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05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周年时事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
周年时事热点
一、选择题
1.2022年是罗马共和国成立2 530周年。
公元前447年,罗马共和国公民卢基乌斯因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被处死刑,做出这一刑罚的法律依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 B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法律依据。
其他三项都不是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法律,排除。
故选B。
2.2022年是罗马共和国成立2 530周年。
如图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行政机构示意图,其运作方式体现出该国政治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轮番执政
C.分权制衡
D.君主专制
答案 C 仔细观察示意图可知,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而且三个机构之间相互制衡。
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政治的特点是分权制衡。
故选C。
3.2022年是亚历山大开始东征2 355周年。
亚历山大帝国以征服者的姿态,统一了
“希腊世界”,又灭掉了雄峙亚非的波斯帝国,打破了“两个世界”隔离的政治壁垒,
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因而出现了一个文化大交融的“希腊化时代”。
这一材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亚历山大帝国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答案 C 材料中“打破了‘两个世界’隔离的政治壁垒,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广
泛的文化交流,因而出现了一个文化大交融的‘希腊化时代’”,说明亚历山大帝国促
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故选C。
4.202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30周年。
哥伦布航行到今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
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
”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他又
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
之初衷和目的。
”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或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的出现
C.掠夺财富和宗教传播
D.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答案 C “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掠夺财富;“发
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故选C。
5.202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30周年。
航海前,哥伦布就远洋航海事宜与西班牙
王室签订了“圣塔菲协定”,其中规定,任命他为发现和取得一切岛屿和大陆的海洋元帅,可拥有领地内获得财富的十分之一,且一概免税。
此协议条款能够说明( )
A.哥伦布航海的真实动机
B.西班牙王室的强大国力
C.协议双方平分航海收益
D.哥伦布的航海收益颇丰
答案 A 题干材料说明哥伦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
故选A。
6.2022年是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235周年。
在美国1787年制定的宪法中,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交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这体现了怎样的政权组织原则( )
A.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B.中央集权、王权专制
C.地方分权、层层分割
D.犬牙交错、互不统领
答案 A 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故选A。
7.2022年是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235周年。
一位美国学者曾说:“美国1787年宪法
是一种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材运作的体系。
”1787年美国宪法是“天才设计”,主要体现在( )
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②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③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④每个公民具有相等的政治权利
⑤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C 1787年美国宪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故每个公民具有相等的政治权利说法错误。
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8.(2022独家原创)202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3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
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航海日记》(1)材料一中所说的“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应当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依据材料一,
指出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的主要目的。
(2)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的是、、。
(填写字
母)
A.《航海日记》,作者哥伦布,记录首次航行的日记
B.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共和国(现为热那亚市)的档案文件
C.《哥伦布发现美洲》,美国人编写,介绍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
D.1493年,哥伦布返航后给其航海资助者讲述经历的亲笔信
材料二观点1:哥伦布是个恶魔,他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破坏了美洲文化,掠夺了美洲财富。
观点2:哥伦布是个功臣,他“发现”了美洲,把欧洲先进文明带到美洲,促进了美洲的进步。
(3)你对上述两个观点有何看法?请你说出理由。
答案(1)美洲。
在新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掠夺殖民地财富。
(2)A、B、D。
(3)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它们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评价哥伦布的,但都有片面性。
评
价历史事件或人物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哥伦布“发现”美洲确实给美洲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那里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
密切了全球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意思对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1492年哥伦布到达了美洲,误认为到达了亚洲的印度。
第二小问,材料一中“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
(2)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据此可知,A、B、D都是原始史料。
(3)从两个观点的立场切入,分析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