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班组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班组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公司油气操作成本的管理,实现公司全面经济核算,建立适应公司生产现状和经营特点的班组核算运行机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班组核算成本是指公司作业区各井组、联合站在油气生产、集输等环节所发生的成本支出。
第二条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由公司班组经济核算推进工作小组和作业区班组经济核算小组负责进行。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作业区。
第二章班组成本核算原则和对象
第三条为了加强管理,正确核算班组操作成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必须健全,各种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必须真实、完整、正确,手续完备。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确认的时间基础,即费用核算时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
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付出,都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付出,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
在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中主要是指要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油气操作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的界限,不得相互混淆,不得相互挤占。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油气操作成本在各班组、成本科目中要合理分配,尤其对运输费、厂矿管理费的平摊上,必须做到划分清楚,合理分摊。
(四)一致性原则。
成本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分配方法及分配标准等,不同期间应当一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五)及时性原则。
及时行原则是指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核算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核算信息失去时效。
凡核算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核算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
(六)实际成本原则。
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切耗费,都必须以实际成本为依据。
不得以历史成本、估计成本、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四条根据股份公司油气操作成本的构成,结合公司的实际,设置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人员费用、外包作业支出、维护及修理费、运输费、其它直接费为成本核算项目,进行班组成本核算。
(一)材料费:直接材料费是指油气生产、集输等环节中所直接消耗的材料费用。
(二)燃料费:直接燃料费指油气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燃料。
主要是新开井投产未接电网供电的柴油消耗、以及掺水锅炉的煤炭消耗。
(三)动力费: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直接动力费指用于油气生产、集输等所消耗的电费。
如:抽油机动力、井下加热耗电、大罐加热耗电等动力费。
(四)人员费用:直接人员费用是指直接从事油气生产的井组、联合站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所发生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津贴和补贴、社会保险和商业人身险等。
(五)外包作业支出的核算:
外包作业成本主要由井下作业成本、测井试井作业成本及其他外包劳务成本构成。
该项目主要包括压裂、酸化、下大泵、堵水、防砂、检泵、洗井等井下作业及测井试井作业,及针对稠油特性所采取的混合气吞吐、氮气吞吐等热采费。
(六)维护及修理费:维护及修理费是指为了维持油气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油气资产地面设施设备原油的生产能力,对油气资产地面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发生的费用。
(七)运输费:运输费是指为油气生产提供运输服务的运输费以及按规定交纳的过路过桥费等,包括单井拉油运费。
(八)其他直接费:直接用于原油生产、集输各环节中,而又无法汇集到以上各类成本费用中的其他费用。
第三章班组成本的框架、归集及处理方法
第五条为了方便油气操作成本的核算,制定油气操作成本归集框架,其横向上为以下十项成本项目,纵向上为各井组和联合站。
各单位应重视班组成本的归集,及时准确地反映各班组操作成本信息。
(一)直接材料费:直接材料费主要由作业区综合管理组管理汇集,利用材料领用单、申购单等原始基础台帐来对材料费用进行登记,最后根据财务提供的材料单价进行成本核算。
在材料的领用管理中,将材料费用细分到各单井、班组,能够直接落实到单井的费用则直接作为单井直接材料费用,无法落实到单井的应划分入各井组,月末根据井组井数进行平摊。
(二)直接燃料费:此项费用中,柴油可以根据作业区综合管理组的柴油出库台帐进行登记汇集,归集到各班组、井站。
对锅炉用煤可根据锅炉岗值班人员耗煤车数登记,结合单车称重进行核算,此项费用直接归入联合站。
(三)直接动力费:动力费(即指电费)的归集,对于有单独电表的单井,直接按供电所电费单上费用作为此单井电费。
对于几口井共用一个电表的情况,首先根据各班组登记的耗电设备的使用时间、电压、电流,求出理论耗电量,结合每月实际耗电费用进行平摊。
(四)直接人员费用:此项费用根据作业区综合管理组劳保卡、经管员差旅费报销登记、财务工资单等台帐进行汇集,此项费用按照人员所管井数分摊到各单井。
(五)驱油物注入费:此项费用可根据联合站台帐汇集核算,所发生费用直接归入联合站。
(六)井下作业费(稠油热采费):此项费用(指作业区自行组织的作业)可以根据作业区技术组的作业井登记,再查找合同进行单月汇集核算,根据作业对象划入各单井。
(七)维护及修理费:此项费用可以根据维修大班的维修记录和综合组的相关台帐进行归集,对于单井维修直接作为该单井维护及修理费,不能直接归入单井的按其服务的单井数进行平摊。
(八)运输费:此项费用可以根据技术组的合同和综合组的相关合同进行归集,对于转油费用根据各单井转油量进行分摊,对于其它外租车费用根据其服务范围在各单井和联合站中进行均摊。
(九)厂矿管理费:此项费用服务的范围包括所有单井和联合站,可以直接根据单井和联合站的数量进行均摊。
(十)其他直接费:此项费用可以根据相关基础台帐进行归集,归集后根据其服务的范围在各单井和联合站之间进行分摊。
第六条油气操作成本也称作业成本,是指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对油、气、水井进行作业、维护以及地面相关设施生产运行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具体包括生产运行作业发生的人员费用、物料消耗、动力、修理和维护费、井下及测井费、厂矿管理费等费用。
油气操作成本核算按照作业过程进行归集,油气作业项目核算,可划分为生产作业过程、非作业过程,具体核算内容如下:
一、生产作业过程
1、采出作业:是指通过地下装置将原油举升到地面,汇集到计量间,输送到转油站的生产过程。
主要生产设施有油气井、计量间、中转站等。
2、驱油物注入作业:是指将注入物利用高压注入泵增压,通过注入井井口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生产过程。
驱油物注入作业项目又分为注水作业、注气作业和注化学物作业三个二级作业。
主要生产设施有注水(气、聚)井、注水站等。
3、稠油热采作业:是指为进行稠油区块开采,进行生产蒸汽、注入蒸汽、保温的生产过程。
主要生产设施有注汽井、注汽站、管线等。
4、集输(油气)处理作业:是指将采出的液体汇集,进行油气分离、脱水、计量等工艺的生产过程。
主要生产设施有油气处理装置、联合站(污水、脱水)管线等。
5、轻烃回收作业:是指原油进入稳定装置,天然气进入处理装置,从原油和天然气中处理回收轻质油和液化气的生产过程。
主要生产设施为轻烃回收装置。
6、井下作业:是指为恢复原来的注水量、产液量或为了增产、增注而对油水井和油层进行施工处理的生产过程。
按照作业类型分为措施作业、维护作业,具体项目包括压裂、酸化、转抽、转注、补孔、堵水、检泵等。
7、测井试井作业:是指运用各种测试手段,测取油藏开采过程中静态或动态资料,为油藏动态分析、调整挖潜和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数据的生产过程。
此项目施工方式分为外包、自营,外包作业发生时直接计入此作业项目。
8、天然气净化作业:是指将天然气中的水、烃脱离出来,满足作为化工原料以及长距离输送的气质要求的生产过程。
主要生产设施有天然气净化处理装置、管线等。
二、其他作业过程
1、厂矿管理费。
是指为维持油田正常生产所设置的管理机构和部门进行的生产管理活动。
2、维护修理作业。
是指为了维持采油采气的正常运行,保证油气资产地面设施设备原有的生产能力,对油气资产地面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进行的作业过程。
该项目只核算采出作业过程中的维护及修理费,其他作业过程发生的维护及修理费在相应的作业过程中核算。
(即维修费项目作业过程不应出现“采出作业”。
)
3、运输作业。
是指为油田生产提供车辆运输服务的劳务活动。
此作业项目仅核算单井拉油运费及相关费用,其他作业过程发生运费在相应作业过程中核算。
(即运输费项目作业过程不应出现“采出作业”。
)
4、风险作业服务费。
是指与未上市企业、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实施风险技术服务开发难动用储量项目而发生的产品购买及其他成本支出。
5、自用产品。
是指油气生产过程中耗用的自产油气产品的减项,发生油气产品自用在相关作业过程中归集。
第四章预算指标分解
第七条财务处在股份公司预算下达后,召开预算委员会,将原油操作成本指标分解到作业区。
财务处要与作业区班组经济核算小组一起确定成本切块管理方案,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井站、班组。
成本切块管理方案要求每项费用都有相应的责任班组,要有确保完成成本指标的保障措施。
做到将成本压力层层传递,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全员参与成本控制。
第五章建立定期分析制度
第八条财务处和作业区各班组要加强班组经济核算数据的分析及利用工作。
每季度末,财务处班组经济核算推进工作小组人员要深入基层,召集班组核算实施小组的成员,对班组成本费用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各班组组长要对班组成本发生情况,与切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超支(节约)的原因以及在控制成本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
作业区或采气厂要对总体的班组经济核算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要求与上年同期对比,与预算对比。
对异常增减变动因素深入分析,剖析原因,及时制定下步控制成本的措施,分析材料中要梳理在成本控制挖潜增效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第六章成本考核
第九条参见《公司操作成本考核管理办法》。
第七章成本报表
第十条成本报表是油气操作成本实行班组经济核算的书面报告,是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必须及时准确按规定编报成本报表。
(一)报表内容:包括《作业区操作成本预算分解表》、《班组操作成本预算执行台账》、《作业区操作成本核对表》、《班组操作成本核对表》、《作业区操作成本已发生未结算情况表》、《原油操作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表》等6张报表。
(二)报送时间:每月初1-3号。
报送季、年度成本报表的同时,应附报成本分析的文字资料。
第十一条成本报表的格式在附件中随发。
第十二条财务处要在每月4-5号将班组成本核算的报表和分析材料在财务处网页班组核算版块建立成本数据共享。
第八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公司财务处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