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
1. (2分)下列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A . Ne
B . Al3+
C . Fe
D . Fe2+
2. (2分) (2017高一下·南充期末)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 . NH4Cl NH3↑+ HCl
B . NH3+CO2+H2O=NH4HCO3
C . 2NaBr+Cl2=2NaCl+Br2
D . CuSO4+Fe=Cu+FeSO4
3. (2分) (2017高二下·高青期中) 原子间以共价单键相连的非金属单质中,一个原子与相邻原子的成键数为8﹣N,N为该非金属元素的族序数,化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8﹣N规则.某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如图所示,则构成该单质的元素位于()
A . ⅢA
B . ⅣA
C . ⅤA
D . ⅥA
4. (2分) (2016高二下·宁夏月考) 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都满足8e﹣稳定结构的是
()
A . CO2
B . PCl3
C . CCl4
D . BF3
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 . 2s的电子云半径比1s电子云半径大,说明2s能级的电子比1s的多
C . 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
D . nf能级中最多可容纳14个电子
6. (2分) (2017高二上·小金期末)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A . HBr
B . H2S
C . NH3
D . PH3
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R溶液导电性较弱,HR属于弱酸
B . 某化合物溶解于水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C . 根据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D . 食盐是电解质,食盐的水溶液也是电解质
8. (2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 ,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 ,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 . 等于P%
B . 大于P%
C . 小于P%
D . 无法判断
9. (2分)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显碱性的是()
A . NH4Cl
B . NaOH
C . CH3COONa
D . Na2SO4
10. (2分) (2017高二上·和平期末) 常温下,0.1mol•L﹣1CH3COONa溶液pH=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c(Na+)=c(CH3COO﹣)
B . c(CH3COO﹣)+c(CH3COOH)=0.1 mol•L﹣1
C . 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1 mol•L﹣1
D . 往该溶液中加入0.05 mol•L﹣1的CH3COONa,pH值变大
11.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已知H+(aq)+OH-(aq) ═ H2O(l)ΔH=-57.3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用稀CH3COOH(aq)和稀NaOH(aq)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ΔH1 ,ΔH1>ΔH
B . 用含1 mol HCl的稀HCl(aq)和40 g NaOH固体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ΔH1 ,ΔH1>ΔH
C . 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和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57.3 kJ的热量
D .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2.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反应4A(g )+3B(g)═2C(g)+D(g),经2min B的浓度减少0.6mol•L ﹣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②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③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
④在这2min内B的瞬时速率始终相等.
A . ①②
B . ③
C . ①
D . ②④
13. (2分) (2016高二上·延安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通常放出大量热
C . 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 .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14. (2分)(2015·河北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Na、C,P,S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Na2O2、CO2、P2O5、SO3
B . 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浓硝酸、浓疏酸都能使铁、铝钝化
C . 欲鉴别NO2、Br2(g)两种红棕色气体,将两种待测气体分別通入AgNO3溶液中
D . 将久置于空气中的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Fe(NO3)2样品在空气中已变质
15. (2分) (2020高一下·合肥期末) 锂海水电池的反应原理为:2Li+2H2O=2LiOH+H2↑,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电池工作时说法错误的是()
A . 金属锂作正极
B . 镍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D . 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6. (2分) (2015高二下·射阳期中) 有下列两组命题
A组B组
Ⅰ.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则无①H2O比H2S稳定Ⅱ.晶格能NaI比NaCl小②NaCl比NaI熔点低
Ⅲ.晶体类型不同③N2分子比磷的单质稳定
Ⅳ.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与原子外围电子排布有关,不一定像电负性随原
子序数递增而增大④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大的,电负性
不一定大
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A . Ⅰ①
B . Ⅱ②
C . Ⅲ③
D . Ⅳ④
17. (2分)(2017·成都模拟) 设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A
B . 常温下,Na2O2与H2O反应生成1mol 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
C . 标准状况下,2.24 L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
D . 1L 1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铜离子数为NA
18. (2分) (2018高二上·伊宁期中)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A . ①
B . 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9. (2分)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A . 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 . 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 .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 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20. (2分)(2020·宝鸡模拟) 常温下,向10mL0.1mol·L-1KCl溶液和10mL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

滴加过程中pM[表示-lgc(Cl-)或-lgc(CrO42-)]与所加AgNO3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 bc所在曲线对应K2CrO4溶液
B . 常温下,Ksp(Ag2CrO4)<Ksp(AgCl)
C . 溶液中c(Ag+)的大小:a点>b点
D . 用0.1mol·L-1AgNO3标准液滴定上述KCl、K2CrO4溶液时,Cl-先沉淀
21. (2分)在常温下,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25mL 0.1000mol/L 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滴定过程中溶液相关微粒浓度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a点:c( HCO3﹣)>c(Cl﹣)>c(CO32﹣)
B . b点:c(Na+)+c(H+)=c(Cl﹣)+c(HCO3﹣)+c(CO32﹣)+c(OH ﹣)
C . c点:c(OH ﹣)+c(CO32﹣)=c(H+)+c(H2CO3)
D . d点:c(Cl﹣)=c(Na+)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0分)
22. (10分) (2018高三上·吉林月考) A,B,C,D,E,F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
A 原子的电子分布在 3 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 C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 6 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D 是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E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基态 F 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

G 元素与 D 元素同主族,且相差 3 个周期。

(1)元素 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 E的最高价含氧酸中 E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基态 E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形状为________。

(3) 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F 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写“甲”、“乙”或“丙”),该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已知元素 A、B形成的(AB)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 D 单质的熔沸点比 G 单质高,原因是________。

(6)已知 DE 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若将 DE 晶胞中的所有 E 离子去掉,并将 D 离子全部换为 A 原子,再在其中的 4 个“小立方体”中心各放置一个A 原子,且这 4 个“小立方体”不相邻。

位于“小立方体”中的 A 原子与最近的 4 个 A 原子以单键相连,由此表示 A的一种晶体的晶胞(已知 A—A 键的键长为a cm,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 A 原子,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式表示)。

23. (4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末) 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的A、B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求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_ v(逆)(填“>”、“<”或“=”,下同).
(4)第8min时,v(正)________ v(逆).
24. (7分) (2016高二下·包头期中)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直至盐酸过量.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①所发生的反应;②溶液的成分;③溶液的pH的变化,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溶液的pH变化情况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选填“大”“小”)(2)在实验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变化趋势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3)在实验过程中,当溶液的pH恰好等于7时,溶液中对应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
25. (9分) (2017高一上·远安期中)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试剂a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30分)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
答案:22-5、
答案:22-6、考点:
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答案:23-3、答案:23-4、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答案:24-3、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