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典诵读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诵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诵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cc4b8f2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7.png)
诵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摘要:诵国学经典,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备功课。
本文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两个方面论述了诵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学习有哪些重要价值以及促进教学有效化的方法;结合当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行对策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语文核心素养一、引言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发展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诵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来说既是学习文化知识、了解中华传统文明史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人文素质之源泉;又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情操与行为规范水平。
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指导培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
二、诵国学经典概述(一)诵国学经典的教育背景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想,具有深厚底蕴。
在古代社会中流传下来的是一种朴素、自然和朴实且深奥之德。
诵读这种美德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能力还能使小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对孩子高尚品格的建立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意义所在,所以我们要将经典文化付诸于实践当中去。
(二)诵国学经典的内涵与分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诵国学经典,是要从学生开始学习。
因此小学生应该从小学起接受国学的熏陶。
在小学阶段儿童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所学到知识;而教师则应引导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及相关文化背景资料等方面进行有效建构;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对中华文化内涵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并且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形成基本认知水平。
(三)诵国学经典的表现形式诵国学经典,教师应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够运用到课堂中去。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逐步完善的时期,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只是像教材那样只是光读或背诵国学,学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所想,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精神,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困难[1]。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f86d5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2.png)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
一、培养兴趣:1.鼓励孩子多读好书,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广泛的兴趣。
2.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例如诗歌、散文、童话等。
让孩子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动力去朗读。
二、提高发音和语调:1.强调正确发音,并进行相关练习。
可以通过朗读标准的语音材料来帮助孩子纠正发音错误。
2.学会运用不同的语调和声音表达,让孩子体验到语言的丰富性。
可以通过模仿老师或其他有经验的朗诵者的表演,学习如何运用声音表达情感。
三、训练语速和停顿:1.培养适当的语速,让朗诵更加流畅。
可以通过朗读不同的文本,掌握适合自己的朗读速度。
2.引导孩子学会合理的停顿,提高语句表达的清晰度和韵律感。
四、注意身体语言和姿势:1.注意身体语言的配合,使朗诵更具表现力。
例如适当运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2.教导孩子正确的站姿和手势,使其在朗诵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仪态。
五、合理安排练习时间:1.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每天坚持进行朗诵练习,保持对朗诵的持续兴趣。
2.注重持续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孩子的发音、语调等问题。
六、进行朗诵小组活动:1.组织小组活动,供孩子进行相互朗诵。
通过互相观摩和评价,让孩子从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朗诵技巧。
2.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参与和竞争的热情,提高孩子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七、参加专业培训:1.鼓励孩子参加专业朗诵培训班或夏令营。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朗诵训练。
2.参加朗诵比赛和演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机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需要持续的练习和指导。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培训机会。
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相信他们的朗诵技巧一定会不断提高。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9548c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8.png)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8篇)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圆满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
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
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学校方面:(1)4月初,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校园。
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每班的诵读板块;学校开设校园经典诗文小广播;开辟“古诗角”、“经典壁”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发动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共同创良好的读书氛围。
(3)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利用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
开展“经典诵读”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
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
(4)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5)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e847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1.png)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既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文化素养。
因此,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经典古诗文具有独特的美感和优美的语言形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热爱,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和朗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汉语的构造和表达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
二、培养情感认知能力经典古诗文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往往通过深刻的描述和艺术手法,使人们产生共鸣。
通过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使孩子们在情感上增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认知,了解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生命的真谛,进而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三、提高文化素养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诵读,可以让小学生逐渐领悟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这不仅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四、培养审美情趣经典古诗文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和诵读它们,可以让小学生在审美方面得到提高。
在诵读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歌中优美的韵律和语言表达的美感,培养他们的感性认知,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五、促进心理健康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经典古诗文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良心和正义感,这是对于小学生道德和人性观的补充和启蒙。
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进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情感认知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促进心理健康。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对于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和诵读,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祖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5489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8.png)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研究作者:王晓红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3年第09期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发展。
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读懂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成长。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經典诵读教学实践的意义与策略开展途径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发挥出人文性的特征,坚持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形成优质的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新时代接班人。
语文学科本身具备人文性的特征,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借助经典诵读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经典诵读中获得领悟,形成人文素养。
(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许多经典的诗歌、诗词作品具有语言精练、思想深邃、文化承载厚重等特点,特别是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发展规律。
学生可以以经典作品为桥梁,通过朗朗上口的经典作品诵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律之美,获得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发展,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互动。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输入输出理论表明,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离不开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只有“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够保障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
许多学生在写作中都会出现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并未将阅读中吸收的知识运用于写作表达中。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3b7fd04a7302768f9939ac.png)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发表时间:2020-12-30T13:39:58.47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作者:李玲[导读] 我国的国学经典是经过长久的发展和传承的,将国学经典进行很好的诵读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李玲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西宁市杨家庄小学810000摘要:我国的国学经典是经过长久的发展和传承的,将国学经典进行很好的诵读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学生奠定夯实的基础。
做好学生兴趣的导向工作,通过诵读经典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国学内容产生认识和学习兴趣,所以制定较好的开展计划,以此来保证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提高。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思想、育人理念得以革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体系创造条件,其中经典诵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一环,需通过教学创新与实践打破传统诵读教学瓶颈,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激发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为教师创设高效诵读讲堂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1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告诉学生多读书,而且老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读书的习惯。
但是读什么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小就多让孩子接触国学经典作品,加大识字量,丰富词汇,积累名句,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很有裨益。
小学生可能对所读的内容不甚了解,甚至完全不懂,但他们有了语言的积累,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他们会逐渐领悟经典作品的美妙,而从小所积累背诵的语句段落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做到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经典诵读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一个作品时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去理解它,但是如果学生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去诵读它,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把握文章中的感情,理解文章传达的主旨。
小学生诗歌朗诵社团活动方案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生诗歌朗诵社团活动方案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ca7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b.png)
小学生诗歌朗诵社团活动方案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咱们先来聊聊这个活动的初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诗歌和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个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诗歌和经典的魅力。
一、活动名称小学生诗歌朗诵社团活动方案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简称“诗歌朗诵与经典诵读社团”。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和经典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
三、活动对象全校小学生,分为低年级组(1-3年级)和高年级组(4-6年级)。
四、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3:00-4:30,共计15周。
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内容1.第一周:诗歌朗诵入门活动内容:邀请语文老师为学生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表达等。
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魅力。
2.第二周:经典诵读入门活动内容:邀请语文老师为学生讲解经典诵读的基本技巧,如气息控制、发音标准、情感投入等。
让学生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第三周-第十四周:诗歌朗诵与经典诵读训练活动内容:每周安排一首诗歌或经典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诵练习。
同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纠正发音、情感表达等问题。
4.第十五周:成果展示活动内容: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与经典诵读比赛,邀请家长、老师和其他学生观看,展示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七、活动组织1.成立诗歌朗诵与经典诵读社团,由一名语文老师担任负责人。
2.设立社团群,方便通知、交流和分享。
3.每次活动由负责人提前准备好活动材料,并发给参加活动的学生。
4.活动过程中,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活动预算1.邀请专业老师费用:1000元2.活动材料费用:200元3.比赛奖品费用:300元总计:1500元九、活动效果评估1.学生参与度:通过活动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歌和经典的兴趣。
2.学生进步情况:通过对比活动前后的表现,评估学生在诗歌朗诵和经典诵读方面的进步。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7c5b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d.png)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1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
儿童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根据明德项目捐赠方要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全人教育”,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
以提高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诵经意义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朗诵古典诗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让苏楼明德小学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
激活传统,继往开来。
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使我校师生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正呼唤学校教育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
因此我们的人文教育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指导思想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用这些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这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诗文内容可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读、熟背,以作为儿童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
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三、理论依据环顾今天的社会环境,不适合青少年看的电视、电影越来越多,不适合青少年听的歌曲、不适合青少年去的网吧,比比皆是。
这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对孩子们的诱惑和刺激太大、太多了,甚至一些文化垃圾充塞着一些学生的头脑,使部分学生思想散漫、心智茫然、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无目标、无礼法,更无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学生经典诵读美瑜教育校本课程方案
![小学生经典诵读美瑜教育校本课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77408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a.png)
小学生经典诵读美瑜教育校本课程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某某小学课程资源,做好《经典诵读》美育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为了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学校“立足人文,出彩人生”的办学宗旨,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引导孩子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为将来积蓄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的读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好书伴我快乐成长!二、设置《经典诵读》课程目标:鼓励学生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净化学生的心灵。
诵读内容以学校组织编写的校本教材为基础,涵盖古今中外优秀篇目。
书籍来源:五六年级学生发放校本教材,采取循环使用的模式。
学校还利用课外时间,播放经典名曲和古诗词诵读,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经典诵读》实施过程:1、学校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制定经典诵读阅读计划,并写出活动教案。
2、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保证课内外阅读的时间。
每周利用相关时间,各班教师要指导每个学生认真诵读,充分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和家长配合好,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读书至少20分钟。
3、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1)班级图书角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鼓励学生捐书,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图书,努力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
(2)要保证图书质量,各班陈列的书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孩子成长,内容丰富。
4、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积极开发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利用班级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作品,还要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等,让每面墙壁会说话,处处有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阵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72685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6.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其中之一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成了每位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和丰富语言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读整本书对于培养孩子读书兴趣、读书习惯、读书品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教育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能够在阅读时圈点勾画,并做出标注。
比如在生动优美的词句旁写下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及感受等,对于不懂的词句要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弄懂,并把意思写在空白处,实在不懂的标出问号,以便请教老师、同学。
对于一些生动优美的词、句、段,不但要画下来,而且要摘抄下来,适当选择背诵。
这样做,能够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感,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有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读《丁香花》一文时,有的学生画出了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每年初春,丁香花就长满桃形的叶子,不久便有一根根约一寸长的茎从挨挨挤挤的绿叶中冒出来,每根茎上长满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儿,过不了几天丁香花就开满了洁白的小花。
”还有的学生画出“近看,那层层叠叠的花穗是由一个个精致的小花组成的,像一对小翅膀向空中伸展着。
在绿叶的簇拥下,盛开的丁香花显得格外俏丽、淡雅。
”让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优美的语句,并且融入自己的感情反复朗读,通过对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赏析和积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再让学生把这些生动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没事的时候拿出来把玩、赏析,渐渐达到了熟读成诵,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通用15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11dec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3.png)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通用15篇)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第1篇一、指导思想: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
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儿歌和诗词等。
五、课程开设的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93302e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1.png)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相关推荐经典诵读活动计划(通用22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诵读活动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篇1一、实验目的: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实验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实验内容:学习《语文经典读本》一书、背诵《弟子规》、和家长共读一本书。
四、具体实施方案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平均每天60分钟的诵读时间,除早读时间、阅读课,提倡课后诵读。
4、学习《语文经典读本》一书,对于较难理解篇目,做适当注释。
帮助学生理解再背诵。
并且认真填写《背诵好诗佳文》评价表。
5、每天中午背诵《弟子规》,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含义。
6、和家长共同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并填写《书海泛舟》7、检查落实(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五、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语文经典读本》2、《爱的教育》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4、《稻草人》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XX年版5、《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XX年版经典诵读活动计划篇2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8名,对古诗文诵读活动非常有兴趣。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adc0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b.png)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语文作为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传授,重视学生对语文规范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和体验。
因此,推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因此,探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语文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伦理和审美情感。
通过深入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和应试技巧,而经典诵读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研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实施这一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新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最新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3ddbd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0.png)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通用12篇)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打造“书香校园”特色项目,实现文化育人,成立“闽南童谣经典诵读”社团,根据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二、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唐诗三百首》《闽南童谣一百首》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具体措施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
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内容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6.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7.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五、具体安排:第一次:招募社团成员,组建诗歌朗诵社团。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018e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e.png)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数字化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度逐渐降低,经典诵读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和教学中。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兴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朗诵练习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下降。
经典诵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
经典诵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语文素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深入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影响,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以及探讨经典诵读在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视角。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总结,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通过深入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控能力,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操,促进全面人格的发展。
开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小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
![小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8d632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4.png)
小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小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通用7篇)小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1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
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
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
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
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
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
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
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首古诗词与亲子活动相结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4bdc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4.png)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技巧与方法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对于小学生来说,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然而,要让小学生有效地诵读国学经典,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一、激发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诵读。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方式,让小学生了解国学经典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论语》时,可以讲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让小学生感受到孔子的智慧和坚持;在介绍《唐诗三百首》时,可以讲述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传奇人生,让小学生对诗歌产生向往。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音频、视频等,让国学经典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小学生。
比如,观看《西游记》的动画片,引导小学生去阅读原著中的经典章节;收听《声律启蒙》的音频,感受韵律之美。
二、选择适合的读本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在选择国学经典读本时要因材施教。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版本,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这些经典篇幅较短,语言简洁,容易背诵。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逐渐增加难度,选择《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等。
同时,要注意读本的质量,选择权威的出版社和知名的学者编著的版本,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注释清晰易懂。
而且,读本的排版要美观大方,字体适中,便于小学生阅读。
三、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
学校和家庭都要为小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角,摆放相关的书籍和读物,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阅读。
还可以利用晨读、课间操等时间,组织全校性的诵读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在家里,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带头诵读国学经典,为孩子树立榜样。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746cc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b.png)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理解。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朗诵比赛、朗读角逐等方式,激发他们对朗读的热情,从而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和学习语文朗读。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的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比如音调、语速、停顿等。
也可以通过分层次的朗读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录音、视频等,让学生模仿优秀的朗读表演,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朗读的技巧。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结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语文朗读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读一些好书,或者和孩子一起朗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孩子对语文朗读的兴趣。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在语文朗读中找到乐趣,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真正的语文之星。
开展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
![开展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bc7e6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2.png)
开展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10-25T07:18:03.2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2期作者:李树华[导读] 经典文章内容丰富,富有人生哲理和深刻内涵,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阅读经典文章和书籍,能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李树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常家庄小学 652108摘要:经典文章内容丰富,富有人生哲理和深刻内涵,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阅读经典文章和书籍,能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收集准备一些经典文章让学生诵读,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学习能力;作用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语文就是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经过历史发展流传下来的积极思想和传统文化,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汉字,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阅读经典作品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让小学生知事懂礼,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如小学生对文章缺少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提升,那么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和生活里就不能主动阅读经典书籍,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阅读的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学会通过阅读积累好词好句、扩展视野、积累知识储备,让自身变得更加完善,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随着中国教育的一次次改革与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文章的核心思想,感受先人的智慧,不断探索文章的深层含义,衍生出新的感想[1]。
《三字经》不论是文字运用的水平,还是讲做人、学习道理的水平都很高,对学生的教育有很大帮助,而《千字文》开篇视野宏大,全篇包罗万象,学生在诵读时不仅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字,还能学会很多常识,受到教育,教师可以将这两篇文章作为经典文章让学生诵读,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要保守本心,成为一个善良的人;通过诵读《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学生可以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无边无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读能力的儿歌 、 儿童诗及古典诗词 为内容 蓝本的复合课程 。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日 之计在于晨 ” ,晨诵首先是一种师 生通 过 诵读经典诗歌开启新 的一 天的洗礼仪式 。
每 日坚 持 晨 诵 对 于 学 生 一 天 的 语 文 学 习
二、 营造书香氛 围 。 提 高诵读 兴趣
《 孟 母 三 迁 》 说 明 良好 的 人 文 环 境 对 于 人 类 的成 长 和 生 活 十 分 重要 。 同样 , 在 校 园 内 营造 良好 的 、和谐 的 语 言 学 习 氛
个 人 培 养 和 发 展语 用 能力 的最 佳 阶段 ,
而言本身就是有益身心的 良好行 为习惯 。 正如文 学大家沈从 文所言 : “ 于清晨极 静 之时 , 听到鸟 鸣, 令人 不敢 堕落 。 ” 其次 , 文 学 经典 的诵读 活动在通 常情况下都 有 固 定 的时 间和形式安排 。在我们 学校 , 基本
日早 上交 给 班 主 任或 语 文 教 师 。4 . 每 周 星
我校 当下开展 的诵读经 典活动能够 切实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
、
通过 日常诵读 。 养成 语言 学 习习惯
们精心 挑选的古代 文化精 品之作 , 如《 弟 子规》 《 三字经》 《 劝学》 《 论语》 以及经典古
诵、 书写经典 诗文 , 开 展 各 种 与 经 典 诗 文 学 习 有 关 的活 动 。6 . 每 节 语 文 课 的课 前 口
的形 式 , 向学 生 展 示 。在 文 化 长 廊 和 教 学
养成教育 。 孔子这样评价习惯养 成的重要
性: “ 少成若天性 , 习惯 如 自然 。 ” 我 国 伟 大
诗 词 等 。它 们 或 以 文字 的形 式 , 或 以 图 片
行为 习惯 的养 成情况决 定着教 育实
践 的 成败 , 这 点 在 小学 阶 段 体 现得 尤 为 明
显。 中外传统教育先贤都重视行 为习惯 的
期一 、 三、 五利用广 播站专题 播诵经典诗 文、 故事 。5 . 每周 五第七节 专题 学 习 、 背
容 易 就 会 被 点燃 。 这 种 兴 趣 延 伸 开 来 就 是 对 其 他 语 文 知 识 的 渴 求 ,也 就 意 味 着 学 生 从 内心 深 处 产 生 了 学 习语 文 的 “ 主 动 需
要” 。
程” 是主要以当下适 合孩 子阅读趣 味和 阅 培 养和提高学 生综合运 用语 言的能
“ 具有 日常 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
听、 表 达 与交 流 , 初 步 学 会 文 明 地 进 行 人
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这个 目标体现 了社
会 对 学 生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的 培 养 提 出 了 更 高 更 新 更 实 的要 求 。在 教 学 中 , 笔 者 发 现
学生诵 读经典 。具体做法如 下 : 1 . 每天早
上每天的晨诵 、 午读 、 暮 省 时 间 都 有 安 排
从 小培养应 有的语用 意识 和语用能力 , 能 够让人 在以后的学 习 、 工作 和生活当中受
用不尽。 基 于此 , 小 学 语 文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围, 能使学习个 体在潜移 默化 中受到知识
的熏陶 。我校 就非常重 视书香氛 围的营
造, 除了抓好早 、 中、 晚读 外 , 还 在教室 、 校 园 宣传 栏 开 设 了经 典 诗 文 园地 。例 如 , 以 晨诵 、 午读 、 暮 省 为 基 本 形 式 的诵 读 经 典 活动强调 师生共读 , “ 需 要 教 师 与 学 生 一 起朗诵 、 一起感受 、 一起 陶醉 、 一起 激励 , 让教师 、 学生 、 诗 歌三者交织 在一起 ” , 从 而形成浓郁的书香氛围。 又如 , 教室 、 校 园 宣 传 栏 开设 的 经 典 诗 文 园地 上 刊 登 了 我
目的知识感悟 和情感体验 。 当学生将诵读
经 典 视 为 每 天 必 不 可 少 的行 为 习 惯 加 以
【 中图分 类号 】 G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 章编 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5 ) 4A 0 一
0 00 5- 02
实践时 , 他们学 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 很
上 8 : 0 o晨 诵 前 先 让 学 生 自 由 朗 读 , 8 : 0 0
开始晨 诵 2 0 分钟 , 由语文教师指导 。2 . 每 天下午 2 : 5 0 午读前先让学生 自由朗读 , 2 : 5 0开始午读 2 5 分钟 , 由班 主任或语文教
师 指 导 。3 . 每天下午放学 前 1 0分 钟 开 始 由学 生 暮 省 ,并 写 在 记 事 本 或 随笔 里 , 次
楼 的楼道里 ,我们张贴有推荐 阅读 书 目,
为学 生 诵 读 经 典 引航 导 航 。 除 了每 日规 定 晨诵 、 午读 、 暮 省 的 诵 读 时 间外 , 我 们 还 给
的教 育家叶圣 陶先生则说 : “ 教育是什么?
往 简 单 方 面说 , 只是一句话 , 就 是要养成
语交际时间 , 以及在校 的一些课余零散时 间, 采用教师 带读 、 学生齐读 、 优 生领读 、 学生 自由诵背 等形式 ,让 学生坚持 吟诵
利 用经典 诵读 培 养小学 生语 用能力 的途径
口 南 宁 市 五一 路 小 学 欧 文 星
【 关键词 】 经典
朗读
语用能力
育理念 。 反观我校当下举 办的诵读经典活 动, 正是符合了“ 让学生在充分 自由 、 自主 的状态 下养成 良好语文学 习习惯” 这一学
习要 求 。 以晨 诵 为 例 , 我 校 倡 导 的“ 晨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