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语的世界ppt15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网络用语方面。
网络与计算机是20世纪的象征,它代表着先进和
高效,十几年时间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所以当
之无愧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如“硬 件”“网吧”“IT技术”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 无数的附属词汇。但也有一些如“PK”“1314(一生 一世)”等网络异化词现象。
(3)科学技术方面。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和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这一 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 的领域。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认识和交际需求,给 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从而产生了许多新词。如 “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已成为焦 点。
照—照耀;赠—赠送。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如:
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
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 叠音词: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主要用 来描摹声音或性状。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④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 :吏二缚一人诣王。 (4)状语后置(介宾结构)。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句式的变化。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
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 “……(不)是……”。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 陈涉世家》) 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赞科夫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
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如: 社稷(国家)、崩(称天子死)、埙(古乐器)等。
这部分词,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工具书就
可以明白,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以上两部分
词语在文言词汇总量中占少数,而大多数词语的意
义古今有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 长江;“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河”指黄河。
4.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
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 “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
“目”—“眼”、“口”—“嘴”。
三、语法的演变
1.语序的变化。
(1)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 规律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吾谁与归? 规律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①忌不自信。②未之有也。
规律3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帮助,把
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如: 句读之不知。
规律4
固定句式。
如:①唯……是……:唯利是图。②……何……之有: 何陋之有。 (2)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 特点: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他放在主语之
的结构。
(2)被动句。
被动句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 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 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如: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1)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名词用作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
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应解释为“这样以后”。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古义: 于是 / 就。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古义: 跟随 / 而且。 今义: 表示更进一步,连词。 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古义: 那 / 实际上。
今义: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如: “食”“其”用于人名时,“食”读yì ,“其” 读jī。”小月氏的“氏”读zhī。
二、汉语词汇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多音词。如: 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 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如:
②经济方面:如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指导
性的“十五”计划、“十一五”Fra bibliotek划,再有以旅游
业为头的“红色旅游”“无烟工业”等,还有经济 的附属词汇,如“白领”“个税改革”等。 ③文化方面: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为了适应市场而产 生了词汇,如“红色文化”“素质教育”“超级女 生”等;也有外来的词汇,如“拜金主义”等。
2.词语的词义变化(古今异义)。 汉语从古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 本词汇(如:“天、地、人、马、牛、羊、东、南、 西、北、雨、雪、风、霜”等)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
部分(如“慈、厨”等)的意义,古今都是一样的,没
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阅读文言文不会造成困难。另
外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
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
如:
“衣锦还乡”“王天下”。
2.通假异读。 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 读音去读。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古音异读。
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
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
现在“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
(2)词义缩小。“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 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 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 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 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谢谢观赏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联绵词: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含义,不能
分开解释的词。如:参差(cēn cī),倜傥(tì
tǎng),蹉跎(cuō tuó),依稀(yī xī)。
偏义复词: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一个音节表达意 义,另一个音节只起陪衬作用。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 是衬字)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义在“作”,“息”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的方法最常用,因而
形声字也为最多。
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中的三种语音异读情况来大致了 解语音的演变: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 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
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3.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 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1)社会生活方面。
社会是文明的摇篮,中国社会的巨变要求作为文化的词 汇以第一时间反映社会现实。以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典型 形象的词汇: ①政治方面:既出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如“和谐社 会”“小康生活”等;又有供全民贯彻的“三个代 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等。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
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
(4)国际用词方面。 汉语词汇不仅与中国本身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汉语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被众多的外国人士接受。所以
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其 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还有一 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 同样的道理,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退出了词 汇舞台。如“买办”“知青”“人民公社”等现在就 没人用了。
(3)形容词用作动词。如:问其深,则其好 游者不能穷也。 (4)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6)名词的使动用法。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
我,我何面目见之。
(7)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