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
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菌落的形状一般为______;边缘______;大小______;表面______;颜色______,常见的颜色为______;质地常为______。
2、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
前者为
______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______的平均数目。
3、发酵工业的生产菌种主要来源:______、______和______。
4、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_____,氢供体是______,基本碳源是______,其代表性微生物是______和______等。
5、真菌菌丝具有的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6、在微生物学历史上,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人是______,用于固体培养基的优良凝固剂琼脂的发明人是______。
7、现代发酵罐除罐体外,还要有一系列必要的附属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______与其周围的______和______环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9、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______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______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10、补体的本质是一类______,它能被任何一种______所激活,然后发挥其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作用。
二、判断题
11、在生物界中,N-乙酰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和m-二氨基庚二酸几种成分是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
()
12、在分离化能无机自养细菌时,必须使用以硅胶作凝固剂的无机培养基平板。
()
13、与乳酸发酵分成同型、异型相似,微生物的酒精发酵也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
14、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进入宿主细胞。
()
15、真菌的繁殖器官多是由营养器官转变而成的。
()
16、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
17、大多数原生动物一般都可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
18、凡属嗜酸微生物,其细胞内环境的pH和各种酶的最适pH却都在中性pH附近。
()
19、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
20、必须用纯化抗原免疫才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
三、选择题
21、在部分G-致病菌,例如淋病奈氏球菌中,()是其致病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A.鞭毛
B.性毛
C.纤毛
D.菌毛
22、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
A.还原型无机化合物
B.氧化型无机化合物
C.某些有机化合物
D.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
23、指出正确的回答,鞭毛菌亚门的真菌()。
A.是由有隔菌丝组成
B.主要是陆生真菌
C.可以产生游动孢子
D.可产生分生孢子
24、从本质上看,病毒应是一种既可以感染态存在,也可以非感染态方式存在的()。
A.非细胞生物
B.分子生物
C.遗传因子
D.分子病原体
25、从蜜饯中分到一株高渗酵母菌,其水活度aw值约为()。
A.0.95
B.0.85
C.0.75
D.0.65
26、某些质粒具有附加体的功能,例如()。
A.Ti质粒
B.Col质粒
C.Ri质粒
D.F质粒
27、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A.1,4
B.2,3
C.2,4
D.1,5
28、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寻找重要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其原因主要是()。
A.显微镜的应用
B.消毒灭菌术的建立
C.微生物纯种分离技术的成功
D.纯种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创立
29、一个较为科学的免疫概念是()。
A.机体对传染病的防御能力
B.由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屏障抵御病原体侵入
C.杀死并清除自身损伤、衰老和突变的细胞
D.机体用以识别和排除一切内外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30、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指()。
A.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动态平衡
B.人与环境间物质转换的平衡
C.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类之间的动态平衡
四、名词解释
31、磁小体
32、类病毒(viroid)
33、EMP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
34、准性生殖
35、免疫活性细胞
五、简答题
36、请描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溶酶体,并说明它的功能。
37、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改变环境pH,试述其原因、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
38、试列表比较由EMP途径中的丙酮酸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产物和代表菌。
39、为什么说在污水治理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是借助于微生物的处理法?
40、为什么说微生物对人类非常重要?(从正反两个方面)
六、论述题
41、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哪几种关系?各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圆形或不规则形;光滑或不整齐;不一;光滑或折皱;不一;灰白色或乳白色;湿润黏稠
2、【答案】病毒吸附于细胞到子代病毒释放;每个受染细胞释放的子代病毒
3、【答案】自然环境;收集菌株筛选;购置生产菌种
4、【答案】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多数细菌;全部真菌
5、【答案】吸收营养物质;进行增殖
6、【答案】科赫;Hesse夫人
7、【答案】培养基配制系统;蒸气灭菌系统;空气压缩和过滤系统;营养物流加系统;记录、调控系统;发酵产物的后处理系统
8、【答案】微生物群体;生物;非生物
9、【答案】准性生殖;准性生殖
10、【答案】酶原;抗原-抗体复合物;溶胞作用;病毒灭活作用;促进吞噬细胞活动
二、判断题
11、【答案】对
12、【答案】对
13、【答案】对
14、【答案】错
15、【答案】对
16、【答案】对
17、【答案】错
18、【答案】对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D
22、【答案】D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B
28、【答案】C
29、【答案】D
30、【答案】C
四、名词解释
31、答:磁小体是指存在于少数水生螺菌属和嗜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的颗粒物质,其大小均匀,数目不等,形状为平截八面体、平行六面体或六棱柱等,成分为Fe3O4,外有
一层磷脂、蛋白或糖蛋白膜包裹,无毒,具有导向功能。
32、答:类病毒,又称感染性RNA、病原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相似的感染性颗粒。
类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可传染致病因子,只在植物体中发现,其所含核酸为裸露的
环状ssDNA,相对分子质量很小。
类病毒能耐受紫外线和作用于蛋白质的各种理化因素,
如蛋白酶,胰蛋白酶,尿素等都不敏感,不被蛋白酶或脱氧核糖核酸酶破坏,但对RNA 酶极为敏感。
33、答: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该途径以一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约经10步反应而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H+和2分子ATP的过程。
糖酵解途径是厌氧微生物的主要产能途径。
34、答:准性生殖是指同一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导
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的现象,这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其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常见于半知菌中。
35、答:免疫活性细胞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即接受抗原的刺激,并随后进行分化、增殖
和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以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主要指T细胞和B细胞。
五、简答题
36、答:(1)溶酶体的描述
溶酶体是由单层细胞膜包裹、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小球形、囊泡状细胞器。
(2)溶酶体的功能
①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内起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②具有自体吞噬作用,清除细胞中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等;
③防御功能,如巨噬细胞可吞入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并降解;
④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⑤参与精子的顶体反应。
37、答:(1)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引起环境pH改变,原因及规律如下:
①微生物可以将糖类发酵形成有机酸,将脂肪水解成有机酸,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正电部分,引起培养基pH下降;
②而蛋白质的脱羧反应形成胺类,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酸根,都会引起 pH上升;
③培养过程变酸变碱与培养基的碳氮比也有极大的关系,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例如培养各
种真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值常会明显下降,相反,碳氮比低的培养基,例如培
养一般细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值则常会明显上升。
(2)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微生物处于较稳定和合适的pH环境:
①在培养基成分中加入缓冲性物质如磷酸盐、碱如CaCO3等以保证微生物处于较稳定和
合适的pH环境。
②培养过程中,如发现培养基过酸时,加适量的氮源,提高发酵的通气量;培养基过碱时,适当增加碳源,降低通气量。
38、答:由EMP途径中的丙酮酸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产物和代表菌比较如表2-5-1
所示。
EMP途径中的丙酮酸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产物和代表菌比较
39、答:用微生物处理、净化污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污水处理装置这一小型人工生态系统内,利用不同生理、生化功能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而进行的一种物质循环过程。
其成
为水处理中最根本、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原因如下:
(1)废水是经家庭或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含有大量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下水,而
污水则是指受人畜粪便污染过的废水。
污水中主要是微生物的污染,所以借助微生物的生
化处理法是根本,治理源头。
(2)在工业有毒污水中所含的农药、炸药、多氯联苯(PCB)、多环芳烃、酚、氰、丙烯腈和重金属离子等都属剧毒物质或“三致”(致癌、
致畸、致突变)物质,若不加处理,则社会后果极其严重。
利用某些特定的分解菌的作用,将有害物质降解,达到的污水处理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效果。
40、答: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可以在研究中给人类提供便利、在生产中给人类带来利益,但同时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1)微生物有利的地方体现在:①微生物在食品方面的作用:馒头、奶酪、酸奶、酒的
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利用微生物可以制作出风味食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②微生物在医疗方面的作用:某些微生物可以天然合成抗生素抵抗细菌,人类可以大规模
培养这类微生物,提取抗生素,用于医疗方面。
③微生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微生物的结构简单,遗传背景清晰,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
作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两种单细胞模式生物,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
④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传统的化学农药毒性强、危害大,根据昆虫胃内呈碱性而哺乳
动物胃内为酸性的特征,利用某些芽孢杆菌合成的伴孢晶体来制备生物农药,可以特异性
地对昆虫发挥作用、避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也能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破坏。
⑤保护微生物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微生物的种类约在50~600万种,是十分庞大的数据,保护微生物有利于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⑥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尸体的腐烂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微生物的作用,尸体无法分解,将会堆集如山,微生物存在使得地球上的物质得以循环。
(2)微生物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①微生物在疾病方面的危害:某些病原微生物也会造成疾病的爆发及蔓延,如病毒造成的
流感、艾滋病,真菌造成的皮肤表面感染,细菌造成的感染、化脓等,而且许多已被征服
的传染病也有“卷土重来”之势,如何防控微生物造成的疾病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会造成食品的腐败,造成食品发生化学或物理性质变化,从而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组织性状,食用了微生物含量超标的食品还
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六、论述题
41、答:自然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①一种微生物为另一种微生物创造了有利的生活条件,或互相创造有利的条件。
包括互生关系和共生关系两类。
②一种微生物
的生命活动抑制或杀害另一种微生物。
包括寄生关系、非特异性的对抗关系(拮抗关系)
和特异性的对抗关系三类。
(1)互生关系
①定义
互生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的生活(主要是代谢产物)创造或改善了另一种微生物的生活条件,这种有利作用可以是单方面的偏利共生,或是双方面的互惠共生。
②实例
互生关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固氮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典型例子。
当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共栖时,纤维素分解菌供给固氮菌碳源和能源,而固氮菌供给纤维素分解菌以氮源。
(2)共生关系
①定义
共生关系是指两种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在形态上形成了特殊共生体,在生理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工,互相有利,甚至互相依存,当一种生物脱离了另一种生物时便难以独立生存的现象。
②实例地衣是共生关系最典型的例子。
它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所形成的一种共生体,二者互相结合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态。
其次,在生理上地衣中的真菌和藻也互相依存,共生菌从共生藻得到有机养料,同时由于共生菌从基质中吸收水分和无机养料的能力特别强,能够在十分贫瘠的环境条件下吸收水分和无机养料供给共生藻利用。
共生藻从共生菌得到水分和无机养料,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既满足了自身要求,也满足了共生菌的要求。
(3)寄生关系
①定义
寄生关系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微生物体内,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的现象。
②实例
噬菌体寄生于细菌或放线菌是寄生关系的最典型例子。
此外,细菌与真菌,真菌与真菌,细菌与细菌之间也存在着寄生关系。
(4)拮抗关系
①定义
拮抗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其他条件,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其他微生物的现象。
根据拮抗作用的选择性,可将微生物间拮抗关系分为非特异性拮抗关系与特异性拮抗关系两类。
②实例
非特异性拮抗关系:吞食性原生动物主要以细菌为食可作为一个例子。
在土壤中以及污水生物处理的活性污泥中可以见到这种明显的制约关系。
特异性拮抗关系:各种微生物能产生这类代谢物的特性各不相同,统称为抗菌素。
能产生抗菌素的微生物,称为抗生菌或抗生性微生物。
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放线菌中能产生抗菌素的种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