则湿热之邪蕴郁,致营卫失和、气滞血瘀,进而湿热酿毒化火,毒聚成疮,致脐部溃烂化腐,则为脐疮。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0576a919e8b8f67c1cb9c3.png)
2020年第二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一、A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原则是A、去除病因与补充铁剂B、输血与添加辅食C、去除病因与输血D、添加辅食E、输血与补充铁剂2、下列有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提倡母乳喂养,早产儿4月龄开始添加富含铁的辅食B、指导服用铁剂治疗的患儿可与钙片同用C、采取措施增加患儿食欲,纠正偏食习惯D、指导家长于餐前给孩子口服铁剂E、如注射铁剂则尽量选用同一部位3、不会出现发绀的疾病是A、肺炎B、严重贫血C、气胸D、急性左心衰竭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下列除哪项外能抑制铁的吸收A、咖啡B、蛋类C、茶D、维生素CE、菠菜5、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A、牙龈出血B、发热伴大量出汗C、骨骼疏松D、毛发无光泽E、皮肤紫癜6、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强调A、母乳喂养B、牛乳喂养C、服用铁剂D、母乳加辅食,如蛋黄、豆类、肉类E、母乳加辅食,如蔬菜、水果汁7、哪项不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A、早产B、双胎C、生长发育过快D、母孕期严重缺铁性贫血E、接触阳光少,影响铁的吸收8、缺铁性贫血血象所见为A、大细胞、高色素B、正常细胞、正常色素C、小细胞、低色素D、大细胞、低色素E、小细胞、高色素9、以下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骨髓象检查描述错误的是A、各系均增生活跃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明显C、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染色偏蓝D、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E、幼红细胞增生活跃10、下列不属于缺铁性贫血病因的是A、铁的摄入不足B、铁的吸收不良C、慢性失血D、铁的需要量增加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停药的时间应是A、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时B、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2周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2~3周D、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3~5周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6~8周12、在缺铁性贫血的相应化验中唯一数值增高的指标是A、胆红素B、总铁结合力C、血红蛋白D、铁E、蛋白质13、下列哪项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A、红细胞下降显著于血红蛋白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B、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升高C、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升高D、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E、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降低二、A21、患者,女性,18岁,自诉乏力、心悸、头晕3月余就诊。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a420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
根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
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
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
最近,据WHO 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
妇女中(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人大10倍。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除外)在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
可见发病如此之广,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
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
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的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两大类。
(一)铁摄入不足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约为1~2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
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易于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的影响。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亦可影响铁的吸收。
如金属(镓、镁)的摄入,抗酸药(碳酸钙和硫酸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均可抑制铁的吸收。
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术后亦会减少铁的吸收。
(二)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2dbe82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5.png)
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机体对于铁元素的需求应当与体外供给相平衡,若体外摄取不足,机体对内部储存的铁元素过量消耗,导致红细胞内缺乏铁元素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产生。
红细胞内铁元素不足,出现缺铁性贫血最终的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情况。
在贫血中,缺铁性贫血相对较多,有研究发现,经济落后区域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又以这些地区中的妇女、婴幼儿为主。
就缺铁性贫血来说,不同人群,其发病原因也会有所差别,例如婴儿,他们可能是因为哺乳等因素引起的贫血,而青少年则不存在这一因素,他们大多是因为偏食等引起;女性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月经、妊娠等因素相关,病理因素如慢性腹泻、胃大部切除等。
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1)机体对于铁元素的需求与供应不平衡。
例如婴幼儿、青少年等,他们贫血大多是这一因素引起。
婴幼儿对铁含量需求高,如果不额外补充蛋类、肉类就会导致摄入的铁量不足,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青少年因为偏食,挑食,食物种类摄取不够丰富,导致摄取的铁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
对于女性来说,他们可能因为月经、哺乳等因素,让身体失去部分铁元素,为及时给予补充,进而诱发贫血。
(2)铁吸收障碍。
铁吸收不足主要是消化系统障碍引起的,比如存在慢性肠炎导致消化不良,食物中的铁不能被身体吸收;或者腹泻,也会导致消化不良;此外,临床上常见的为胃部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吃入的食物会快速进入空肠,而不经铁吸收主要部位,大大降低了肠道对铁的吸收,导致摄入量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
(3)铁丢失过多。
铁长期丢失或短时间丢失严重又得不到补充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导致铁丢失的主要因素为各种疾病比如急性或慢性胃肠道失血等。
对于女性,在月经期间,因为部分血液的丢失也会导致铁丢失。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女性不正常月经导致月经量增多、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引起腹泻等。
(2)贫血表现。
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四肢无力、疲惫不堪、头晕等。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情绪不稳定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等;体力下降、容易感染;儿童生长缓慢、智力发展迟缓;口腔炎、口角皲裂、舌炎、吞咽困难;脱皮、皮肤干燥等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规范
![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b5be78bdaef5ef7ba0d3cc5.png)
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规范一、概述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由于体内铁摄入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和丢失过多所致。
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该种贫血在生育期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生率最高。
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代谢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量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失血。
二、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组成。
1、贫血相关症状:头昏、头痛、面色苍白、法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促、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眼花及耳鸣等。
2、组织缺铁的表现:包括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以怒,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应力差,体力、耐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上皮组织改变:如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胃粘膜呈浅表性炎症,亦可呈重度萎缩,胃酸减少,皮肤干燥,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甚至变平呈勺状,可有萎缩性鼻炎,少数可出现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3、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
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贫血性心脏病。
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Hb): 男性<120g/L,女性<110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MCV<70fl者除了地中海贫血外大多数为IDA),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多正常及增高。
中医儿科学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儿科学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aabb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8.png)
中医儿科学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炸腮的好发年龄是A、6个月以内B、7个月~2岁C、2~3岁D、3岁以上儿童E、青春期正确答案:D2、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肺炎喘嗽A、毒热闭肺B、风寒闭肺C、肺脾气虚D、风热闭肺E、痰热闭肺正确答案:D3、积滞好发于A、婴幼儿B、学龄前儿童C、年长儿D、新生儿E、学龄期儿童正确答案:A4、小儿常见汗证为A、自汗,盗汗B、大汗,战汗C、自汗,大汗D、自汗,战汗E、大汗,手足心汗正确答案:A5、汗证营卫失调证的治法是A、益气养阴B、清热泻脾C、调和营卫D、化湿和中E、益气固表正确答案:C6、佝偻病脾虚肝旺证多见A、多汗,夜惊,烦躁, X形腿B、头部多汗,夜啼不宁,易惊多惕C、多汗夜惊,烦躁,发福枕秃,囟门开大D、微有汗出,X形腿,鸡胸、龟背明显E、头部多汗,夜惊,自门迟闭,出牙延迟正确答案:B7、痄腮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谵语等症时,应考虑的并发症是A、胰腺炎B、心肌炎C、关节炎D、睾丸炎E、脑膜脑炎正确答案:E8、手足口病的主要病位是A、肺脾B、脾肾C、肺胃D、脾胃E、肺卫正确答案:A9、下列对哮喘的描述错误的是A、发作可由异物过敏引起B、痼疾难愈C、反复发作D、发作时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伴有哮鸣音E、可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正确答案:B10、男孩,8 岁。
症见多动多语,冲动任性,难于制约,注意力不集中,胸中烦热,懊侬不眠,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方剂是A、泻心导赤散B、清心涤痰汤C、泻心汤D、黄连温胆汤E、龙胆泻肝汤正确答案:D11、患儿,5岁。
咳嗽 4天。
咳声重浊,痰多壅盛,色白清稀,胸闷纳呆,困倦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其治法是A、健脾补肺,益气化痰B、疏风清肺,润燥止咳C、滋阴润燥,养阴清肺D、燥湿化痰,宣肺止咳E、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正确答案:D12、水痘邪伤肺卫证的治法是A、清热渗湿, 解毒凉营B、宣肺解毒, 利湿清热C、疏风清热, 利湿解毒D、疏风解表, 清热宣肺E、辛凉解表, 清热渗湿正确答案:C13、患儿,8 岁。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225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9.png)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引言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主要特征是体内铁储备不足,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和质量下降。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疲劳、衰弱、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缺铁性贫血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案,包括口服铁剂、静脉铁剂和饮食调整等方法。
口服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是最常见且普遍采用的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
口服铁剂主要通过补充体内的铁元素,以增加体内的铁储备,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口服铁剂治疗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铁剂:口服铁剂有多种类型,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在选择铁剂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类型和剂量。
2.遵循正确的用药方式:口服铁剂最好在饭后服用,以充分利用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促进铁的吸收。
同时,应与含咖啡因、奶制品和红葡萄酒等物质分开服用,以避免干扰铁的吸收。
3.注意副作用:口服铁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其建议调整用药情况。
4.持续用药: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通常需要持续服用3个月以上。
因此,患者需要坚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长期治疗。
静脉铁剂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或口服铁剂不易被吸收的情况,静脉铁剂治疗可以考虑。
静脉铁剂通过直接注射铁剂到静脉中,以快速增加体内的铁储备。
以下是一些关于静脉铁剂治疗的要点:1.医生监护:静脉铁剂治疗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以确保剂量和方法的正确使用。
2.副作用和风险:静脉铁剂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和低血压。
因此,在接受治疗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风险,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3.测试铁储备:在确定是否需要接受静脉铁剂治疗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和铁储备的评估。
4.疗程和效果评估:静脉铁剂治疗的疗程一般比口服铁剂短,通常在数周到数个月之间。
中医儿科学-2-2-2
![中医儿科学-2-2-2](https://img.taocdn.com/s3/m/7e9e2044a300a6c30d229f4b.png)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2.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卧床 休息时间至少为 • A.1 个月 • B.1~3 个月 • C.3~6 个月 • D.6~12 个月 • E.1 年以上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3.治疗厌食脾失健运证的首选方是 • A.保和丸 • B.平胃散 • C.异功散 • D.健脾丸 • E.不换金正气散
• A.匀气散 • B.导赤散 • C.远志丸 • D.泻青丸 • E.琥珀抱龙丸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6.遗尿的治则中最重要的为
• A.泻肝清热 • B.养阴益气 • C.调理脾胃
• D.温补下元 • E.补气固涩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 A.血常规 • B.尿常规 • C.血培养 • D.大便常规 • E.血生化检查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7.患儿,9 岁。全身高度浮肿,下肢肿甚,按之深陷 难起,面色 白,神倦乏力,脘腹闷胀,大便溏, 小便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其治法是
• A.养脏汤 • B.小建中汤
• C.大承气汤 • D.香砂平胃散 • E.丁萸理中汤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9.肝气犯胃吐的临床特点是
• A.食入即吐 • B.食久方吐 • C.吐物腐臭 • D.呕吐酸苦 • E.呕吐清涎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470d975901020206409c3c.png)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铁缺乏症(ID)和缺铁性贫血(IDA)是广泛影响世界各国的重要健康问题,累及约20亿人,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以及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在育龄期女性更为常见。
ID和IDA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关,肿瘤、炎症性肠病、慢性肾脏病和慢性心力衰竭并发ID/IDA的发生率分别为61%、45%、24%~85%以及43%~100%。
ID/IDA降低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是慢性疾病不良预后因素,及时诊断和处理ID/IDA是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铁的吸收、转运和代谢正常成年男性铁总量50~55mg/kg,女性35~40mg/kg,分布于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贮存池、不稳定池、组织铁池、转运池等,以水溶性的铁蛋白或非水溶性的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
二、ID/IDA常见病因ID/IDA的病因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方面:生理性缺铁是由于需要增加及摄入不足;病理情况下的ID包括吸收不良、慢性失血等,部分慢性炎症通过上调铁调素导致铁吸收减少,从而引起ID/IDA。
铁难治性IDA(IRIDA)是由于TMPRSS6基因突变导致铁调素水平升高,限制铁从吸收部位吸收及储存部位释放到血浆(表1)。
三、ID和IDA的诊断建议缺铁可分为三个阶段: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和IDA。
ID包括两种情况:(1)铁绝对减少,即机体铁储备低;(2)功能性减少,吞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释放铁的功能下降,导致铁相对不足。
1.IDA的国内诊断标准(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9条中任2条或以上,可诊断IDA):(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红细胞形态呈低色素性表现;(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3)血清铁蛋白<14μg/L;(4)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 64.44μmol/L;(5)运铁蛋白饱和度<0.15;(6)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7)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全血),血液锌原卟啉(ZEP)>0.9μmol/L(全血),或FEP/Hb>4.5μg/gHb;(8)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sTRF)浓度>26.5nmol/L(2.25 mg/L);(9)铁治疗有效。
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
![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426a18d69dc5022abea001c.png)
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
一、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二、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三、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
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1、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则
口服铁剂: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二价铁盐容易吸收,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
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mg/kg;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
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
网织红细胞于服药2—3天后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
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
如3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L,注意寻找原因。
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储存。
2、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 ,IDA)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
3、缺铁性贫血的疾病诊断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见多数靶。
王雪峰教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经验
![王雪峰教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e0997220066f5335a8121db.png)
注意 力不 集 中等 症状 ; 脾 肾阳虚证 多见于 贫血重 症 ,
临床 相对 少见 。
是后 天喂养 不 当和先 天禀赋 不足 。后 天喂养 不 当主 要体 现在 婴幼儿 时期 辅食 添加 晚 、 辅食 添加 不合 理 、 添加 辅食 困难 。正如 《 灵枢 ・ 脉度》 所说 : “ 脾气通 于 口, 脾 和则 口能 知 五 谷 矣 。 ” 如《 素 问 ・痹 论 》 所说:
振 为主要特征 ; 还可有 呕吐 、 腹泻 等消化 系统症状 , 可 出现 口腔 炎 、 舌炎 、 舌 乳 头 萎缩 、 口腔 黏 膜 异 常 角 化
等; 学龄儿童在课 堂上行为表现异 常 , 如乱 闹 、 不停 的 小 动作等 。另外可 导致细胞免疫 功能 降低 , 易发生 反 复 呼吸道感染 。由于髓 外造血 , 肝 脾可轻 度肿大 。根 据I D A 临床表 现 , 当属 中 医学 “ 萎黄” “ 黄胖 ” “ 疳 证” “ 虚 劳” “ 血虚” 等范 畴 , 临床分脾 胃虚弱 、 心脾两 虚 、 肝
病 的病 机关键 为脾 虚运化 失健 , 病位 在脾 胃。 1 . 3 辨证 分型 吾 师认 为 本 病 以气 血 阴 阳辨 证 与 脏腑 辨证相 结合 。以“ 血虚 、 脾虚” 为 主, 也 兼 见心 、 肝、 肾三脏 的症状 。临床 上 以脾 胃虚 弱证多 见 , 表 现
内贮存铁 缺 乏 , 影 响 血 红蛋 白合 成所 引 起 的 一 种小 细 胞低 色素 性 贫血 l 1 ] 。临床 表 现 以 口唇 、 甲床 等皮 肤 黏膜 苍 白, 倦 怠乏 力 、 不爱 活 动 、 表 情淡 漠 、 食 欲 不
1 . 4 治疗 法则 吾 师强调 “ 健脾 和 胃, 化 气生血 ” 是
治 疗本病 的关键 。偏 于心脾 两虚者 , 辅 以养心 安神 ; 偏 于肝郁 脾虚 者 , 辅 以疏 肝 解郁 。针对 心 脾 两虚 的 患儿, 在健 脾益 气 的 同时 配伍 生 龙 牡 、 夜 交藤 、 酸枣 仁及少量五味 子, 以 养 血 宁 心 。针 对 肝 郁 脾 虚 的 患儿 , 同时 配伍 佛 手 、 郁金 、 合 欢 及 少量 五 味 子 , 以
缺铁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缺铁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0a759087cd184254b3535b3.png)
缺铁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铁剂。
2.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4.在钩虫流行区应进行大规模的寄生虫防治工作 5.及时根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
缺铁性贫血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治法。
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故补血不宜单用补血药,而应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并配服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其疗效显著。
缺铁性贫血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1.病因治疗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
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
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2.铁剂的补充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
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
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
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
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很快地恢复。
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达高峰。
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
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铁剂治疗仍需继续服用,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µg/L再停药。
如果无法用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儿科学)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儿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bec0298f111f18582d05a01.png)
【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致使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属于中医学“血虚”“虚劳”范畴。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尤以6个月至2岁最常见。临床 表现因贫血程度不同而异,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中 度以上者出现头晕乏力、纳呆、烦躁等症,并有不 同程度的面色苍白、指甲、口唇和睑结膜苍白。轻、 中度一般预后良好,但重度长期贫血,脏腑失养,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且抗病力弱,易生他疾。
2.鉴别诊断
(1)婴儿生理性贫血
●胎儿出生后至2〜3个月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出现 轻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一般无临床症状,为自 限性经过,3个月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缓慢增加,逐渐正 常。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是由于缺乏维生素%2或(和)叶酸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 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胞体变大、骨髓中 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病因病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病病因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 当及他病影响有关。基本病机为脾肾虚弱, 精血生化不足。
1.禀赋不足
●孕母体弱,气血不足,或孕期调护不当,摄入不足,或早产、多 胎,胎元受损等,均可致孕母气血化生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导致先天性肾精不足、气血匮乏而发生本病。
2.喂养不当
(3)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0.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 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②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期红 细胞体积均较小,胞质少,染色偏蓝;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一 般正常。③铁代谢:血清铁蛋白<12ug/L,红细胞游离原卟琳> 0.9umol/L,血清铁<10.7umol/L,总铁结合力>62.7u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e88a40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a.png)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治疗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通常是由于人体内铁元素不足所导致的。
缺铁性贫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在妊娠期、哺乳期和青少年生长阶段的女性中更为普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在轻度贫血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疲劳感和气短感。
然而,当缺铁性贫血进一步恶化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疲劳疲劳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之一。
当人体缺铁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这会导致身体疲劳和虚弱感,无力完成日常活动。
患者通常会感到非常疲惫,即使在没有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也会感到很累。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身体容易感到沉重和无力,伴随着肌肉乏力、无力和疲倦感。
在进行轻微的活动时,如爬楼梯、散步等,都会感到疲劳不堪。
(二)气短感缺铁性贫血导致身体缺乏氧气,患者会出现气短感和呼吸急促的症状。
由于缺乏足够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身体无法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导致身体感到氧气不足,出现呼吸急促和气短感。
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上楼梯或步行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很吃力和气短。
如果身体长时间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应,患者的肺部和心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出现气短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其他相关健康问题。
气短的程度和频率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对于轻度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他们可能只在进行高强度活动或剧烈运动时出现气短,而对于严重的患者,他们可能在日常活动中也会感到气短,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心悸由于缺氧,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弥补缺氧的状态,这也是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症状的原因之一。
心悸是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加快,强度增强或者不规则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伴随着气短和头晕的症状出现,有时可能还会伴随着胸闷或胸痛的感觉。
中医儿科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儿科考试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af14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e.png)
中医儿科考试重点整理热、惊厥为主要症状;慢惊风:发作较缓,以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
二、小儿常见病及中医治疗方法:1、感冒: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感风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
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宣肺散寒,可用草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治疗。
2、肺炎咳嗽:肺炎咳嗽是以气喘、咳嗽、咳痰痰鸣、发热为主症的肺系疾病。
中医认为其病机是由于寒湿犯肺,气机不畅所致。
治疗方法是温化肺气,祛寒化痰,可用草药如桔梗、杏仁、百部等治疗。
3、泄泻:泄泻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
中医认为其病机是由于脾虚湿盛,气化失常所致。
治疗方法是健脾利湿,止泻固肠,可用草药如半夏、白术、黄连等治疗。
4、疳证: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筋骨、肌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中医认为其病机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
治疗方法是健脾益气,滋阴潜阳,可用草药如黄芪、党参、熟地等治疗。
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
中医认为其病机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
治疗方法是健脾益气,滋阴潜阳,可用草药如当归、黄芪、熟地等治疗。
6、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
中医认为其病机是由于肝郁气滞,脾虚失运所致。
治疗方法是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可用草药如柴胡、白术、黄芪等治疗。
茵陈蒿汤加减可治疗胃寒湿阻滞,方药为温中化湿退黄。
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治疗气滞血瘀,方药为行气化瘀消积。
变证方面,茵陈蒿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可治疗胎黄动风,方药为平肝熄风退黄;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可治疗胎黄虚脱,方药为温阳益气固脱。
感冒证治分类包括主证和兼证。
主证方面,荆防败毒散加减可治疗风寒感冒,方药为辛温解表散寒;银翘散加减可治疗风热感冒,方药为辛凉解表清热;新加香薷饮加减可治疗暑邪感冒,方药为清暑解表化湿;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可治疗时疫感冒,方药为解表清瘟解毒。
缺铁性贫血辨证论治
![缺铁性贫血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f27a31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1.png)
缺铁性贫血辨证论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四个证型,即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虫寄肠胃。
其基本治则为健脾和胃,气血双补,滋补肝肾,杀虫化湿。
1.气血两虚型 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头晕心悸,失眠纳差。
舌淡,苔薄,脉濡细。
本证每因多种致病因素造成脾胃运化失常而出现一系列气虚血少之证。
治当健运脾胃,气血双补,方选八珍汤化裁:炙黄芪30g,党参、熟地各15g,茯苓、白术、当归、白芍、龙眼肉、阿胶(烊化)各10g,川芎、陈皮、炙甘草各6g。
若伴呕血、黑便可加白及、仙鹤草、炒大黄以收敛止血;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可加用阿胶、艾叶等以补血止血;如健忘纳差、心悸失眠者,多由于心脾两虚所致,可选用归脾汤为主加减治疗。
2.肝肾阴虚型 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明,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毛发少泽,爪甲凹陷,或见月经不调,经水量多或淋漓不尽,或手足蠕动。
舌质红,脉弦细数。
肝肾同源,精血互滋。
肝肾阴液亏损,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引起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从而导致一派阴虚内热诸症。
治宜滋补肝肾,清退虚热,选用麦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化裁:制首乌30g,龟板、鳖甲、枸杞子各15g,麦冬、枣皮、茯苓、旱莲草、女贞子、熟地各10g,丹皮、地骨皮各9g,五味子6g。
3.脾胃虚弱型 面色萎黄或㿠白,神疲乏力,头昏纳少,爪甲无泽,口唇色淡,大便溏泻,时有呕恶。
舌淡,苔薄腻,脉细弱。
此证主要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无认化生气血,导致气血乏源,从而出现一派脾胃虚弱之象。
治当健脾和胃,益气养血,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党参、茯苓各15g,白术、法夏、当归、鸡内金、莲肉各10g,陈皮、砂仁、炙甘草各6g,木香5g。
若伴畏寒肢冷者可加炮姜、附子以温阳祛寒;手足心烦热者,去法夏、陈皮加芡实、石斛;如果长期低热不退者,可合用补中益气丸。
资生丸有“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之意,脾胃虚弱型可选用。
4.虫积肠中 面色萎黄无华,脘腹胀满,善食易饥,恶心呕吐,异嗜生米、泥土、茶叶,头晕气短,时有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