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解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一宇宙中的地球(38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根据材料“草光互补”模式在产业园内种植牧草,提高了植被覆 盖率,减缓荒漠化进程,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光伏电站提供清洁能源能 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以及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有利于缓解大气质量。
答案提示:土地荒漠化减缓;草场植被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得 到有效保护;清洁能源使用减轻了大气污染。
典例探究:
答案提示:5.D 6.C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草光互补”模式——通过在光伏产业园内种植牧草逐渐形成 绿色屏障,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环境,提高发电效率。左图为我国 某区域略图,右图为M地开发光伏发电“草光互补”景观设计图。 清朝以来,科尔沁草原景观逐渐成为农田、草场与流沙、半固定 和固定沙丘镶嵌分布的景观。目前,该区域已成为了我国四大沙 地之一。
通解教材:人类探索宇宙的基地选择
科学家预测 2019 年至 2020 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 “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有 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 2.“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解教材:太阳辐射
图解教材:太阳活动
整合教材:宇宙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时间为宙,空间为宇)。 (2)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 2.守宙是物质的 (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它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2)分类 ①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②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1)简述M地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园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2)描述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3)简析西辽河含沙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4)若“草光互补”模式在M地推广,简析其对当地生态环境恢复 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典例探究: (1)简述M地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园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详解】读图M地位于科尔沁沙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 射强;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该地地势平坦,荒地面积大,土地价格低。
整合教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类型和特点
整合教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2)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②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在地球高纬地区出现极光。
突破重难点: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图解教材:太阳系
图解教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图解教材:八大行星比较
图解教材:太阳辐射
全球太阳辐射分布规律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
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 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 度角越大,获得的太阳辐 射越多,反之越少。南、 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 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 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 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
整合教材:宇宙
3.宇宙是运动的 (1)天体系统
整合教材:太阳系
1.组成:由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及星际物 质组成。
整合教材:太阳系
2.八大行星
整合教材: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整合教材:地球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
图解教材:天体
判断天体的标准 1.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 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 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 天体。 2.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 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 天体。 3.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 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 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 层中的不是天体。
图解教材:天体系统
判断天体系统的方法 1.看天体的数量。 2.看是否相互吸引。 3.看是否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至少由二个天体 组成,只相互吸引,不绕 转的天体也不能构成天体 系统,如木星和火星,两 者不构成天体系统。
典例探究:
【详解】 5.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相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 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小。曲 线④太阳辐射强度最弱,故选D。 6.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 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小,影响④地太阳辐射总体强度的最直接因 素是天气状况。成都比太阳高度比北京大,太阳太阳辐射强度比北京弱, A错误。日照时间不是直接原因,B错误。成都处在第二级阶梯,海拔比北 京、上海高,D错误。故选C。
用肉眼观察不到
通解教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通解教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通解教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通解教材:人类探索宇宙的基地选择
(1)位置:地球上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为了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 速度,向东发射时要加大发射的推动力,发射场地的纬度越低位置越优越。 但向西发射时则要选择纬度较高的位置。 (2)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借助于地球运动惯性发射的航天器 的射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 (3)天气:多选在气象条件较稳定,云雾天气较少的地区,因为晴天多, 空气透明度好,有利于跟踪观测。 (4)时间:一般选在夜间,因为夜晚发射升空时,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 备易于捕捉跟踪目标。而我国的“神舟”五号选择在白天发射,是因为白 天发射温度较高,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也易于在发生意外时,充分保护 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可以保证飞船返回时也是白天,有利于地面人 员寻找目标。 (5)地形:地形开阔地区较理想,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测。
典例探究:
【详解】 1.由图可知,天体系统包括太阳系以及地月系,一共有两级天体系统,正 确答案选B。 2.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黑子活动减弱,因此地球上降水 相对较少,太阳活动减弱,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较少。太阳活动对无线电 短波的通讯干扰较少,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不会扩大,③④正确,正 确答案选D。
答案提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地形平坦,地势和缓:有(广 阔)荒地。
典例探究:
(2)描述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详解】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作用强;人为原因:过度放 牧、过度农垦,植被破坏,加剧草原退化。
答案提示: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垦,导致地面裸露多,风沙侵蚀 明显,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加剧,草场退化。
【点睛】 “草光互补”模式,即在光伏电站种植牧草,实现“一草两用”,
在光伏电站种植牧草,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起到防风固沙的作 用,有利于当地、周边生态环境和气候的改善。不仅推动了土地资 源的高效利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植被形 成的绿色屏障还能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的环境,降低风沙对光伏电站 造成的损失,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光伏产业带动生态建设基地。
典例探究:
【详解】 3.图示是非洲部分地区,甲是北非,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晴天多, 太阳辐射强;乙是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 弱。C正确。 4.丙是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较低,形成热带 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景观。D正确。
答案提示:3.C 4.D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 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 阳高度、日照时间(昼长状况)、天气状 况和海拔高低。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 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 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6.影响④地太阳辐射总体强度的最直接 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间 C.天气状况 D.海拔高低
答案提示:1.B 2.D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3.甲地日照时数远比乙地高,其主要原因是 ( )
A.平均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大气稀薄
C.气候干燥,晴天多 D.甲地比乙地白昼时间长
4.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干燥
C.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 D.主要为热带草原景观
宇宙物质 星云 恒星 行星 卫星 流星体 彗星
组成(举例) 气体和尘埃 炽热气体 金星、地球等
月球 尘粒、固体小块
冰物质
特点 质量大,云雾状 质量大,发光 质量小,不发光 绕行星公转,不发光 质量小,数量多 绕太阳公转,云雾状
观测 模糊 闪烁 移动 圆缺多变 一闪即逝 拖着长尾
星际物质
气体、尘埃
稀薄,密度小
整合教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能量分配: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50%, 故太阳辐射被称为短波辐射)。 ⑶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①对地球环境: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促进生物的生长。 ②对人类: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是太阳辐射能(除核能、地热 能、潮汐能)。
典例探究:
(3)简析西辽河含沙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详解】西辽河含沙量大可借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注意设问 为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状况三个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夏季降水集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 地表土壤比较疏松。
典例探究:
(4)若“草光互补”模式在M地推广,简析其对当地生态环境恢 复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