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吸收释放
B.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来自于水
C.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面来
D. 恩格尔曼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 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
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D.若A1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则W1-A1表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⑧⑧
B. 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⑧⑧⑧⑧
C. 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将图示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D. 乙图中结构⑧的膜蛋白合成加工与⑧⑧⑧⑧无关
4. 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类血凝素刺突,是一种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繁殖后,成熟的流感病毒从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形成包膜,脱离细胞后去感染下一个目标。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B.包膜中血凝素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⑧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 1⑧3、1⑧2⑧1和3⑧1
B. 3⑧1、1⑧2⑧1和3⑧1
C. 3⑧1、1⑧3和3⑧1
D. 1⑧3、1⑧2⑧1和1⑧3
6.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⑧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⑧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⑧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⑧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⑧和⑧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7. 图1表示某运动员在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信号分子A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cd段血糖升高是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成葡萄糖所致
B.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会维持在1.0 g/L左右,主要与具有协同关系的两种激素有关
C. 若图2所示细胞为垂体细胞,则信号分子A可能是抗利尿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等
D. 若信号分子A为淋巴因子,则图2所示细胞可能是能产生浆细胞B细胞
8. 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

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 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
C. 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D. 将甲的F1自由交配,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3/8
9. 一个A 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1和3
B.2和3
C.2和2
D.3和2
10.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 细胞溶胶中的物质不能全部进入溶酶体
D.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11. 下列关于DNA及相关实验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提出了双螺旋结构模型
B.大肠杆菌中的质粒呈环状,质粒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C.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对该组实验放射性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
D.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有效
12. 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下图所示。

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浓度为0.3 g·mL-1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壳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壳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蛋壳上浮
C.如果蔗糖溶液换成0.2 g·mL-1蔗糖溶液,蛋壳将会下沉
D.如果蛋壳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下沉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会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再做不同保温处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用新配制的NaOH与CuSO4混合液,水浴加热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
D.用盐酸与酒精的混合液解离洋葱根尖,即可观察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1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D.性激素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15. 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远地侧浓度小于M
C. 若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近地侧浓度大于i
D. 若向光性幼苗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浓度大于m
17.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 转换高倍物镜之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B. 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C. 若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 若视野中发现物像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可能是切片厚度不均匀所致
18.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 TP
B. 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2,4—D具有两重性
C. 在适宜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好
D. 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拮抗作用
19. 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产量约50%来自旗叶。

科学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4种,其中胡萝卜素约占1/4
B.为小麦旗叶提供H218O,籽粒中的淀粉会含18O
C.为小麦旗叶提供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
D.若去掉一部分籽粒,旗叶叶肉细胞的光合效率会上升
20. 在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Swell和Donut两种形态。

Swell线粒体丢失膜电势并表达部分基因,从而促进其自噬降解;而Donut线粒体保持膜电势从而抵抗线粒体自噬,即便使用化学药物使Donut线粒体丢失膜电势,虽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

胁迫条件解除后,Donut线粒体能恢复正常状态。

下列推测正确是()
A.受血清饥饿胁迫时,衰老、受损的线粒体更容易转化成Swell线粒体
B.Swell线粒体成为自噬体后与溶酶体融合被水解
C.线粒体能否抵抗自噬取决于能否保持膜电势
D.Swell线粒体与Donut线粒体的不同是由于发生基因突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将人抗体基因插入噬菌体,然后让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表达的抗体可能和病毒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附着在噬菌体表面,也可能通过大肠杆菌分泌出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人抗体基因时,可从人的B细胞中获取总RNA,逆转录成_________,再通过PCR技术扩增出抗体基因。

(2)在把抗体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中,理论上可以不利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依据是_____。

(3)检验大肠杆菌是否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是_________,该抗体可能无免疫活性,从细胞器功能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4)若在抗体基因与噬菌体基因之间设计一个终止密码子(UAG)的对应序列,则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抗体基因的表达产物是_________(填融合蛋白或分泌型抗体)。

(5)与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单克降抗体相比,用该技术省去了_________(步骤),导入前的大肠杆菌相当于_________(填骨髓瘤细胞或B淋巴细胞),使制备更简单易行。

22. 瘦素是最近由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多引起的,检验脂肪的试剂是________,颜色反应是________。

(2)在大地震后期的救援中,从废墟下救出的生还者女性较男性多,其原因在于女性皮下脂肪厚,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

请从脂肪的元素组成及主要作用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大鼠若干只,_____________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____,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23. 下面甲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丙图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速率。

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可以进行的过程为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2)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3)甲图中从A阶段到产生E物质的阶段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试解释C点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5:3,则人体产生的CO2与消耗O2之比是__________;剧烈运动后,人体会有酸胀的感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4.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

下图表示某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该图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

当狭翅雏蝗密度小于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说明______________,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农业部门在蝗灾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需调查其种群密度。

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农业工作者进行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逐渐转为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_____、______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种群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分布。

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5.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新冠疫苗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图甲为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过程,图乙为两种使人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1)由图甲可知,B细胞的活化需要_______________个信号刺激和物质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会使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会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方法⑧和方法⑧比较,方法______________能获得更持久的免疫,理由是_____________。

(4)新冠疫苗设计的原理就是让人自身免疫系统识别病毒,故可采用灭活的病毒、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制造疫苗。

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A
6. D
7. D
8. D
9. B
10. D
11. A
12. C
13. C
14. D
15. D
16. BCD
17. BC
18. ACD
19. ACD
20. AB
21.
(1).cDNA
(2).噬菌体可以侵染大肠杆菌,可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大肠杆菌
(3).抗原一抗体杂交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对抗体蛋白进一步加工
(5).分泌型抗体
(6).动物细胞融合
(7).骨髓瘤细胞
22.
(1).苏丹⑧(⑧)染液
(2).橘黄色(红色)
(3).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含氢量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多,产生的水多
(4).随机平均
(5).等量的生理盐水
(6).相同且适宜的
(7).大鼠的食欲状况
23.
(1).酒精和二氧化碳
(2).ABCD
(3).⑧⑧
(4).无氧呼吸
(5).C6H12O62C2H5OH + 2CO2+少量能量
(6).逐渐减少
(7).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还较弱
(8).1:1
(9).剧烈运动导致供氧不足,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4.
(1).蝗虫的种类和蝗虫密度
(2).牧草产量
(3).当蝗虫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
(4).样方法
(5).捕食
(6).寄生
(7).镶嵌
25.
(1).一
(2).a(淋巴因子)
(3).降低
(4).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影响B细胞分裂分化,进而使抗体生成量减少
(5).⑧
(6).因为该方法是通过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7).减毒的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