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梁板施工质量缺陷和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梁板施工质量缺陷和控制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住房商品化,住宅工程在保证结构安全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又向舒适、时尚方向发展。

因此对住宅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更加严格,笔者从多年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中,对住宅工程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施工出现质量缺陷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总结几条个人见解及经验。

一、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情况及产生原因
1、楼板上表面标高、平整度超差,楼板下表面下挠: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现浇结构层高允许偏差±10mm,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实际量测检查层高超差为多,表面平整度也有超差,当前住宅工程多设计为地热采暖,地热层是分层找平施工也会增厚,楼板下表面下挠只能靠抹灰层加厚找平。

地面抬高、天棚底面降低导致室内净高变小影响装修效果和居住舒适性。

产生原因:多出现在模板为木质支撑,支柱为圆木杆(俗称大头柱)支柱直径小,设置间距大约为900-1000mm,缺少水平横拉板,整体承载力、刚度不足,施工承受荷载后变形大,造成梁板底面下挠。

板面混凝土找平不挂线,只凭找平工个人经验操作,板面表面不平整,在浇水养护中能看到个别部位有积水。

2、梁板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钢筋踩踏位移、抹压养护不及时、过早上人和堆载、提前拆除模板,都会造成楼板表面出现裂缝缺陷。

产生原因:混凝土骨料中石子级配不合理,最大粒径超过板厚1/3,砂子含泥量大,施工操作人员多为包工施工为图好操作、进度快,擅自加大混凝土坍落度,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少,板上层钢筋位置下移保护层增厚、下层钢筋保护层过小。

施工振捣不正确,板上混凝土石子下沉,表面灰浆层过厚,泌水多,多余水份蒸发,灰浆层凝结收缩,产生干缩裂缝。

混凝土初凝后没采取二次抹压,没能将裂缝愈合和消除掉。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表面失水过多。

3、次梁漏振,次梁在拆模后外观检查发现有局部漏振现象,导致次梁混凝土局部出现疏松、表面蜂窝、孔洞、露筋等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从施工中发现操作人员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对主梁的位置找位都准确,其根据框架柱在板上的留槎钢筋位置对应找到主梁位置。

而次梁在铺摊混凝土时将梁板都覆盖上,尤其在浇筑预拌流态混凝土时,一次铺摊面积较大,找平工铺摊完后振捣工才进行振捣,很难再找到次梁位置。

从而导致次梁混凝土没有按照要求振捣密实。

4、上述质量缺陷也与框架主体施工特点有关,白天建筑塔吊多用于钢筋班组和木工班组施工使用,梁板混凝土浇筑多安排在夜间施工。

夜间施工灯光照明不
如白天明亮,操作工人施工到午夜后因困乏就产生尽快干完活,早点下班休息的想法,再加上夜班施工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全时间在岗监督管理,也会出现上述质量缺陷。

二、针对上述出现的质量缺陷和产生的原因
要求工程监督管理人员严格管理,科学组织施工,采取主动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完善技术交底等手段,才能切实有效避免质量缺陷,控制要点是:
1、梁板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分项工程验收要认真负责,支柱直径、间距、水平拉板设置、板下模板起拱高度,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刚度符合施工要求后,签字确认才允许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设有专人在下层楼板上看护模板,发现有支柱松动的,模板有下挠的情况立即采取加固支顶措施保证混凝土成型符合要求,避免梁板出现下挠。

板上混凝土标高找平控制除了使用“十”字钢筋测件控制楼板混凝土厚度外,还要在框架柱留槎主钢筋上用水准仪操水平点,点上做上统一标记,以标记点挂水平的交叉和平行控制线,下反尺来控制板面各个部位的标高及平整度。

超高部位多余混凝土铲除,缺少混凝土部位再填补混凝土找平,以此方法施工收到良好效果。

2、混凝土骨料把好进场关,由收料员协助质量检查员对不合格的骨料不准司机卸料,令其拉出场地。

混凝土搅拌中坍落度控制应在吐料前检查搅拌好的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坍落度大,不准放入料斗内起吊运到施工部位。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钢筋工设专人看筋,对钢筋保护层垫块倾倒的要扶正垫好,上层钢筋被踩压下移的要及时提起,下层钢筋垫块垫正确,数量不能缺少,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

正确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振捣棒振捣间距均匀,振捣棒快插慢拔,振捣时间掌握好,避免过振和漏振,以混凝土表面泛出浮浆为好。

漏振混凝土不密实,降低强度,过振使得石子下沉,混凝土形成分层,下层石子上的灰浆表面收缩大易产生裂缝,下表面石子间缺少水泥浆的包裹,混凝土强度降低。

严禁用振捣棒横拖赶动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必须采取二次抹压,只有细致到位的二次跟踪才能及时愈合混凝土表面裂缝。

混凝土进入终凝,再去愈合裂缝,为时已晚。

加强混凝土的保水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浇水并覆盖,必要时用塑料薄膜遮盖养护,保证楼板混凝土的湿润环境,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干缩而引起的收缩裂缝。

严格控制新浇筑楼板上人和堆载时间,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保证应有的技术间歇时间,严禁集中堆载,避免人为破坏产生裂缝。

控制拆模时间,按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才可拆模,为避免事故荷载对现浇楼板的影响,待上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下一层楼板模板。

3、次梁的漏振控制。

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指导,可在次梁和楼板铺摊混凝土前在次梁的梁头位置插一根
钢筋高出混凝土表面以此作为标记,振捣次梁混凝土时,观察每两根钢筋标杆之间就是一根次梁,按照两点连线逐根次梁振捣,每振捣完成一根次梁混凝土就拔掉标示钢筋杆,以此类推就不会发生次梁漏振现象。

另外在铺摊混凝土时铺摊工人可以根据标杆位置在次梁位置铺摊的混凝土稍厚些,在振捣时次梁部位的混凝土下沉量要比楼板部位大些。

人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经常发生,楼板混凝土的浇筑既要振捣密实,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又要控制标高和表面找平,降低工程造价也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

要求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能吃苦耐劳跟踪施工全过程,跟班检查。

同时对施工操作人员也要进行班前教育,端正他们工作态度,框架主体工程质量必须保证结构安全,工人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工程质量也就随之提高。

多为夜班施工人员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加强边角位置的照明工作,保证施工机具的设备完好率,不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提高工人的施工积极性,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