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成语汇总(按字母顺序编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成语汇总
A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与成语“应接不暇”意思相近。
(2007·江西卷)(2014·北京卷)
【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2008·江苏卷)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2014·四川卷)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2016·全国卷Ⅱ)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2016·全国卷Ⅲ)((2018·全国卷Ⅱ)
B
【不分青红皂白】贬义词,不分是非、情由等。
(2005·辽宁卷)
【毕其功于一役】把本来要分期分批做的事一下子就做完,也用来形容急于求成,常用在否定句中。
(2005·广东卷)
【白头如新】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
(2005·辽宁卷)
【白云苍狗】苍,灰白色。
也说“白衣苍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2011·辽宁卷)
【便宜从事】谓可斟酌情势,不拘于规制条文,无须请示,自行处理。
(2005·湖北卷) 【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2005·江西卷)(2015·广东卷)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
(2005·江西卷)
【百里挑一】从一百个里挑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
(2005·全国卷Ⅰ)
【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
(2006·安徽卷)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2006·广东卷)(2007·江西卷)
【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离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
(2006·广东卷)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2006·全国卷Ⅱ)(2011·北京卷)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2006·全国卷Ⅱ)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2006·山东卷)(2016·全国卷Ⅱ)
【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2006·山东卷)(2011·北京卷)
【不胜其烦】不是不怕麻烦,而是烦琐得使人受不了的意思。
(2006·浙江卷)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007·四川卷)(2017·山东卷)
【不可名状】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2007·湖北卷)
【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2008·全国卷Ⅱ)
【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2008·重庆卷)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2008·江苏卷)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009·安徽卷)(2016·全国卷Ⅲ)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2009·江西卷)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学识广博高深。
(2009·辽宁卷)
【敝帚自珍】把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2009·辽宁卷)(2014·全国大纲卷)
【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2010·安徽卷)
【步履维艰】多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也指创业经营艰辛。
(2011·全国新课标卷) 【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2011·全国卷Ⅱ)
【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2011·北京卷)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疾苦。
(2011·四川卷)
【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
(2012·山东卷)
【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指不能使大家信服。
(2012·全国大纲卷)
【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
(2012·江西卷)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
(2012·江西卷)
【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13·浙江卷) 【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2013·福建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014·北京卷)
【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2014·江苏卷)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2014·江苏卷)
【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2014·山东卷)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2014·浙江卷)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2015·重庆卷)
【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知改进。
(2015·全国卷Ⅱ) 【百废俱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015·湖南卷)
【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
(2015·湖南卷)
【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2016·全国卷Ⅰ)
【博学审问】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
(2017·全国卷Ⅱ)
【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
(2018·全国卷Ⅱ)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
(2018·全国卷Ⅲ)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2019•全国卷III)
C
【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规划。
费尽心思辛苦经营,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2005·北京卷)
【摧枯拉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
(2005·山东卷)
【诚惶诚恐】形容极端小心以至恐惧不安。
(2005·湖北卷)
【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2006·重庆卷)(2007·山东卷)
【蠢蠢欲动】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
(2007·全国卷Ⅰ)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农田,农田变成了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2007·湖南卷) 【出人意表】出乎人们的意料,也作“出人意料”。
(2008·全国卷Ⅰ)
【踌躇满志】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2008·江西卷)(2017·全国卷Ⅰ) 【春秋鼎盛】指人的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
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2009·全国卷Ⅰ)
【崇论宏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也指立意不平常的大道理。
同“崇论闳议”。
(2009·全国卷Ⅰ)
【唇齿相依】像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2009·湖南卷)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
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2009·辽宁卷)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2011·全国新课标卷)
【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2013·全国大纲卷)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013·全国大纲卷)
【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2015·山东卷)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也说积薪厝火。
(2016·全国卷Ⅱ)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017·全国卷Ⅱ)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2017·全国卷Ⅰ)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2017·全国卷Ⅰ)
【出神入化】神】神通。
化】化境。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019•天津卷)
D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005·北京卷)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2005·辽宁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2005·全国卷Ⅲ)
【当仁不让】当,面对。
仁,正义的事。
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让。
(2005·全国卷Ⅲ)(2014·安徽卷)(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2007·全国卷Ⅱ)(2010·安徽卷)
【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2007·山东卷)
【大人不见小人怪】旧指位高或有德者对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
(2007·辽宁卷) 【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2009·浙江卷)
【栋梁之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2009·广东卷)
【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即拨动了心中的琴弦。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2009·山东卷)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2010·安徽卷) 【待价而沽】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
比喻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
(2010·辽宁卷)
【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2010·辽宁卷)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
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含贬义。
(2011·湖北卷)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2011·辽宁卷)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2011·辽宁卷)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显赫的样子。
形容名气很大,极其有名。
(2012·江苏卷)
【短小精悍】悍,勇敢。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2012·辽宁卷)
【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情永久不变。
(2012·天津卷)
【登高自卑】自,从;卑,低处。
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013·辽宁卷)
【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现多比喻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转瞬即逝。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
【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013·山东卷)
【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2014·安徽卷)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2014·湖北卷)
【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2014·浙江卷)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2014·辽宁卷)
【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
(2017·全国卷Ⅲ)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2017·浙江卷)
E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2006·北京卷)
【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
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的神态。
(2008·浙江卷)
【耳提面命】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形容(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
(2009·安徽卷)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2011·湖南卷)(2017·江苏卷)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2018·江苏卷)
F
【凤毛麟角】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2007·全国卷Ⅱ) 【粉墨登场】本来意思是化装上台演戏。
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
(2007·安徽卷)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7·江苏卷)
【富甲一方】拥有的钱财在地方上居第一位。
(2007·北京卷)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2009·宁夏卷)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2010·全国卷Ⅱ)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敌人,贻害无穷。
(2010·全国卷Ⅱ)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的活动。
(2010·全国卷Ⅰ)
【繁文缛节】过分烦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
(2011·全国卷Ⅱ)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2011·重庆卷)(2013·安徽卷)
【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
(2012·辽宁卷)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2·浙江卷)
【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013·辽宁卷)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2013·江西卷)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2017·天津卷)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2014·全国大纲卷)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2010·江苏卷)(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
【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 【反戈一击】指掉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2014·山东卷)
【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2015·重庆卷)
【奋起直追】形容振作起来,紧紧地追赶上去。
(2015·湖南卷)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2015·湖南卷)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015·江苏卷)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2016·全国卷Ⅰ)
【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2017·天津卷)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19•江苏卷)
G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2006·江苏卷)(2017·北京卷) 【功败垂成】垂,将要,接近。
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2006·全国卷Ⅰ) 【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
(2006·山东卷)(2015·安徽卷) 【甘之若饴】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2007·全国卷Ⅰ)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2007·江苏卷)
【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2007·四川卷)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007·辽宁卷)(2016·全国卷Ⅲ)(2017·江苏卷)
【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2008·全国卷Ⅱ)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
(2008·浙江卷)
【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2008·湖北卷)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
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2009·宁夏卷)
【格格不入】格格,阻碍,隔阂。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2009·湖南卷)
【姑妄言之】姑,姑且;妄,随便。
姑且随便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听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2010·全国卷Ⅱ)
【高抬贵手】对方的手抬高一些就可以让人过去。
表示请求宽恕、通融时的客套用语。
(2010·辽宁卷)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2011·全国卷Ⅱ)
【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2012·山东卷)
【高高在上】原指处在很高的位置,后常用来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2013·广东卷)
【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
(2014·全国大纲卷)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2014·山东卷)
【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2014·山东卷)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2015·安徽卷)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2015·全国卷Ⅱ)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016·全国卷Ⅰ)
【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2016·全国卷Ⅰ)
【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雕刻出来的。
形容建筑、雕塑等神奇巧妙,不像人力所能达到的。
注意区别于“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只能够用于形容人工事物,指人工造就的)。
(2019•天津卷)
H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
(2006·湖北卷)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2007·安徽卷)
【含英咀华】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
(2007·北京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2008·安徽卷)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2008·四川卷)(2016·全国卷Ⅲ)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
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2009·浙江卷)
【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2005·江西卷)
【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书堆满了屋子。
形容藏书非常多。
(2010·陕西卷)(2017·全国卷Ⅲ)
【讳莫如深】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2005·江苏卷)(2010·陕西卷)(2016·全国卷Ⅱ)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2011·湖南卷)
【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十分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2012·全国大纲卷)
【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2013·辽宁卷)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016·全国卷Ⅲ)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
形容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2013·安徽卷)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
注意:不能形容商品(2019•天津卷)
J
【艰苦卓绝】(在艰难困苦中)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2005·辽宁卷)
【炯炯有神】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2005·湖南卷)
【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很紧张、急促。
(2005·全国卷Ⅱ)
【噤若寒蝉】形容因为害怕不敢作声。
(2006·湖北卷)
【间不容发】指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危急到极点。
(2007·全国卷Ⅱ)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
(2008·浙江卷)
【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出,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毅然退出官场,也比喻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抽身。
(2009·全国卷Ⅱ)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多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2009·江西卷)
【君子之交淡如水】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2009·重庆卷)(2014·北京卷) 【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2010·江西卷)(2016·全国卷Ⅰ)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2010·湖南卷)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2011·北京卷)
【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2012·山东卷)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
(2012·全国大纲卷)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2012·四川卷)
【惊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2012·浙江卷)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2013·四川卷)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
(2013·天津卷)
【坚贞不屈】坚定而有节操,决不屈服。
(2015·湖南卷)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2015·湖南卷)
【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015·山东卷)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2017·江苏卷)
【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也说兼收并蓄。
(2018·全国卷Ⅱ)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2018·北京卷)
K
【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2006·辽宁卷)
【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2007·山东卷)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2007·北京卷)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2008·广东卷)(2016·山东卷) 【刻骨铭心】形容感受极深,牢记于心,不能忘怀。
(2008·山东卷)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2014·辽宁卷)(2016·全国卷Ⅰ)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2016·全国卷Ⅱ)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2016·山东卷)
L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005·江苏卷)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很多。
(2005·全国卷Ⅱ)(2005·湖北卷)
【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2006·安徽卷)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2006·全国卷Ⅰ)(2009·宁夏卷)
【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的限度。
(2008·全国卷Ⅰ)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008·全国卷Ⅱ)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2008·江苏卷) 【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也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
(2008·四川卷)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2009·浙江卷)
【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
(2009·浙江卷)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品种繁多。
(2009·湖南卷)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011·山东卷)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013·广西卷)
【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2015·四川卷)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2015·全国卷Ⅰ)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2016·北京卷)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
(2017·天津卷)
【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2017·全国卷Ⅲ)
【乐不思蜀】指乐而忘返。
(2017·全国卷Ⅲ)
【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2017·江苏卷)
M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人们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005·湖南卷)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006·北京卷)
【毛遂自荐】比喻自己举荐自己去做某项工作或担任某种职务。
(2006·重庆卷)
【马尾巴串豆腐】指“别提了”或“串不起来”。
(2007·浙江卷)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2007·四川卷)
【耄耋之年】耄,八九十岁;耋,七八十岁;形容年寿很高。
(2009·北京卷)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009·全国卷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2009·北京卷)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2010·江苏卷)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010·湖南卷)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011·全国新课标卷)
【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
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2011·山东卷)
【忙里偷闲】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
(2012·辽宁卷)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2012·辽宁卷)
【弥足珍贵】指更加值得珍爱、重视。
(2014·安徽卷)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2015·全国卷Ⅱ)
【名不见经传】经传上没有记载。
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2015·广东卷)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2016·全国卷Ⅱ)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2017·江苏卷)
【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册永远流传。
(2018·全国卷Ⅱ)
【名噪一时】指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
(2018·全国卷Ⅱ)(2019•江苏卷)
【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2019•江苏卷)
N
【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2008·广东卷)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2008·浙江卷)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
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
(2009·全国卷Ⅱ)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2009·四川卷)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2011·山东卷)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2012·江苏卷)
【南辕北辙】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013·江苏卷)(2015·山东卷)(2017·天津卷)
P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第三方。
(2005·广东卷)
【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2005·全国卷Ⅰ)
【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贬义词。
(2006·江苏卷)
【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2006·全国卷Ⅰ)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2006·四川卷)
【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
(2006·浙江卷)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2009·全国卷Ⅱ)
【拍案叫绝】形容特别赞赏。
(2009·江西卷)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017·天津卷)
Q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2005·江苏卷)(2012·山东卷)
【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
(2005·湖南卷)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代替其位置。
(2005·全国卷Ⅱ)
【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2006·安徽卷)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只用于人,不用于物。
(2006·山东卷)
【情不自禁】禁,抑制;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007·江西卷)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2008·四川卷)
【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2008·浙江卷)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
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009·山东卷)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011·四川卷)(2016·山东卷)(2017·全国卷Ⅱ)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2011·全国卷Ⅱ)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2011·浙江卷)(2013·全国大纲卷)
【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2011·湖南卷)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2013·江西卷)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2013·福建卷)
【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2015·安徽卷)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2018·全国卷Ⅰ)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
(2018·全国卷Ⅲ)
R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005·江西卷)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指出类拔萃的人才或英雄人物。
(2006·浙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