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陆地巡洋舰第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发动机及电子控制系统
第一节发动机维修工具、材料及维修规范
一、维修工具及维修材料
1.维修工具
表2—1专用维修工具(SST)
工具编号名称说明
09201—10000 气门导管拆卸器&更换工具
(09201—
01060)
气门导管拆卸器&更换器6
09201-41020 气门油封更换器
09202-70020 气门弹簧压缩器
09213-54015 曲轴皮带轮固定工具
(90119—08216) 螺栓
09222—30010
连杆衬套拆卸器&更换工

续表2—1
工具编号名称说明
09223—15030 油封&轴承更换工具曲轴后油封
09228—07501 机油滤清器扳手
09248-55040 气门间隙调整工具
(09248—05410)气门挺杆钳
(09248—05420) 气门挺杆止动器
09330-00021 配对法兰固定工具曲轴皮带轮
09816—30010 油压开关套筒油压开关
09843—18020 诊断检查线
09950-50010 拆卸器C组件
(09951-05010) 吊钩150
曲轴皮带轮
曲轴正时皮带轮
(09952—05010) 滑臂
曲轴皮带轮
曲轴正时皮带轮
续表2-1
工具编号名称说明
(09953—
05020)
中央螺栓150
曲轴皮带轮
曲轴正时皮带轮
(09954-05010)1号爪形器曲轴正时皮带轮
(09954—
05030)
3号爪形器曲轴皮带轮
09950—70010 手柄工具
(09951—07150) 手柄150
曲轴后油封
气门导管
09960-10010 可变式销子扳手
(09962—01000) 可变式销子扳手臂
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凸轮轴副齿轮
(09963—01000)销10 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09963—00600) 销6 凸轮轴副齿轮
09040-00010 六角扳手组件
09090-04010 发动机起吊装置悬挂发动机
续表2—1
工具编号名称说明
09200—00010 发动机调整工具
09258-00030 软管插塞组件
用于堵住真空软管,燃油软管等
09904—00010 扩张器组件
2.维修设备
表2-2维修设备
3.维修材料
二、维修规范1.维修数据
续表2—4
续表2-4
续表2—4
2.力矩规范
表2—5力矩规范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右侧气缸盖 8
第二节发动机的检修
一、怠速CO的检测与调整
1.怠速CO的检测(带三元催化剂转换器)
注:该项检测仅用于检验怠速CO/HC浓度是否符合标准.
(1)初始条件。

①发动机运行温度正常。

②安装空气滤清器。

③接好进气系统所有的管路及软管。

④所有附件开关均置于OFF。

⑤所有真空管正确连接。

⑥EFI系统连接器均可靠连接。

⑦点火正时正确.
⑧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

⑨用手校准转速表和CO/HC检测仪。

(2)起动发动机。

(3)使发动机快速升至2500 rpm,并运行约180秒。

(4)怠速过程中,把CO/HC检测仪探针插入尾气管中至少40cm处。

(5)即刻检测CO/HC在怠速和/或2500rpm时的浓度。

当进行这两种模式(2 500 rpm和怠速)检测时,可根据当地可行惯例,按规定顺序进行测量。

2.故障排除
如果CO/HC浓度没有达到标准,依下列步骤进行故障排除,见表2—6,查找可能存在的故障,如果必要,检查并维修相应故障。

图2—1 CO/HC检测仪的使用
00 HC 故障现象原因
正常高怠速不良
1.点火错误
·正时错误
·火花塞积碳、短路或间隙不正确
·高压线断开或交叉
2.气门间隙不正确
3.进、排气门泄漏
4.气缸泄漏
续表2—6
3.怠速CO的检测和调节(不带三元催化剂转换器)
注:该项检测仅用于检验CO/HC浓度是否符合标准。

(1)初始条件。

①发动机运行温度正常。

②安装空气滤清器。

③接好进气系统所有的管路及软管。

④所有附件开关均置于OFF。

⑤所有真空管正确连接。

⑥EFI系统连接器均可靠连接。

⑦点火正时正确.
⑧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

⑨用手校准转速表和CO/HC检测仪.
(2)检查并调节怠速时CO的浓度。

在调节怠速混合气浓度时,应使用CO检测仪,多数汽车上,如果车况良好,没有必要通过调整怠速混合气调整螺钉来调节怠速浓度.如果无CO检测仪,不要试图调节怠速浓度.
①将发动机迅速升至2500 rpm并运行大约120秒。

②怠速时把检测仪探针插入尾气管中至少40 cm处。

图2—2检查发动机转速
③测量前至少需等待1分钟,以使浓度达到稳定,在3分钟内完成该项检测。

怠速CO浓度(冷却风扇OFF)为1。

5±0。

5%.如CO浓度不符合规定,用专用工具在可变电阻器上通过转动怠速混合气调整螺钉来调节。

怠速混合气调整螺钉可在260。

范围内拧紧(怠速调整螺钉在发动机室内右后侧).
如果CO浓度符合规定,调整结束。

如果CO浓度不能通过调节怠速混合气来调整,见CO /HC浓度故障表,寻找可能的故障原因。

图2-3调节CO浓度
图2—4调整螺钉角度范围
二、怠速检测
1.怠速检测前提条件
(1)发动机运行温度正常。

(2)安装空气滤清器.
(3)接好进气系统所有的管路及软管。

(4)所有附件开关均置于OFF。

(5)所有真空管正确连接。

(6)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连接器均可靠连接。

(7)点火正时正确。

(8)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

(9)A/C开关置于OFF。

2.连接转速表
(见点火正时的检测)。

3.检测怠速
检测怠速。

(1)将发动机迅速升至1000 rpm,并运转约5秒。

(2)检查怠速值。

怠速值为700±50 rpm。

如怠速值不符合规定,检查ISC阀和进气系统。

4.拆下转速表
拆下转速表。

三、压力的检查
如果动力不足,机油消耗过大或燃油经济性较差,测量压缩压力。

1.暖机后停机
将发动机暖机至正常运转温度。

2.拆下点火线圈和高压线
拆下点火线圈和高压线圈。

图2-5检查气缸压力
3.拆下火花塞
拆下火花塞。

使用一把16 mm火花塞扳手,卸下6个火花塞。

4.检查气缸压力值
(1)把压力表插到火花塞孔中。

(2)节气门全开。

(3)发动机起动时,测量压缩压力值。

应使用一个充满电的电瓶以使发动机转速不低于2500 rpm。

(4)针对每一个气缸,重复步骤(1)~(3)。

该项检测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压缩压力为1200 KPa或更高,最小压力为1000 kpa,气缸间压力差为100 kPa或更小。

(5)如果1个或多个气缸压力较低,可通过火花塞孔向气缸内注入少许机油,对于
低压气缸,重复步骤(1)~(3)。

①如果采用填加机油缓解气缸压力,很可能会使活塞环与缸孔磨损或损坏。

②如果压力始终很低,可能是气门卡滞或落座不正确,也可能是垫片处泄漏。

5.重新安装火花塞
以20N·m的力矩安装火花塞。

6.安装点火线圈和高压线
安装点火线圈和高压线.
四、气门间隙的检测与调整
当发动机冷机时,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
1.卸下气缸盖罩
(见气缸盖的拆卸)。

2.把1号气缸置于上止点/压缩位置
(1)转动曲轴皮带轮,将其凹槽与1号正时皮带盖上的正时标记“0”对准。

(2)检查凸轮轴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正时标记(1点)是否如图2—7所示在气缸
图2—6曲轴皮带轮凹槽与正时标记“0”对准
图2—7检查正时标记
盖表面上的一条直线上.
如果不是,旋转曲轴360°,并如上所述对准标记。

3.检查气门间隙
(1)只检查图2—8中指出的气门。

①使用厚薄规,测量气门挺杆和凸轮轴之间的间隙.
②记录规定值之外的气门间隙值,此值用于确定所需调整垫片的尺寸。

进气门间隙(冷态)为0.13~0。

23mm,排气门间隙(冷态)为0。

27~0.37mm。

(2)把曲轴旋转240°,并检查图2—9中标注的气门,测量气门间隙。

图2—8测量1、2、3、6气门间隙
图2—9测量2、3、4、5气门间隙
图2—10测量1、4、5、6气门间隙
(3)再将曲轴旋转240°并检查图2-10中标注的气门,测量气门间隙。

4.调整气门间隙
(1)拆下调整垫片。

①旋转曲轴,使凸轮凸台朝上。

②用螺丝刀转动气门挺杆以使凹槽垂直于凸轮轴.
③使用SST(A),压下气门挺杆,并把SST(B)放在凸轮轴和气门挺杆之间。

移掉SST(A)。

④把SST(B)以很小的角度放在标有“9"或“7”的侧面上,位置如图2-11(b)所示。

⑤如将SST(B)插入很深,它会被垫片夹住,为了防止卡滞,应将其以很小的角度从进气侧轻轻插入。

⑥用小螺丝刀和磁力针,拆下调整垫片。

(2)通过下面的公式或图表确定更换调整垫片的尺寸。

①使用千分尺,测量拆下垫片的厚度。

②计算新垫片的厚度以使气门间隙在规定值内.
T……拆下垫片的厚度
A……测量的气门间隙
N……新垫片的厚度
图2-11拆卸调整垫片
(a)调整垫片的拆卸 (b)SST(B)插入示意图 (c)拆下调整垫片
进气:
N=T+(A—0.18 mm)
排气:
N=T+(A—0.32 mm)
②选择一个与计算厚度值最接近的新垫片。

垫片从2。

500 mm到3。

300 mm,以0。

05 mm 的尺寸递增,共有17个尺寸。

(3)安装新的调整垫片。

①在气门挺杆上放一个新的调整垫片,将其标号向下。

②用SST(A)压下气门挺杆,并拆下SST(B)。

(4)重新检查气门间隙。

5.重新安装气缸盖罩
图2—12测量垫片厚度
图2—13用SST(A)拆卸SST(B)表2-7调整垫片选择表(进气)
表2-8 新垫片厚度 mm
垫片号厚度垫片号厚度
1 2。

500 10 2.950
2 2。

550 11 3。

000
3 2.600 12 3.050
4 2。

650 13 3。

100
5 2.700 14 3。

150
6 2.750 15 3.200
7 2。

800 16 3.250
8 2。

850 17 3.300
9 2.900
注:新垫片的厚度以毫米为单位被印在表面上表2—9 调整垫片选择表(排气)
五、点火正时的检查
1.暖机
将发动机暖机至正常运转温度.
2.把转速表和正时灯连接到发动机上
将转速表的检测探针与诊断连接器的端子IG错误!连接。

绝不允许将转速表端子搭铁,否则,将毁坏点火器或点火线圈。

图2—14转速表与诊断连接器连接
由于一些转速表不能与此点火系统兼容,因此,建议在使用前确定一下转速表的兼容性。

3.检测怠速值
(1)将发动机迅速升至1000 rpm,并运转约5秒.
(2)检测怠速值.
怠速值为700±50 rpm(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且A/C关闭).
4.检查点火正时
(1)用专用工具,连接诊断连接器的端子TE1和E1。

(2)用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

点火正时在上止点前8~12°@怠速(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
(3)从诊断连接器上拆下专用工具。

图2—15连接诊断连接器的TE1和E1端子
图2—16检查点火正时
5.进一步检查点火正时
点火正时在上止点前10~24°@怠速(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 注:正时标记在10°~24°的范围内变化。

6.拆下转速表及正时灯
从发动机上拆下转速表及正时灯.
六、正时皮带
1.正时皮带的拆卸
(1)拧松带有液力离合器的风扇和风扇皮带轮。

图2—17正时皮带元件分解(2)拆下交流发电机的传动带。

(3)卸下带有液力离合器的风扇和风扇皮带轮.
(4)拆下螺栓、油尺、导杆和O型圈.
(5)拆下2号正时皮带盖。

①从2号正时皮带盖上拆下4个高压线夹.
②拧下6个螺栓,并拆下2号正时皮带盖.
③拆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

(6)拆下风扇支架。

①拆下螺母和PS泵调整杆。

②拆下螺栓、螺母和风扇支架.
图2—18 2号正时皮带盖的拆卸
图2—19风扇支架拆卸
(7)拆下曲轴皮带轮。

①使用专用工具,松开皮带轮螺栓。

②卸下专用工具,拆下皮带轮螺栓和皮带轮。

注:如有必要,拆下带有专用工具和维修螺栓的皮带轮.
图2-20拆卸曲轴皮带轮螺栓和皮带轮
(a)松开皮带轮螺栓 (b)拆卸皮带螺栓和皮带轮
(8)拆下起动机电线支架和1号正时皮带盖.
①拆下2个螺栓和起动机电线支架。

②拆下4个螺栓和正时皮带盖.
(9)卸下正时皮带导轮.
(10)使1号气缸置于上止点/压缩位置.
图2—21起动机电线支架和1号正时皮带盖的拆卸
图2-22曲轴皮带轮安装位置
①暂时将曲轴皮带轮螺栓拧到曲轴上。

②转动曲轴,把曲轴正时皮带轮与机油泵体上的正时标记对准。

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

③检查曲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与3号正时皮带盖是否对准,如果没有,把曲轴皮带轮旋转360°.
④拧下曲轴皮带轮螺栓。

(11)如果继续使用正时皮带,检查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
检查正时皮带上是否有3个安装标记和前标记。

如果安装标记和前标记消失,在拆下正时皮带前,在皮带上做3个标记使之与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匹配,并在正时皮带上做一新的前标记.
(12)拆下正时皮带张紧器。

交替地松开并拆下2个螺栓、然后拆下皮带张紧器和防尘罩。

图2—23检查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
图2—24拆卸正时皮带张紧器
(13)卸下正时皮带。

(14)拆下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①使用专用工具,松开皮带轮螺栓。

②拆下螺栓、定位销和带有正时皮带的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15)拆下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①使用专用工具,松开皮带轮螺栓。

②拆下螺栓、定位销和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图2-25松开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螺栓
图2—26松开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螺栓
(16)拆下螺栓和2号惰轮。

(17)拆下1号惰轮。

使用10 mm六角扳手,拆下枢轴螺栓、1号惰轮和板垫圈。

(18)拆下曲轴正时皮带轮。

注:如果皮带轮不能用手拆下,使用专用工具和维修螺栓拆下曲轴正时皮带轮。

图2—27拆下1号惰轮
图2—28拆卸曲轴正时皮带轮
2.正时皮带的检查。

(1)检查正时皮带。

检查正时皮带时,不要把正时皮带弯曲、扭转或内侧向外翻转;不要使正时皮带与油、水或蒸汽接触;在安装或拆下凸轮轴正时皮带轮时不要使皮带张紧。

如果有图2-29中所示的任何损伤,按下述各条检查。

图2—29正确检查正时皮带
①提前分离。

a.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正时盖垫片是否有损坏,安装是否正确.
②如果皮带牙破裂或损坏,检查凸轮轴是否被锁住。

③如果皮带表面有显著的磨损或裂纹,检查惰轮锁和水泵侧是否有裂痕。

④如果仅在皮带的一侧有磨损或损坏,检查皮带导轮及每个皮带轮的对准度。

⑤如果皮带牙上有显著的磨损,检查正时盖是否损坏,垫图安装是否正确,以及皮带轮齿上是否有异物。

如有必要,更换正时皮带。

(2)检查惰轮。

①目测惰轮的密封部位是否漏油。

如果发现漏油,更换惰轮.
②检查惰轮运转是否顺畅.
如有必要,更换惰轮。

图2—30检查惰轮
(a)目测惰轮是否漏油(b)检查惰轮运转是否顺畅
(3)检查正时皮带张紧器。

①目测张紧器的密封部位是否漏油。

注:如果推杆侧密封处几乎没有油迹,说明张紧器工作正常,如果发现漏油,更换张紧器。

②用双手握住张紧器,如图2-31(b)所示,用力推动推杆,检查其是否移动。

如推杆移动,更换张紧器。

注:不要将张紧器推杆朝下握住。

③从壳末端起测量推杆突出长度。

突出长度为10。

0~10。

8 mm,如果长度不符合规定,更换张紧器。

图2—31 检查正时皮带张紧器
(a)检查张紧器是否漏油 (b)用手检查张紧器(c)测量推杆突出长度
3.正时皮带的安装
(1)安装曲轴正时皮带轮。

①将皮带轮上的调整键与正时皮带轮上的键槽对准,并将其滑到正时皮带轮上.
②在正时皮带轮上滑动,使法兰侧向内.
(2)安装1号惰轮。

①使用10 mm六角扳手以35 N·m的力矩,用板垫圈和螺栓,安装1号惰轮。

②检查皮带轮支架移动是否自如。

(3)安装2号惰轮。

①以40 N·m的力矩用螺栓安装2号惰轮.
②检查2号惰轮移动是否顺畅。

(4)安装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①使正时皮带轮法兰侧面向外。

图2—32安装正时皮带
②将凸轮轴上的定位销与正时皮带轮上的定位销槽对准,并将其滑到正时皮带轮上.
③使用专用工具,用110 N·m的力矩安装皮带轮螺栓.
(5)安装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①使正时皮带轮法兰侧向外。

②将凸轮轴上的定位销与正时皮带轮上的定位销槽对准,并将其滑到正时皮带轮上.
③使用专用工具,以10 N·m的力矩安装皮带轮螺栓.
(6)把1号气缸置于上止点/压缩位置.
①暂时将曲轴皮带轮螺栓拧到曲轴上。

②转动曲轴,将曲轴正时皮带轮与油泵体上的正时标记对准。

③使用专用工具,转动凸轮轴皮带轮,将3号正时皮带盖和正时皮带轮的正时标记对准。

图2-33对准正时标记
(a)将曲轴正时皮带轮与油泵体正时标记对准 (b)将3号正时皮带盖和正时皮带轮的正时标记对准
(7)安装正时皮带.
注:发动机为冷态.
①擦掉皮带轮上的油和水,使其保持清洁。

只擦皮带轮,不要使用任何清洗剂。

②使正时皮带上的前标记朝前。

③将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与曲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对准.
④将正时皮带上的安装标记与凸轮轴正时皮带轮的正时标记对准。

⑤依如下顺序,安装正时皮带。

a.左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b.2号惰轮.
c.右侧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d.水泵皮带轮.
e.曲轴正时皮带轮。

f.1号惰轮。

(8)调整正时皮带张紧器。

图2—34按序安装正时皮带
图2-35正时皮带张紧器的调整
①使用压力器,用981~9807 N的力将推杆压入。

②将推杆与壳体上的孔对准,将1.27 mm的六角扳手穿过杆孔,以保证推杆的定位位置。

③取下压力器。

④把防尘罩安装到张紧器上。

(9)安装正时皮带张紧器。

图2-36取下压力器
图2-37正时皮带张紧器的安装
①暂时用两个螺栓安装张紧器。

②以27 N·m的力矩交替拧紧两个螺栓。

③从张紧器上卸下1。

27 mm的六角扳手。

(10)检查配气正时。

①转动曲轴,将曲轴正时皮带轮和机油泵体上的正时标记对准。

注:应顺时针转动曲轴。

②检查右、左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是否与3号正时皮带盖上的正时标记对准(如图2—38所示).
③拧下曲轴皮带轮上的螺栓。

(11)安装正时带导杆。

安装导杆时,使盖侧面向外。

图2—38配气正时的检查
图2—39正时皮带导杆的安装
(12)安装1号正时皮带盖和起动机电线支架。

①检查正时皮带盖衬垫是否裂缝或剥落,如衬垫未裂缝或剥落,按下述步骤更换。

a.使用螺丝刀和衬垫刮刀,除去所有的旧的密封填料.
b.彻底清洁所有元件并除去所有松散物。

c.从新衬垫上取下纸衬,将衬垫匀称地安装到皮带盖的黑影部位,如图2—40所示。

②用4个螺栓以9 N·m的力矩安装正时皮带盖。

③用2个螺栓安装起动机电线支架.
图2-40 No.1正时皮带盖衬垫的安装
(a)安装位置1 (b)安装位置2
图2—41正确安装曲轴皮带轮
(13)安装曲轴皮带轮。

①将曲轴上的定位键与皮带轮上的键槽对准,并滑动皮带轮.
②使用专用工具,以250 N·m的力矩安装和拧紧螺栓。

(14)安装风扇支架。

(a)用螺栓和螺母安装风扇支架。

(b)用螺母安装PS泵调节杆。

(15)安装2号正时皮带盖.
①检查正时皮带盖衬垫有无裂缝或剥落等情况.
如果衬垫已有裂缝或剥落,按下述步骤更换。

a.用螺丝刀和薄刮刀除去所有旧的密封填料。

b.彻底地清洁所有元件以除去松散物。

c.从新垫片上拆下纸衬,并按图2—43所示把衬垫均匀地安装在皮带盖中图示的黑影部分。

②用6个螺栓以9 N·m的力矩安装皮带盖。

③把4个高压线夹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接到2号正时皮带盖上。

图2—42安装风扇支架
图2—43纸衬的安装
(16)安装油尺和导杆。

①在油尺导杆上安装新O型圈。

②在O型圈上涂抹肥皂水。

③把油尺和导杆安到气缸体上。

④以8 N·m的力矩把螺栓安到交流发电机支架上。

(17)暂时把带有液力离合器的风扇及风扇皮带轮安装好。

(18)安装并调整交流发电机的传动带。

(19)以5.4 N·m的力矩拧紧带液力离合器的风扇与风扇皮带轮。

七、气缸盖
1.气缸盖总成
彻底清洁所有待装配元件.安装前,在所有配件的滑动、旋转表面涂上新机油.用
新件更换所有垫圈.
(1)安装火花塞管.
注:使用新气缸盖时,必须安装火花塞管.
①在火花塞管的末端涂上粘合剂。

粘合剂的零件号:08833—00070、THREE BOND1324或等价物.
②使用压力器,压入一个新火花塞管,直到距气缸盖的凸轮轴轴承盖安装面伸出长度为4。

90~49.4 mm。

通过测量伸出长度可防止将火花塞管压入过深。

图2—44气缸盖的分解之一
图2—45气缸盖的分解之一
图2—46气缸盖的分解之二
图2—47在火花塞管末端涂粘合剂
图2—48压入新火花塞管
(2)安装气门。

①使用专用工具,推入一个新油封。

进气门油封为银色,排气门油封为黑色.
②安装气门、弹簧座、气门弹簧、弹簧挡圈,如图2—50所示.
图2—49安装新油封
图2-50气门的安装
图2—51用塑料面锤子轻拍气门杆顶端
③使用专用工具,压进气门弹簧,并在气门杆处放置2个锁片。

④使用塑料面锤子,轻拍气门杆顶端以确保配合正确.
(3)安装气门挺杆和垫片。

①安装气门挺杆和垫片。

②用手旋转气门挺杆,检查其旋转是否顺畅。

(4)安装凸轮轴壳插塞。

①除去所有旧的密封填料。

②如图2—52所示在轴承盖上涂上密封填料。

密封填料的零件号:08826—00080或等价物.
③在气缸盖的适当位置安装壳插塞,使开口侧朝内。

④以16 N·m的力矩用两个螺栓安装凸轮轴轴承盖。

⑤以8 N·m的力矩用螺栓和螺母安装后挡板搭铁片.
图2—52涂抹密封填料
图2-53安装凸轮轴轴承盖
2.气缸盖元件的检查和维修
(1)清洁活塞上表面和气缸体。

①旋转曲轴并将每个活塞置于上止点(TDC),使用一把薄刮刀,刮掉活塞上表面的所有积碳。

②使用一把薄刮刀,刮掉气缸体表的密封填料.
③使用压缩空气,吹去螺栓孔中的积碳和油渣。

图2—54清洁活塞上表面及气缸体
(a)清除活塞上表面的积碳(b)清除气缸体表的密封填料(2)除去密封填料。

使用一把薄刮刀,刮掉气缸体接触面上的密封填料。

不要刮伤气缸体接触面. (3)清洁燃烧室。

使用一把钢丝刷,清除燃烧室中的所有积碳。

(4)清洗气门导管。

使用气门导管刷和溶剂,清洗所有导管.
图2—55清除气缸体接触面上的密封填料
图2—56清除燃烧室的积碳
(5)清洗气缸盖。

使用软刷和溶剂,彻底清洗气缸盖。

图2—57清洗气门导管
图2-58清洗气缸盖
(6)检查平面度。

使用精密直尺和测隙规,测量气缸体和歧管接触面的翘曲度。

最大翘曲度为0.10 mm。

如果翘曲度超过最大值,更换气缸盖.
图2—59平面度的检查
(7)检查裂缝。

使用染色渗透,检查燃烧室、进气口、排气口和缸体表面是否有裂缝。

如有裂缝,更换气缸盖.
(8)清洁气门.
①使用垫圈刮刀,刮掉气门座的所有积碳。

②使用一把钢刷,彻底清洁气门。

图2—60检查裂缝
图2—61清洁气门
(9)检查气门杆和气门导管。

①使用卡钳测量表,测量气门导管的内径。

导管内径为6.010~6。

030 mm。

图2-62检查气门杆和气门导管
(a)测量气门导管内径(b)测量气门杆直径
②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的直径.
进气门气门杆直径为5.970~5.985 mm,排气门气门杆直径为5.965~5。

980 mm。

③用测得的气门导管内径减去测得的气门杆直径。

进气门标准间隙为0。

025~0。

060 mm,排气门标准间隙为0.030~0.065 mm;进气门最大间隙为0.10 mm,排气门最大间隙为0。

10 mm.如果间隙超过最大值,更换气门和气门导管.
(10)如有必要,更换气门导管。

①带卡环
把一个用布带缠上的旧气门插入气门导管中,用锤子敲下气门导管。

取出卡环。

从气门杆末端起缠大约8mm,不要损坏气门挺杆孔。

②逐渐把气缸盖加温至80~100℃。

图2—63更换气门导管
图2-64加热气缸盖
③使用专用工具和锤子,敲出气门导管。

④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气缸盖的衬套孔直径。

图2—65敲出气门导管
图2—66测量气缸盖的衬套孔直径
表2—10进气与排气衬套尺寸
衬套孔径mm 衬套尺寸
10。

985~11。

027 用STD
11。

050~11。

077 用O/S 0.05
⑤选择一个新导杆衬套(标准尺寸或O/S 0。

05)。

如果缸盖的衬套孔直径大于11。

027 mm,按
11。

050~11。

077 mm的尺寸加工衬套孔。

如果气缸盖的
衬套孔径大于11.077 mm,更换气缸盖。

⑥逐步把气缸盖加热至80~100℃.
⑦使用专用工具和锤子,敲入一个新的导管,直到卡簧与气缸盖接触.
⑧使用6mm峰利的铰刀,重修导管以达到导管和气门杆之间的规定间隙。

(11)检测和研磨气门。

①研磨气门以除去凹坑和积碳。

②检查气门落座时气门锥面角度是否正确。

气门锥面角为44。

5°。

③检查气门头边缘厚度。

图2-67敲入新导管
图2—68用铰刀盘修导管
标准边缘厚度为1。

0 mm,最小边缘厚度为0.5 mm。

如果边缘厚度小于最小值,更换气门.
图2—69检查气门锥面角
图2—70检查气门头边缘厚度
④检测气门全长.
进气门标准全长为95.15 mm,排气门标准全长为94。

90 mm;进气门最小全长为94。

60 mm,排气门最小全长为94.40 mm.如果全长小于最小值,更换气门。

⑤检查气门杆端面是否磨损。

如果磨损,用砂轮机修平顶端或更换气门.研磨量不要超出最小值。

(12)检查和清洁气门座。

①使用45°角硬质合金刀具,重新气门座表面。

除去金属屑,清洁气门座。

②检查气门落座位置.
在气门工作面涂一薄层贡蓝(或白铅),把气门轻压入座圈,不要旋转气门。

③用下述方法检查气门工作面和座圈.
a.如贡蓝在气门工作面上呈360°分布,说明气门同心。

否则,更换气门。

b.如贡蓝在气门座上呈360°分布,说明导杆和工作面同心。

否则,重修气门座圈。

图2-71检查气门全长
图2—72研磨气门杆
c.检查气门座圈接触部位是否在气门工作面的中间位置(1。

0~1。

4 mm)。

④如果不符合规定,如下所述方法修正气门座.
a.如气门工作面上的落座太高,使用30°&45°刀具修正气门座。

图2—73检查和清洁气门座
(a)清洁气门座 (b)检查气门座位置(c)气门落座太高时,修正气门落座(d)气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