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护理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范文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虽然,现在多数家里装了地暖,燃气也换成了天然气。

但是,仍有一些老人钟爱煤气。

可是,煤气的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一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吸入人体会导致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引发的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分为三种类型
1、轻型
轻微的一氧化碳中毒时间较短,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浑身无力、甚至是昏厥。

一般轻型的中毒,如果神智清醒,在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就会消失,并且没有后遗症。

2、中型
中型的一氧化碳中毒时间稍长,除了会出现轻型中毒的症状外,还会出现虚脱,或者是昏迷。

这时皮肤和黏膜会出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

这种情况,若是及时抢救,可迅速清醒,无后遗症。

3、重型
重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现的时间较晚,吸入过多的煤气,或者是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患者会出现深度昏迷、没有生理反射、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很快就会死亡。

这种情况下,昏迷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一般还伴随有痴呆、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在病程中还会出现肺热病、肺水肿、心脏病变等并发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1、家里设置安全装置,比如气窗、风斗等;
2、普及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以及基本救治;
3、不要使用过时热水器,比如直排式的热水器,和烟道式的热水器;
4、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如果不小心一氧化碳中毒,我们应该如何救治呢?
1、先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保持患者呼吸顺畅。

必要时,应给患者做人工呼吸;
2、严重中毒后,应及时防治脑水肿。

可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也可注射三磷酸腺苷等药物;
3、要控制高热症状;
4、要促进脑细胞代谢;
5、防治并发症和后发证。

如果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帮妈还是建议送到医院救治,但是也应该掌握基本的几项救治措施,防止出现救助不及时,而导致死亡的情况出现。

虽然现在很少有使用煤气的家庭,但是不排除一些人家里还是在用,尤其是老人的家里,所以还是要有基本的常识才好。

我是帮妈,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名高级育婴师兼具插画师,有关孩子教育、生理、心理、营养、日常保健与护理等方面问题,问我吧。

简单来说:
举个形象的栗子(例子):
假如说我们的血液是条河,红细胞是河里面的运输船,每天向城市里的居民(细胞)运输物资。

红细胞运来物资(氧气),拉走废料(二氧化碳)。

有一天突然装氧气的仓库里堆满了垃圾(一氧化碳),不明真相的红细胞依然把垃圾(一氧化碳)当作物资(氧气)送上了船,正确的物资(氧气)进不去,废料(二氧化碳)运不出。

时间久了,城市居民就要饿死了,整个城市就会瘫痪(人出现了问题)。

比如,把人送到空旷的地方,非专业人员做到这一步,同时打120就很厉害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氧化碳中毒嘴唇是樱桃红。

预防的话,现在也已经到冬天了,一定要做好碳火和煤火的管理,及时把它们排放到室外。

不过现在很少人烧煤或烧柴了,一氧化碳中毒比以前少了很多。

很多农村老式房屋在冬天的时候,经常会拿一个大锅子然后放上灰渣和煤炭点燃,放置在地上几个人围在一起取暖用,如果室内空间比较小,尤其是在冬天天冷不愿意通风的情况下,氧气不足会引起煤炭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释放一氧化碳气体使人中毒,当你有胸闷恶心的感觉时,一氧化碳已经开始逐渐起作用了,要赶紧通风。

那么中毒的机理是什么呢?
一氧化碳会通过呼吸道渗透进你的血液中,然后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并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远远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强,这个倍数至少是两百倍,在这种情况下一氧化碳相当于替代了氧气的位置,优先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红蛋白失去了装载氧气的功能,•并且不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料,人体细胞许多的生理功能都需要依靠氧气提供能量才能完成,这种情况下相当于人体不能呼吸了,对细胞和脑部表层的伤害最大。

或许有人有疑问,一氧化碳使人无法呼吸和缺氧窒息有什么区别吗?从本质上来说,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是一样的,一氧化碳中毒并不是说一氧化碳本身有毒,而是一氧化碳能优先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致人窒息。

一氧化碳中毒分为几个阶段,轻者体现为胸闷恶心,这种情况是吸入了少量一氧化碳,只需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可以了,不会留下后遗症;稍微严重点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昏迷,如果迅速将患者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并送往医院,2-3天就可以恢复,并且不会有后遗症;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致人 ___,昏迷后四肢冰冷,血压大幅度降低,组织器官功能丧失,最后安详死去。

冬季农村取暖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据齐鲁网1月3日讯 XX年1月2日,菏泽市牡丹区何楼办事处后尚庄村一村民室内使用火盆燃烧木炭取暖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造成3人死亡。

虽然这两年国家要求煤改电,还要求降低电价,不能要求群众一刀切,做啥事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必须一个过程,偏远的地区那更困难了。

近日,随着新一轮冷空气的到来,全国除了广东,大部分省市的温度也降至0℃以下。

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地区大多没有统一供暖,群众往往采用煤炉、土暖气等方式取暖。

农村地区使用煤炉、土暖气取暖时往往门窗紧闭加之冬季低气压、低风速、湿度大不利于烟道排烟的高危气象要素,造成的农村地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

入冬以来,笔者接到好多网友的爆料,都是冬季农村取暖煤气中毒的事!笔者了解到,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和作用,造成人体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为广大网友的要求,我打电话采访了北京人民医院的陈大夫。

陈大夫告诉笔者,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通过高压氧舱的治疗排出残留在人体内的一氧化碳,由于周围一些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的医院没有高压氧舱设备,所以很多周边地区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在当地进行紧急抢救之后,都要转院到这里进行继续治疗。

笔者了解到,
中毒群体中留守老人最多,除了其自身身体机能差、抵抗力弱之外,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安全意识相对较低、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认识不强也是主要原因。

而留守老人常常独自在家,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很难自救或者向外求助。

陈大夫说:“如果说出现迟发性脑病之后,对神经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般情况,都会遗留神经后遗症的表现,有些情况比如说记忆力减退,或者老感觉头晕头痛症状得不到缓解。

再一个就是大小便失禁多年,有些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不起。


陈大夫说,按照往年经验,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中,各大幼儿园、中小学陆续放寒假之后,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将会明显上升。

而一氧化碳中毒,完全是一个可以防范的疾病,为此他呼吁全社会都要加大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大家的自我范防意识。

农村取暖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

2、取暖时要注意通风:室内生火炉、烧炕取暖时,不要把门窗糊得太严,要注意通风换气,可以在窗户上糊个“风斗”或留个通风孔。

3.使用煤炉取暖一定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需要注意的是,烟筒口最好开在下风向,这样就会避免煤气被风吹回室内。

4.在生煤火时,最好在屋外点好,等火着旺后再搬到屋里,如果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煤炉搬到屋外,或者将炉火熄灭后方可入睡。

有人认为在炉边放盆冷水就可以防止煤气中毒,实际是完全无效的。

发现身边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1、进入毒发现场要做好自我防护。

由于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会浮在空气的上层。

进入现场最好弯腰低身走路或匍匐爬行。

并注意千万不要开灯、用打火机、火柴等,防止引起爆炸。

2、立即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移至新鲜空气流通处并注意保暖,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3、解开衣扣,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对神志不清者应立即拨打“120”,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前,先清除患者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

如有呼吸骤停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

一氧化碳中毒,防大于治,而预防中最大的薄弱环节在于一些村民相关知识缺乏和防患意识薄弱,也没有对一氧化碳中毒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村民甚至存在侥幸心理,由此导致悲剧年年发生。

现在,天越来越冷了,在此,我们也呼吁大家,在安全过冬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命筑起安全的屏障。

笔者呼吁:全国各地宣传部门以及党委政府要大力宣讲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方面的安全知识。

煤气是煤或其它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全时产生的一种混合性气体,其中以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毒性最大,当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且不易解离,导致人体缺氧而发生中毒。

轻度中毒病人意识尚清楚,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中度中毒者并发有神志不清、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改变;重者出现昏迷、休克和危及生命。

当发现家庭发生煤气中毒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
1.首先要打开门窗将病人从房中搬出,搬到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同时关闭煤气灶开关,将煤炉抬到室外。

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自主呼吸。

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 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术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术者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

如此反复进行。

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

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或明显的死亡征象为止。

3.给病人盖上大衣或毛毯、棉被,防止受寒发生感冒、肺炎。

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吸入毒物的消除。

4.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鼻唇沟上1/3与下
2/3交界处)、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等穴位;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一般轻症中毒病人,经过上述处理,都能逐渐使症状消失。

对于中毒程度重的病人,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并应注意在运送病人途中不可中断抢救措施。

主要是因为你没见过。

秦观就曾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在古代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炭毒”或“煤毒”。

秦观中了炭毒,差点死掉。

炭毒刚刚好一些,又中了疟疾,疟疾刚刚养好,就接连噩梦,梦见许多小鬼。

秦观当时没直接被毒死,主要是因为他当时呆的那个屋子是透气的,算是侥幸逃脱。

若是密闭的,秦观必然得个英年早逝的称号,正应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了。

好吧,你也许会说这是特例,而且还没被毒死。

那么再说另外一位仁兄,顺治六年(1649年)生人的冯廷樾,进士,山东德州人,为官正直,刚正不阿。

他从朝廷当值下班以后,也没什么夜生活,直接就是回家吃饭、看书、睡觉。

于康熙庚辰年(1700年)九月十六日凌晨,中煤炭毒死亡。

冯廷樾是朝廷的中书省中书舍人,不是
什么小人物,你要说当官的家里密闭得好,普通人家里透风,所以普通人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那就是抬杠。

史料不会记载一个普通人中炭毒死亡,但你可以四处打听一下老一辈,原先用炭火和煤球取暖的时候,每年都会毒死一两个。

古人认知一氧化碳中毒:“此证因卧火炕或炉火太旺,不通空气,致一时闷倒而死,尸体极软”,而“预防之法,室中宜贮清水一盆,并使窗户透空气,则煤毒可解”。

民国出版家李孤帆,在《西行杂记》中记录,他住宿某招待所,招待所为他生了央盆(炭盆),于是房中温暖如春。

到第二天,头痛欲裂,中了炭毒,跑到外面吹风,才渐渐好起来。

所以说,古人用炭火取暖,不注意通风,一氧化碳中毒是很常见的。

现代人用炭火取暖,停车开暖,不注意通风,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很常见的,哪有什么例外?
所以,针对问题“为何古人用炭火盆取暖,却不会一氧化碳中毒?”,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感觉天气越来越冷,冬季取暖,室内吃火锅的等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越来越多呀,这个应该要推广一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