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制版工艺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制版各工序的作业要领和基本注意事项,是指导产品加工和工人操作的工艺技术文件。
2 扫描工艺操作规程
2.1 按施工单对版式、开本规格、文字、图片稿的数量进行核对。
将原稿按分
色要求分类,切忌将原稿弄脏丢失。
2.2 分色前认真检查原稿,对质量不好的原稿必须进行修整和处理,按版样
和剪裁样正确计算放缩倍率。
2.3 检查原稿的正反面,装稿时根据原稿倍率选用不同型号的滚筒,擦净之
后把软片包实待上机分色。
2.4 按工艺设计选用曲线,确定扫描线数及网点形状,按照倍率选好光孔。
2.5 扫描中不得用手触摸旋转部位,不得用硬物碰触原稿滚筒,否则出现痕
迹会降低分色版质量。
2.6 原稿密度测定后要进行高调、中间调和暗调的定标,定标时要注意偏色
和灰平衡。
2.6.1高调定标是决定画面质感、空间感的关键,故定标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a)密度测定要准确,有白色部位以白色定标,根据需要选二至三点择
优定标。
b)高调白色或灰色时,要用滤色片测色密度,以最小为准,通常高调
偏什么色就要用什么光测定。
c)图中无亮调部位可用梯尺定标,以图像阶调需要为准。
d)原稿高调含灰或偏色,定标时可以校正。
若要求比原稿明快,可适当
增加密度定标;若要求比原稿厚实,可在原测基础上适当降低密度定
标。
e)有些原稿比较小,放大倍率较大时要上油,防止颗粒太粗。
f)反射稿一般以最高光部位定标。
2.6.2暗调定标直接影响画面较深部位的层次再现。
定标过深,层次拼掉图像
发闷;定标过浅,色量不够图像反差拉不开。
根据原稿的具体情况定标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a)暗调一般以图像的最大密度定标,以满足图像阶调为主。
b)要根据原稿特点定标,照顾高调和暗调的比例,掌握三者平衡。
c)反射原稿一般按梯尺定标。
d)中间调定标,要根据原稿特点、油墨、纸张性能及工艺过程的可变
性进行提高或压缩层次的范围,尽可能以灰色平衡曲线为准。
2.7 颜色校正主要根据黄、品、青油墨色偏和带灰范围进行校正。
2.8 使用底色去除时,注意不能影响复制灰平衡曲线及密度反差。
3 电脑制作工艺操作规程
3.1 接到稿件后,先核对图稿、张数、页码数及来盘数量,搞清制作工艺要求
如有疑问及时联系。
3.2 来盘时,核对盘中文件,对于文件里的内容进行检查修改。
3.3 制作时根据生产科施工单的版面、尺寸及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制作。
3.4 校样稿回来后,严格按校样稿制作修改,仔细核查后出菲林并退回原稿。
4 发排工艺操作规程
4.1 出菲林前作好PS文件预查工作,以防图文丢失或文件有误。
4.2 计算各发排文件的尺寸大小,合理地、节约地进行发排。
4.3 操作时注意机器工作状态,发生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强行操作。
4.4 显影机定期进行线性化测试,注意显影液的温度、补充液的流量、定影液
的液量等,定期冲洗显影槽、定影槽、水洗槽,以保证显影性能稳定。
5 修版工艺操作规程
5.1 根据发来的印件与版式进行对照,核对原稿数量及各种软片的数量。
5.2 画版式时要看清开本尺寸、图的地位、文字、页码、裁切口、切口尺寸等,
正反面的码子要对准,阴图规矩线要细。
5.3 拼版,按版式做红膜版,刻好规矩线和色标,把检查好的阴图拼上去。
注
意看清阴图的正反面,颜色是否拼错,图像是否倒头等,文字要拼齐,平网角度要准,避免出现龟纹。
5.4 拼好后按Y、M、C、BK顺序整理好,在拷贝前再检查一遍版上是否有遮盖
的墨迹等,如有要擦干净,然后送去拷贝。
拿软片要当心,不要折损。
5.5 检查阳图有无漏拷或套错色,挂钉是否挂好,密度是否拷深或拷浅,阳图
色标、规矩线是否齐全。
将四张版套合一次对照版式检查图版和文字尺寸拼套是否正确,修正阳图时文字要修好,不糊不毛、不断笔,白点、黑点修平,版面干净。
5.6 做四色版和双色版时在版外写好印件名称和自己姓名、版别、色别、正
反版面,最后逐块检查一次,符合要求后,方可送下道工序。
5.7 回样后,看清批样,仔细检查,细心修改。
5.8 调走软片时,作好登记工作。
6 拷贝工艺操作规程
6.1 拷贝前检查拷贝版,版面是否有折损、脏迹。
6.2 经常清理拷贝机和工作台,注意不得用硬物划伤玻璃台面。
放挂钉时不
得反复磨擦版面,轻拿轻放,避免因划痕影响拷贝质量。
6.3 将各版按顺序准备好,一般图像部分先拷,文字版最后套拷。
6.4 拷贝时抽气量控制适当,吸气时间要充足,否则网点有虚处。
6.5 根据不同拷贝软片适当调整曝光时间等可变量。
6.6 控制显影温度(不能低于25℃,不要超过30℃),显影时浸片要均匀,根
据不同的拷贝片计时要准确,以免影响拷贝质量。
7 晒兰图工艺操作规程
7.1 晒兰图之前,将晒版机玻璃擦拭干净。
7.2 掌握和控制好曝光时间。
7.3 熏好后的兰图,应版面干净,字迹清楚。
8 晒打样版工艺操作规程
8.1 晒版前,将所有软片整理清楚。
8.2 每天将晒版机擦拭干净,特别是玻璃一定要保持洁净。
8.3 严格掌握和控制好曝光时间,使晒好的PS版能较完整地还原软片上的网
点。
8.4 2%网点要能够出齐。
9 打样工艺操作规程
9.1 按施工单要求仔细核对所标注内容。
拿版时不得碰坏版面,查看印版有
否质量问题,遇有晒深、晒浅及胶膜脱落者应及时更换。
9.2 加墨前要将原墨打在墨台上搅拌均匀使其软化。
9.3 停机加墨。
加墨时要薄厚均匀一致,待串墨均匀后方可开机印刷,换墨
时要将墨辊清洗干净,不得有串墨混色现象。
9.4 装版时需找好以咬口到印版规矩线和从侧挡规到印版规矩线的尺寸,以保
证多色套印的准确。
9.5 用药水润湿版面要均匀,药水酸碱度适当。
9.6 续纸时要将印版版台擦洗干净,弄清纸张的正反面,注意规矩线要套印
准确。
,
9.7 用密度仪检查各色的密度值,超过允许误差范围需重新返工,测量密度
时电力充足。
9.8 打好的样张不得触碰油墨膜面。
9.9 注意工作环境干净、整洁,控制室内温湿度。
10 校对工艺操作标准
10.1接到校样后,要清点整理原稿、校样、划样、图稿等,顺序校样。
10.2正确使用各种校对符号、排版专用符号,字迹要端正,引线不要交叉。
10.3原稿应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污损或遗失。
10.4校样结束后,要认真登记产品名称、页码及工作内容;每天工作完毕要填
写个人生产日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