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语》看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前言
高校教师在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的同时,也需要具备
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这些素质和能力不仅仅需要在专业知识上有深厚
的造诣,更需要在教学以外的方面具备综合素质。
那么,从《论语》
这一古代经典中,我们能够找到哪些对于教师素质的启示和建议呢?
一、正直的品德
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即人们如果没有信用,就
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可靠。
所以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引路人,必须
要有正直的品德,给学生一个好的信仰模范。
同时,作为学术金字塔
的支撑者,教师们的研究和学术成果也需要有高度的诚信,不能够以
假乱真、捏造数据。
二、博学的才能
孔子认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即学
海无涯,故不断地学习,反思和实践是成为卓越教师的必要条件。
随
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教师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拥有
应对未来时代变化的能力。
三、丰富的人生经历
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即在统治社会时,如果仅仅依靠制裁,则民众会
精神恍惚、迷失自我。
相反,如果法规制度以德治理、教育引导耻感,就能达到公平和谐的社会效应。
从这个角度走,在高校教师身上应该
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拓宽自己的视野、修养和品位。
四、超凡的言行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自己不愿承受的东西,不
能加诸于别人。
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教学水平和
道德水平,也关系到广大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
所以,高校教
师需要超凡的言行,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指引学生,成为学生校内外的良师益友。
五、追求卓越的追求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
”即课堂上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所学专业、政治背景等个人特征而失去平等心态。
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追求卓越的心态,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用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结论
高校教师不仅仅只需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还需要具备深刻的人类学、哲学和博大的素养。
通过从《论语》中寻找素质启示,可以使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带来关于人性、价值、生命等方面的启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