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神女的历史典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山神女的历史典故
巫山神女的历史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巫山神女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出《文选·宋玉〈神女赋〉序》。
战国时期,楚襄王有一次与当时极负盛名的词赋家宋玉一同游玩。
一行人来到了云梦台。
极目望去,万里天空云气飘拂,变幻无穷,壮观无比。
楚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云呢?”
宋玉回答道:“这是朝云。
”
楚襄王又问:“什么是朝云呢?”
宋玉说:“以前,先怀王曾常到高唐观游玩。
有一次,先王玩得累了,就在此睡着了。
于是就有了一个故事。
”
楚襄王非常感兴趣,要宋玉讲下去。
宋玉便乘兴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楚怀王游玩困倦,大白天睡着了。
梦中,一位妇人向他走来。
那妇人有闭花羞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你是谁?”楚怀王惊异地问。
那美艳妇人说:“我是天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
尚未出嫁就亡故了,葬在巫山之南。
精魂依附草木,被称为巫山神女、高唐之客。
我平素久闻大王的英名,听说大王来高唐一游,特来拜见,并愿与大王同寝。
楚怀王一听,兴奋地答应了。
楚怀王与瑶姬如鱼似水,情意绵绵。
分手的时候,神女告诉怀王:
“我就在巫山之南、高丘之颠。
我早晨为云,傍晚为雨,朝朝暮暮,都在阳台之下。
”
对于瑶姬的话,楚怀王将信将疑,第二天一早便赶到巫山之南、高丘之颠去验证。
一看,果然如此。
于是,楚怀王就在那儿为神女建了一座庙,庙名为朝云。
楚襄王听了宋玉讲的故事,不禁浮想联翩。
当天夜里,楚襄王也在睡梦中见到了巫山神女,真的非常美丽。
后来,“巫山神女”这一典故,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艳情之事,也用以形容女子的容态。
【神话传说】
传说一(炎帝之女)
未嫁而死
炎帝的女儿瑶姬是姐妹群里最美艳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少年已经踏着七彩祥云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
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姑娘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
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姑娘终于香消玉殒。
帝女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
化为瑶草
她的尸身葬在巫咸山南坡,香魂飘到姑瑶山化作芬芳的瑶草。
瑶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
女子若服食了瑶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漂亮,惹人喜欢。
据说,瑶草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
梦会楚王
千年又千年,时至战国,楚怀王赴湖北云梦泽畋猎,小憩于高唐馆,朦胧中,见一女子袅袅娉娉,款款行来,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
”楚王见她禀天地阴阳造化之妙,得天独厚,含有天地间一切之美。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她的相貌容颜,无人能比,「其状峨峨,何可极言」,其状貌之美,已到了无可言谈的地步,惊为天人,爱慕心生,遂留下了
一段风流佳话。
楚王恍然梦醒,芳影无踪,遗香犹存。
王不能忘情于瑶姬,寻至云梦阳台巫山,但见峰峦秀丽,云蒸霞蔚,乡闾相传,此云乃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苍松,美若姣姬。
王在巫山临江侧修筑楼阁,号为“朝云”,以示怀念。
岁月悠悠,星移斗转,神女峰默默地面对东逝水,她在想些什么?是否挂念着慈爱的父亲炎帝?是否思想起淘气的小妹女娃?参见《山海经现代版》
巫山神女的典故
典源出处
《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cui)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故而立庙,号曰‘朝云’。
“注引《襄阳耆旧传》曰:‘赤帝女曰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
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
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
后至襄王时,复游高唐。
”《文选·宋玉〈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赋高唐之事。
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
其状甚丽,王异之。
”《太平御览》卷三九九引《襄阳耆旧传》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浮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
王悦而问焉。
曰:‘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
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实为茎之,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
闻君游于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
”
释义用法
传说楚怀王游于高唐,梦见一女子自称巫山之女,名叫瑶(姚)姬,本是天帝的小女儿,死后葬于巫山之下,特来与楚王亲近。
走时说,自己早晨为朝云,傍晚为行雨,总在阳台之下。
后来楚襄王与宋玉也去游高唐,又在梦中见到她。
这一神话传说流播甚广,为历代诗人词客所吟用。
后以此典咏写男女之间情事;也用以描写女子情态;或用以咏怀巫峡古迹,亦用以咏自然界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