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题分类汇编——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学法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初中历史中考题分类汇编——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
发展
第I 卷(选择题)
1.( 2008黄石)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A【解析】③突厥④吐蕃是分布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①契丹②女真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故选A项。

2. (2009黄冈) 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2.A【解析】从诗中“一心中国梦”、“眼前万里江山”等诗句可知作者渴望祖国河山统一,收复中原,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壮心不已的情怀。

3.(2009河南下列中外历史人物中,通过和平方式直接为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
A.亚历山大大帝B.郑和C.马可·波罗D.玄奘
3.C【解析】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通过口述,把自已在中国各地的见闻由别人整理出《马可·波罗行记》,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促进了欧洲人对东方的了解,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4. (2009临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4.D【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知识的考查。

宋代的元旦就是大年初一,即今天的春节。

5.(2009莆田) “苏湖熟,天下足”表面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5.A【解析】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从三国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至长江流域,到两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6、(2009福州市)成吉恩汗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
6.C【解析】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他的主要功绩是统一了蒙古各族,建立了蒙古汗国,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为元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2009广东)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D【解析】《红楼梦》成书于清朝,故在宋朝时无法看到。

8.(2009黄石)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8.B【解析】这是一道虚拟情景题,解题关键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判断。

玉米是在明朝时期传入我国的农产品,故在北宋时期不可能吃到。

9.(2009宜昌)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A.藏族B.壮族C.回族D.维吾尔族
9.C【解析】在元朝时期,一些由中亚、西亚迁到中国居住的各族人,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杂居而形成以信仰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

10. (2009淮安市)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0.B【解析】都护府、宣政院、理藩院是我国汉唐元明清时期设置的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在北宋时期,政府鼓励和保护对外贸易,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

11. .(2009东营)宋代绘画风格多样,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潍坊历史名人()
A.阎立本
B.宋徽宗
C. 李公麟
D.张择端
11.D【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它是宋代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12. .(2009东营)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C【解析】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在唐朝时期唐蕃和同为一家,在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13.(2008恩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
13.C【解析】我国古代的货币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

在北宋时期出现了纸币,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故纸币出现方便了流通,使商品经济最为发达,选C项。

14.(2009襄樊)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4.B【解析】成吉思汗是蒙古各族对铁木真的尊称。

15.(2008山东)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族D回纥族
15. A【解析】本题考查与宋政权并立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建立西夏。

16.(2008盐城)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16.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历史上几次统一。

最早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是秦朝,结束东汉至三国时期分裂局面的是西晋,结束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的是隋朝,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元朝。

17.(2008苏州)元代初年,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的棉纺技术、后成为杰出女纺织能手的是()
A.蔡文姬B.李清照C.文明太后冯D.黄道婆
17.D【解析】汉族妇女黄道婆把海南的棉纺织技术传播到松江,促进了内地棉纺织业的发展。

19.(2009衡阳市)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

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
许多启迪。

(1)右图为商代文物,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请写出它的名称。

(2)两宋时期,都市十分繁华,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兴起。

请写
出宋代风俗画代表作的名称。

19. (1)司母戊鼎。

(2)《清明上河图》。

20. (2009湘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

━━━《北史》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的是他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4分)
(2)材料二中的话是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予以说明。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4)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0.(1)(北魏)孝文帝。

学说汉语。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唐太宗。

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优待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
(3)元朝。

回族。

(4)体现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意思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