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建议
我们都知道复习的重要性。

它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巩固知识的功能,经过复习可以减少遗忘,使学过的知识得以保持。

二是系统化功能,把知识条理化。

三是促进迁移功能,复习能使学习者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这样,就为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奠定基础。

四是促进发展的功能,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是要教方法,抓规律。

明确复习目标
1.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会用汉语拼音和部首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悉地查字典、词典。

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的2500个左右,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 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

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

背诵十一册、十二册指定背诵的内容,默写指定的诗词。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3. 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把握复习内容
一、汉语拼音
1、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会看拼音写字、词、句,能利用拼音正音。

2、熟记大小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3、标调规则要掌握,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要掌握。

4、多音字。

整个小学阶段出现124个。

一册1个,二册9个,三册13个,四册17个,六册16个,七册20个,八册6个,九册10个,十册8个,十一册7个,十二册6个。

5、看拼音写四字词语,主要是十一、十二册中出现的词语。

复习时,在指导学生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准确拼读音节上,尤其要加强方言及容易读错的字音的矫正。

二、识字写字
1、掌握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的偏旁、间架结构和书写方法,把字写正确、端正,并有一定的速度。

3、能区别常用的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

形近字的辨别主要是以组词的形式出现。

4、能熟练地运用音序、部首法查字典,具有初步的据词释义的能力。

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带点字的解释跟考查查字典结合起来。

查字典主要考音序、部首两种查字法。

这一部分的复习方法主要有:
(1)指导学生根据字义记忆字形,区别形近字,纠正错别字。

可以通过组词、形近字字形、字义比较等形式进行。

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

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师生共同分析
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并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认清笔画,辨清字形、理解字义上。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字义,培养据词选义的能力。

给词语或句子中的字选择恰当的义,或解释其意思,可以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弄清句子(或词语)的大概意思,再揣摩字义,选择恰当的义项。

(3)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三种基本的查字典方法。

音序查字法可分两种方法复习:一是按照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最后找到须查的字的方法;二是在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基础上,直接按音序法从字典中翻阅。

(3)汉字的结构形式较复杂,但书写汉字有一定的规则。

教师要做好范写,如“兜、鼎”,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汉字。

在书写方面不但要求写正确、还要求写端正、美观,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三、词语
1、对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理解意思,十一、十二册课后词语及单元练习要会读会写,并理解意思。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并在说话写作中运用。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般不是课内的,所以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解释。

2、学会辨析词语,能找出常见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近反义词、词语归类,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

3、能掌握和运用学过的词语组合搭配的基本原则进行词语搭配,能恰当地使用量词和“的、地、得”。

词语搭配、成语,在七册到十二册课后词语中,并以十一、十二册为主。

要运用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积累词汇,并会解释成语所填的字。

5、理解常用的几种关联词语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正确运用常见的。

关联词语的训练,形式有以下几种:a、选词填空;b、改正用错的关联词;c、用关联词造句;d、选择关联词写几句话。

词语复习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

对常用词语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应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运用。

掌握理解词语的各种方法,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词义辨析,恰当使用成语、谚语、关联词语等练习。

四、句子目标
1、会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根据句子的主干扩写句子,会理清词序混乱的句子。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能改写几种常见的句式,一般掌握以下四种:把字句与被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训练形式:a、判断改写的正误;b、改写句式。

句式变换的复习,重点要放在指导学生把握改写的要点。

4、修改有明显语病的句子。

修改病句的类型一般有八种: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6、能识别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句。

7、掌握一定量的格言。

五、标点符号。

熟记9个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

认识破折号和分号。

做到能正确使用和理解部分标点符号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六、文学常识
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的古代作家作品及现当代名篇的作家作品,对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很大的帮助,要鼓励学生多积累。

七、阅读
1、能利用工具书、凭借语言环境识字、解词。

理解和体味词语。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会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要会背会写,了解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文章的重点词语和中心句子的深刻含义。

4、能给文章划分段落(或段中层次),要注意三点:按时间、地点、部位写的文章,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表明时间、地点、部位的词语;人物对话较多,行动变化也较多的文章,行文中往往自然段很多,要注意把围绕一个内容写的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多应归在下一段。

归纳段落大意(或层意),归纳的语言可以是文章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分段(分层)、段意、主要内容概括训练是必要的,但要讲究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选一些课外的典型短文进行迁移训练。

5、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边读边列提纲的方法,按照提纲把主要内容说出来就是了;也可以先概括各段内容,再用简练语言把各段内容连起来;还可以用掌握文章大体内容的方法,先给自己提几个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把答案连起来也成;抓中心句、抓过渡句、过渡段(或总起句、总结句、总结段),也是归纳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6、五册——十二册每单元的学习提示中的有些方法可让学生掌握,但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主要在于实践操作。

7、阅读实践中要加强训练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能体会作者安排材料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8、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并达到以下要求:
(1)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2)叙事性文章──能了解文章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细节,说出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9、阅读文章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能较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10、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文章的表达方法,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领悟全面。

可以是文章篇章上的表达特点;也可以是文章的某一部分,甚至某个句子、某些词语表达上的特色。

只要是学生在文章语言表达上得到的启示,均可。

具体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用词的恰当(近义词辨析,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粗暴和残暴)、动词的运用。

(2)体会作者语句的具体形象。

《匆匆》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
(3)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

常见的表达顺序有:按时间先后顺序;按地点变换的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等等。

(4)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1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用心感受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

(1)词句阅读。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画重点词句,掌握画重点词句的方法。

一般说,重点词句都是“有一定内涵的词句”。

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字逐词地精读,一边读一边想,经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把重点词句准确地画出来。

二是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理解有一定内涵的词句的能力。

包括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和时代背景的方法。

(2)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技能。

包括先分部分理解再归纳的方法和提问题找答案的方法;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了解叙述的顺序的方法,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等。

认识课文的表达方法,包括开头、结尾、过渡和描写细致等方法。

八、习作
在以往的习作基础和积淀上,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注意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着重实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1、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数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1)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交代得非常清楚。

要写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

(2)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3)重点部分(一般是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详细。

叙事要完整,描述要具体。

(4)事中有人,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1)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

(2)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1)抓住特征,准确描述。

(2)合理安排顺序,按物体构造或人们观察物体的顺序进行安排。

(3)在记叙事物的同时,开展合理想象或联想,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对事物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