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部审计报告管理规章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部审计报告管理规章制度
一、审计报告的定义和作用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部对某个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后,向相关部门和
领导层汇报审计结果的一种书面形式。

审计报告起到了总结、客观评
价和提出建议的作用,是内部审计部的重要输出成果之一。

二、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1. 内容完整性:审计报告应全面、客观地反映内部审计部对审计对
象的审计结果,包括审计目的、范围和方法,以及发现的问题、建议
和意见等。

2. 数据准确性:审计报告中的数据应准确无误,所有资料和信息的
来源应明确,并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和真实性。

3. 表达清晰度:审计报告应表达清晰、简明扼要,语言通顺易理解,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审计结果和建议。

4. 结构合理性:审计报告的结构应合理有序,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等部分,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5. 格式规范性:审计报告的格式应符合公司的规定,包括字体、字号、页眉页脚等格式要求,以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一致性。

三、审计报告的保密性要求
1. 保密责任:内部审计部对审计报告的保密性负有高度责任,不得
将报告内容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2. 报告传递:审计报告应通过安全的渠道传递给授权人员,且应注意保证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3. 报告存储:审计报告应妥善保存,采取适当的保管措施,确保报告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丢失或被非授权人员获取。

四、审计报告的审批流程
1. 由主审计师起草初稿:主审计师根据实际审计情况起草审计报告的初稿,并进行初步审核。

2. 内部审计部负责人审批:内部审计部负责人对初稿进行审批,确认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相关部门审核:内部审计部将审计报告送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保审计发现和建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领导层审批: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的审计报告,由领导层进行最后的审批,并根据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审计报告的存档和管理
1. 存档要求:内部审计部应建立完善的审计报告存档管理制度,对每份审计报告进行归档并进行编号,以便查阅和跟踪。

2. 存档时限:审计报告的存档时限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通常为一定时期内,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业务管理的需要。

3. 存档管理:存档的审计报告应进行备份,并采取技术措施和物理保护措施,防止文件的修改、丢失或被不当使用。

六、审计报告的定期评估和改进
1. 定期评估:内部审计部应定期对审计报告的编制和管理进行评估,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2. 反馈和改进:内部审计部应及时收集和汇总各方对审计报告的反
馈意见,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修订,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

3. 培训和学习:内部审计部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培训与学习,提高
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审计报告的编制能力,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
长远发展。

总结:
内部审计部审计报告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审计报
告的质量、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机密信息的泄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完善的编制要求、保密性要求、审批流程、存档和管理以及定期
评估和改进等措施,能够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