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论语》十则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格言警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目标2和3。

指导法、诵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

多媒体、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孔庙”的视频录像与讲解),要求学生思考:孔子曾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为“圣人”,也曾在文革期间背负一身“罪状”,请说说你理解的孔子。

(生说)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义和“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统治和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生难字词
(1)字音
论.语(lún)三省.吾身(xǐng)弘.毅(hóng)
传.不习乎(chuán) 不成人之恶.(è) 其恕.乎(shù)
一箪.食(dān) 一瓢.饮(piáo) 曲肱.而枕之(gōng)
(2)词义
①古今异义
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一加二所得的和。

士.不可以不弘毅古义:读书人;今义:士兵。

不舍.昼夜古义:止息;今义:舍弃;施舍。

③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听朗读划节奏,自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至二则讲的是做人要有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

第三至九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抱负,要惜时,要宽容,要取之有道,成人之美。

第十则讲的是人要专心一意。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士/不可以/不弘毅
匹夫/不可夺志也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孔子所说的君子应具备有怎样的品德?
交流展示: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第八、九则中指出君子应有劝人向善、劝人戒恶的品质。

3.第六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交流展示: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发出的思想有着最简单的教诲,那就是珍惜时光。

正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再,正是这样的道理。

同时结合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来看,也在其中隐含着劝诫我们“进学不已”的意味。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展示:这是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指以爱己之心去爱别人。

强调做事不可以太主观、武断,不可以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句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告诫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做一个有修养、有志向、珍惜时间、志向坚定的人。

希望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来塑造自己。

2.拓展延伸
如何贯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处世原则?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交流展示:如:与同学交往中不能意气用事,对朋友的过错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批评指正等。

3.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

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通过《论语十则》的教学,我在上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结合课下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地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从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