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文学名词解释
乡土文学又称“民间文学”,乡土文学是人们所熟悉的民间口头文学。

它和群众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是由群众文学中最初形成的。

《诗经》《楚辞》《汉乐府》《白居易诗》等都是当时产生的乡土文学,但是在内容上却不同程度地受到官方文学的影响,例如赋和骈文等,这些作品只供宫廷贵族消闲享乐之用,难登大雅之堂,因而,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诗歌形式。

《史记·郦生列传》说:“我常疾俗儒不察时变,好古守旧,若信今者,曾不能原于世事。

”意思是说我常常憎恨那些无知而迂腐的儒生,对于世事政治不闻不问,墨守成规,他们只相信那些古代的东西,如果要他们现在就讲求适应现实的做法,恐怕他们还想象不出来。

乡土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创造,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基础。

但它同时也接受了官方文学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上。

乡土文学主要用地方语言写成,有的地区为了使其地方特色更鲜明,也往往把一种语言改造得和别处不一样。

因此,它的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显得十分亲切、淳朴,极富于生活气息。

关于乡土文学的特征,学界早有论述。

台湾学者杨德标先生认为,“民间文学的三个主要特征,即口传性、无意识性与综合性,几乎都在这里找到了缩影。

”这是颇有见地的观点。

下面仅就有关情况作些补充,以便于进一步研究。

1、自发性乡土文学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文学形式。

乡土文学不像书面文学那样严格要求手法,主题必须一致,结构必须精密。

它很少
遵循固定的程序,既可以灵活,也可以跳跃。

一首诗从构思到完成,可以历时数月甚至更长;从酝酿,提笔,写到定稿,可能只需要一二天或者更短。

在口头流传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因而就逐渐加工,甚至整理润饰,使之更加集中,更加完善。

2、平民化通过普通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流传下来的乡土文学,虽然已经和民间口头文学密不可分,但毕竟带有浓厚的原始性。

不仅表现为语言的通俗性,而且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直接性和真实性。

与前者相比,后者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强调现实性,即以现实的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及时的感情为抒发对象。

二是增强故事性。

文学作品一般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场景,和引起人物命运转折的关键性环节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