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评估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语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评估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fū qī bài fǎng qīn xí qín láo
()()()()
zī wèi shù zhuāng yǎn ěr dào líng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快乐( ) 周到( ) 悲痛( ) 美满( )
反义词:高大( ) 英俊( ) 悲伤( ) 严厉( )
3.来自寓言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自神话传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然”字组词填到相应的括号里。
1.有一年,汝河里(______)出了一个瘟魔。
2.(______)我的心是铅做的,可还是忍不住泪落如雨。
3.没想到这次考试,李明(______)考了第一名。
4.织女一直担心王母娘娘来找她,三年后的一天,王母娘娘(______)带着天兵天将来抓她了。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
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夕”是指________________。
诗中主要描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________
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_ 擀面杖吹火——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内容综合理解。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重阳节名称的________,在这一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说明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的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从《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中,我们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信息匹配
7.选择正确的字,打“√”。
1.得知织女下(嫁稼)人间,王母娘娘气得(暴爆)跳如雷。
2.我给你一把茱萸叶、一(瓶凭)菊花(洒酒)。
三、语言表达
8.照样子,写词语。
乐滋滋(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和睦睦(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丁零丁零(形容声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心急如焚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并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
1.织女美丽贤惠织女心灵手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织女并不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0.下列词儿化后意思改变的是( )和( )。
A.鱼刺——鱼刺儿
B.头——头儿
C.歌曲——小曲儿
D.胆——胆儿
E. 辫子——小辫儿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
”他交给桓景一把降(jiàng xiáng)妖宝剑,又
教他降魔的武艺。
桓景每天勤学苦练,②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11.在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12.桓景为什么要进山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哪些语句是描写桓景进山学艺的?请用“横线①”画出来。
14.画“横线②”的句子写出了什么?其中“终于”一词能够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桓景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课外阅读。
“紫斑牡丹”的传说
明末,有位清贫之士,学识渊博,且擅长琴棋书画,只因看破“红尘”,拒官避世,削发为僧,隐居于太白山白云寺,法号“易寿”。
此寺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院内广植牡丹花草。
易寿在寺院中除了每天勤于佛事外,闲暇之时,几乎都用来研墨作画。
他尤其喜欢画牡丹,所作之画,细腻逼真,宛若天成。
凡是看到的人,都拍手叫绝。
易寿作画的名声很快传遍方圆百里,求画的人络绎不绝。
一年春天,谷雨前后,牡丹争相竞开,引得八方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拜佛观花,以图富贵,吉祥安康。
这天午后,易寿正在院子里对着牡丹作画,忽然听到院前人声嘈杂,抬头望去,远处有几个庄丁打扮的人,簇拥着一位富贵之相的“胖子”,大摇大摆向这边走来。
走近了,才看清是当地有名的恶霸“王大癞”,这个人一向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王大癞”走到易寿跟前,看见这幅好画,垂涎三尺,急切地想要得到,便唆使庄丁上前索要。
易寿看了他们一眼,当下就拒绝了。
“王大癞”恼羞成怒,硬逼易寿交出这幅画,易寿毫不示弱,将画撕烂,将毛笔投入砚台中,愤然而去。
“王大癞”见围观的人们群情激愤,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
谁知,从那砚台内溅出的笔墨,正好落在附近几棵牡丹的花瓣上,又顺着花瓣流至花瓣基部,凝结成块块紫斑。
以后,每年花开时节,人们到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花上的紫斑,由是称其为“紫斑牡丹”。
16.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 毫不示弱: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表现了易寿僧人值得夸赞的两个方面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技艺方面)。
②________________(品德方面)。
18.易寿善画牡丹,“凡是看到的人,都拍手叫绝”,试着写下八方善男信女观赏易寿画牡丹时所说的话。
一位老者捋着胡子,眯着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年妇女睁大了眼睛,啧啧称赞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夫妻拜访侵袭勤劳
滋味树桩掩耳盗铃
【解析】
【详解】
略
2.高兴周全悲伤幸福
矮小丑陋高兴和蔼
【解析】
【详解】
略
3.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解析】
【详解】
略
4.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解析】
【详解】
略
5.(1)突然(2)虽然(3)居然(4)果然
【解析】
【详解】
略
6.1.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向织女乞求缝纫技巧
2.竹篮打水七上八下一清二白一窍不通
3.由来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掩耳盗铃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渴望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解析】
【详解】
略
7.1.嫁暴
2.瓶酒
【解析】
【详解】
略
8.乐呵呵恶狠狠笑眯眯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高高兴兴
哗啦哗啦噼啪噼啪叮咚叮咚
暴跳如雷恩重如山胆小如鼠
【解析】
【详解】
略
9.1. 织女不但美丽贤惠,而且心灵手巧。
今天不但没有下雨,而且阳光明媚。
2. 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织女并不喜欢。
虽然你不是故意把小明的笔弄坏的.可是也要说声“对不起”呀!
【解析】
【详解】
略
10.BD
【解析】
【详解】
略
11.xiáng
12.他进山学艺是要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13.①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14.写出了桓景进山学艺、勤学苦练的结果。
“终于”一词说明桓景学艺的艰辛。
15.敢于吃苦
【解析】
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连续不断。
不向别人低头。
17.技艺高超不畏权贵
18.“这牡丹画的真好,就像真的一样。
” “太逼真了,真像一朵朵牡丹开到了纸上。
”【解析】
16.略
17.略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