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暑假最新题目——默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语文暑假最新题目——默写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3春•辽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鸦反哺作喻,表达要尽孝心的两句是“,”。
(2)李白《夜宿山寺》写“手可摘星辰”,其《蜀道难》一诗中“,”两句也写到类似的情境。
(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描写晴空下的乐器声和夜晚的歌声的两句是“,”。
2.(2023秋•广东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对生死,陶渊明和王羲之不约而同地否定了庄子的观点。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否定了庄子“乘彼白云,归于帝乡”的幻想。
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用“,”告诉世人,庄子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2)姜夔《扬州慢》中“”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漂泊之苦、思乡之情或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等,如“,”。
3.(2023春•梅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表达自己治理国家的志向,认为可用三年的时间,达到“”
的成效,“”,就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2)《谏太宗十思疏》中,以“舟”为喻,把国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联系起来,提醒统治者要戒慎的句子是:“,。
”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为了推行变法而“,”,这不是“拒谏”。
(4)《六国论》中,作者用“苟以天下之大,下面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来告诫后人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阿房宫赋》中能起到类似作用的句子是:“,。
”
(5)《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恢宏气象的句子是:“,。
”
4.(2023秋•南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两句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
的凄苦感情。
②《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
”据此推
断,它点评的句子是:,。
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有时会引发人们美人迟暮、时光易逝的惆怅,如:,。
5.(2023秋•碧江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景致与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阿房宫赋》描写秦王的奢侈无度和残暴统治,让百姓心中充满恐惧且极度憎恨的句子是“,”。
6.(2023秋•顺义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5)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8),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0)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7.(2023秋•硚口区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可以读出京口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写自己明白了虽然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的道理。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如“,”。
8.(2023秋•广东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极言秦始皇功业的两句是“,”。
(2)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从将士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
(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
(4)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9.(2023春•宝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2)月,古今文人最钟情的意象之一,如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是说人生如月,时而圆、时而缺,但归根究底始终是周而复始。
(3)姚鼐《登泰山记》中,表现因气候恶劣而难以攀登的句子是“,”。
10.(2023春•船山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问时,说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达到的治国理想是“,。
”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的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3)《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11.(2023春•长春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起过渡作用,总结上文对眼前大江及古战场的景物描绘的一句是:。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两句,既写了秋景的凄凉和长江的气势,又从时空两个角度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伤。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紧接登临景观转写个人处境的两句是“,”,诗的意境也由开阔变为沉郁。
12.(2023春•北辰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桑之未落,”两句,用桑叶的润泽喻指女子年轻貌美,容颜亮丽。
(2),不思其反。
(《诗经•氓》)
(3)屈原在《离骚》中以美女自喻,表现自己因为志行高洁,遭人嫉妒的两句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屈原《离骚》)
(4),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5),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
(6)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7)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8)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9)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10)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两朝开济老臣心”。
(1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
(13),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屈原列传》)
13.(2023春•碑林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攻破荆州后的盛大军容。
(2)《诗经•氓》中用水和低洼的湿地比兴,描写任何事物都该有边际的两句话是:“,”。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劳动繁忙的句子的诗句是:“,”。
14.(2023春•肇州县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这表明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描写其祖母生命将尽、气息微弱的境况。
15.(2023春•白云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但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3)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4)《谏逐客书》中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并得出成功的原因:“”,进而提出诘问:“”,以驳倒“吏议”。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
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16.(2023•浙江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
(2)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并序)》中选句,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古代诗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一句,就表现出了白居易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3)唐宋诗词中有不少以反问引起读者关注和思考、表达强烈情感的诗句,如:“,?”
17.(2023秋•渝北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报答皇帝大恩大德的两句是“,”。
(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又失落的内心的两句是“,”。
(3)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排比手法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18.(2023秋•鼓楼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描绘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的句子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时把酒吟诗的快哉乐事的句子是“,,”。
19.(2023春•东安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魏征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了真诚待民的好处和骄横奢侈的危害。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4)《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
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
气度。
20.(2023春•长春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表达诗人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2)《登快阁》中“,”两句,道出了诗人希望远离官场,追求自在生活的心声。
(3)《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语言清新隽永,生动地描绘出临安春雨初晴的美丽春光。
21.(2023春•阳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两处写鸟叫,但手法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再写惊飞,最后才写其叫声“”;写鹳鹤是先写声音“”,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
(2)《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了一对友谊深厚的知音,后世以“管鲍之交”合称二人。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巧用此典抒发内心的失落,感慨知音难觅,唯有美酒相伴。
(3)在古诗词中,乐曲名也可以成为抒情的载体,如“,”。
22.(2023春•雷州市校级月考)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是异常重要的。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境况的两句是:“,”。
(3)《登岳阳楼》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金陵城江山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5)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23.(2023春•麒麟区校级月考)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内容。
(1)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而在《赤壁赋》中作者则用“”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希望用自己的理念将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治理得富强知礼。
24.(2023春•保定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对比鲜明的是“”;
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对比鲜明的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如果秦国爱护六国的人民,秦国的结果将会是“,”。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一句,虽然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写大败敌人。
25.(2023秋•河南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从用人和从谏方面提出了治国方略,认为这样做治理国家就很轻松了。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侧面烘托突出演奏虽已结束,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的两句是:“,。
”
(3)“春风”意象的含意是多重的,其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有:“,。
”
2023年高考语文暑假最新题目——默写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3春•辽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鸦反哺作喻,表达要尽孝心的两句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李白《夜宿山寺》写“手可摘星辰”,其《蜀道难》一诗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两句也写到类似的情境。
(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描写晴空下的乐器声和夜晚的歌声的两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扪)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重点字:菱)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2.(2023秋•广东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对生死,陶渊明和王羲之不约而同地否定了庄子的观点。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帝乡不可期”否定了庄子“乘彼白云,归于帝乡”的幻想。
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告诉世人,庄子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2)姜夔《扬州慢》中“尽荠麦青青”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漂泊之苦、思乡之情或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等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发弄扁舟”。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帝乡不可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尽荠麦青青
(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发弄扁舟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帝乡不可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重点字:诞)
(2)尽荠麦青青(重点字:荠)
(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发弄扁舟(重点字:称)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3.(2023春•梅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表达自己治理国家的志向,认为可用三年的时间,达到“可使足民”的成效,“如其礼乐”,就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2)《谏太宗十思疏》中,以“舟”为喻,把国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联系起来,提醒统治者要戒慎的句子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为了推行变法而“辟邪说,难壬人”,这不是“拒谏”。
(4)《六国论》中,作者用“苟以天下之大,下面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来告诫后人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阿房宫赋》中能起到类似作用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5)《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恢宏气象的句子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辟邪说难壬人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可使足民如其礼乐(重点字:礼)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重点字:覆)
(3)辟邪说难壬人(重点字:壬)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哀)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4.(2023秋•南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句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
游子的凄苦感情。
②《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
”据此推
断,它点评的句子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有时会引发人们美人迟暮、时光易逝的惆怅,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重点字:肠)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重点字:遗)
(3)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重点字:镜)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5.(2023秋•碧江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景致与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阿房宫赋》描写秦王的奢侈无度和残暴统治,让百姓心中充满恐惧且极度憎恨的句子是“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重点字:敛)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重点字:凌)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重点字:怒)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6.(2023秋•顺义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夜阑卧听风吹雨
(2)随风潜入夜
(3)会当凌绝顶
(4)竹喧归浣女
(5)亭亭净植
(6)万类霜天竞自由
(7)呦呦鹿鸣
(8)羁鸟恋旧林
(9)无边落木萧萧下
(10)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夜阑卧听风吹雨(重点字:阑)
(2)随风潜入夜(重点字:潜)
(3)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
(4)竹喧归浣女(重点字:浣)
(5)亭亭净植(重点字:植)
(6)万类霜天竞自由(重点字:竞)
(7)呦呦鹿鸣(重点字:呦)
(8)羁鸟恋旧林(重点字:羁)
(9)无边落木萧萧下(重点字:萧)
(10)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恰)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7.(2023秋•硚口区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人道寄奴曾住”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可以读出京口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写自己明白了虽然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的道理。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重点字:觅)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重点字:谏)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重点字:复)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8.(2023秋•广东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极言秦始皇功业的两句是“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高适的《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两句,从将士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
(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重点字:履)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重点字:横)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善)
(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重点字:澄)
【点评】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9.(2023春•宝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