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一中高三12月月考——化学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一中
2015届高三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Fe: 56 Al:27
S:32 Cl :35.5 Ca:40 Cu:64 Mg:24 Zn:65 Ba: 137 K: 39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
....最适当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18道题,共计54分)
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2FeO4是新型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与明矾完全相同
B.工业上铝的冶炼是通过电解熔融的AlC13来实现的
C.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为PM2.5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分散系,吸附能力强D.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CO2分子或SiO2分子
C.HCO的电离方程式为:HCO+ H2O CO+H3O+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3.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2CO2(g) +6H2(g) CH3CH2OH(g)+3H2O(g)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此反应△H<0
B.H2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C.CH3CH2OH分子中α键和π键个数比为1:1
D.每生成1mol乙醇转移电子6mol
4.苹果iphone6+正在我国热卖,其电池为锂电池。
构造如图所示,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Li+的迁移方向,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1-x CoO2+Li x C6LiCoO2+6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的负极为LiCoO2
B.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以是熔融的氯化钠、干冰等
C.充电时的阴极反应:Li1-x CoO2+xLi++xe-=LiCoO2
D.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子流向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N A
B.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 N A C.常温常压下,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 A
D.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小于3N A
6.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g· L -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Y> X
B.元素X与M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可以是正四面体型、直线型或平面型等
C.将X Z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一定只有一种
D . Y元素的含氧酸都属于强酸
8. 下列各组中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lmol. L-1氯化铁溶液中Ca2+、Ba2+、Na+、HCO3-
B. 氯水中H2SO3、K+、SO42-、NH4+
C. 与镁反应只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O3-、C1-、H+、A13+
D. =1.0×1012溶液中C6H5O-、K+、SO42-、CH3COO-
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B. 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只增加N2的物质的量,平衡后N2百分含量增大
C. 在铁件上镀铜时,铁和电源负极相连,铜和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
D. 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 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10.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
3Fe2++2S2O32-+O2+4OH-===Y+S4O6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Y的化学式为Fe2O3B.S4O62- 是还原产物
C.被1mol O2氧化的Fe2+物质的量为1 mol
D.每32 g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11.某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A和2molB发生反应:3A(g)+2B(l) 2C(g)+2D(g)。
5min 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n(D)=1.8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反应前后压强不变,反应即达到平衡
C.该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90%
D.增加B的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13.载人空间站的生态系统中,要求分离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需要提供氧气。
某电化学装置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可以实现上述要求,同时还有燃料一氧化碳生成,该电化学装置中得电子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2CO2+4e-+2H2O=2CO+4OH-。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上述电化学装置相当于电解池
B.上述装置进行的总反应为2CO2=2CO+O2
C.反应结束后该电化学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pH增大
D.失电子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4OH-﹣4e-=2H2O+O2↑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a2++2ClO—+2CO2+2H2O=Ca(HCO3)2+2HClO
B.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
2Fe2++H2O2+2H+=2 Fe3++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硫酸工业尾气处理中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NH3·H2O+ SO2=NH4++HSO3—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D.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16.某溶液中含有SO、Br-、SiO、CO、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
..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
②有胶状沉淀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17.下列图像中的曲线(纵坐标为沉淀或气体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其中错误
..的是()
A.图A表示向含H+、Mg2+、Al3+、NH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B.图B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C.图C表示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的关系曲线
D.图D表示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18.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
形成NaCl 、NaClO 、NaClO 3共存体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与NaOH 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B .n (Na +
)∶n (Cl -
) 可能为7∶3 C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 ,则0.
.25
D .n (NaCl )∶n (NaClO )∶n (NaClO 3)可能为11:2:1
第II 卷 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作答)
19.(14分)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
⑴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⑵A 、B 、C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B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空间构型 ;其沸点高于同主族的其它气态氢化物原因 ; ⑶ D 与C 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 ;
⑷B 、C 、D 、E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⑸由A 、B 、C 与H 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式盐与过量的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250C ,101kPa 下,2gE 单质在C 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放热18.72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0.(10分)某氧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杂质FeSO 4。
某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测定,操作流程为:
请根据流程回答:
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操作II 中量取25.00mL 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⑶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 2O 2溶液的目的是 ;
⑷如何检验加入过氧化氢后,溶液中只有Fe 3+而没有Fe 2+,
; ⑸检验沉淀是否冼涤干净的操作。
21.(12分)氯化铜晶体(CuCl 2·x H 2O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催化剂、消毒剂等。
用孔雀石[主要含Cu 2 (OH)2CO 3,还含少量Fe 、Si 的化合物]制备氯化铜晶体,方案如下:
气体E
溶液SiO 2
溶液沉淀D 2 x H 2O
.试剂①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⑴若溶液A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则试剂①选用(填字母)。
A.Cu B.Cl2C.NH3·H2O D.NaOH
⑵加入试剂②的目的是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
由溶液C获得CuCl2·x H2O,包含
4个基本实验操作,这4个基本实验操作依次是、、过滤和无水乙醇洗涤等操作,使用无水乙醇代替水进行洗涤的主要原因是。
⑶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 H2O)中x值,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
该方案存在的问题
是。
②称取a g晶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称量
所得固体的质量为b g。
则x=(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2.(10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铝与酸和碱的反应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取足量的形状、质量均相同的铝丝分别与等体积的6 mol/L的盐酸、6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待反应停止后取出剩余的铝丝洗净、干燥、称量,剩余铝丝的质量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观察反应后的液体,发现铝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液体是黑色浑浊的,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沉淀,对此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猜想
同学们查找资料后获得如下信息: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铝所用的原料氧化铝是从铝土矿中提取的,所以得到的氧化铝中可能还含有微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两种杂质,据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此黑色固体是铁单质,可能是电解得到的铝与杂质反应生成的,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
猜想3:此黑色固体是铝单质,是铝与盐酸反应时因反应过快而变成粉末分散到溶液中;
猜想4:此黑色固体可能是上述若干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相关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反应后所得的液体进行过滤、洗涤,
分别取少量固体置于两支试管中
②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证明猜想________一定不正确。
③向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猜想________一定不正确。
得出结论:综合实验①②的现象,可推知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固体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蚌埠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三化学答题卷命题人:刘胜钢
二、填空题(共46分)
19、(14分)
⑴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空间构型;其沸点高于同主族的其它气态氢化物原因;
⑶D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
⑷B、C、D、E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用元素符号表示);
⑸由A、B、C与H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式盐与过量的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250C,101kPa下,2gE单质在C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放热18.72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10分)
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操作II中量取25.00mL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⑶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
⑷如何检验加入过氧化氢后,溶液中只有Fe3+而没有Fe2+,
;
⑸检验沉淀是否冼涤干净的操作。
21.(12分)
⑴若溶液A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则试剂①选用(填字母)。
A.Cu B.Cl2C.NH3·H2O D.NaOH
⑵加入试剂②的目的是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
由溶液C获得CuCl2·x H2O,包含4
个基本实验操作,这4个基本实验操作依次是、、过滤和无水乙醇洗涤等操作,使用无水乙醇代替水进行洗涤的主要原因是。
⑶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 H2O)中x值,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
该方案存在的问题
是。
②称取a g晶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称量所得
固体的质量为b g。
则x=(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2.(10分)
剩余铝丝的质量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提出猜想
猜想1:此黑色固体是铁单质,可能是电解得到的铝与杂质反应生成的,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
猜想3:此黑色固体是铝单质,是铝与盐酸反应时因反应过快而变成粉末分散到溶液中;
猜想4:此黑色固体可能是上述若干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相关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反应后所得的液体进行过滤、洗涤,
分别取少量固体置于两支试管中
②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证明猜想________一定不正确。
④向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猜想________一定不正确。
得出结论:综合实验①②的现象,可推知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固体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