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5章 第2节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
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C
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
瓶NO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弹簧夹,
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
;
②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烧瓶中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2══2NO2
(2)①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4NO + 3O2+2H2O
4HNO3
4
3
mn
(m- )∶n=4∶3,解得
m∶n=8∶3。
NO。
解法Ⅱ(得失电子守恒法):从整个反应过程看,NO 与 O2 混合后
+
溶于水是氧化还原过程,故得失电子数相等,在该过程中, O
+
-
HN ,则有(m- )×3=n×2×2,解得 m∶n=8∶3。
H O3,
解法Ⅲ(原子守恒法):由题意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为 HNO3 溶液,而
总反应式与 N2O5+H2O
2HNO3 等效,据此可知参加反应的 NO 和
O2 中,N 与 O 原子数之比一定为 2∶5,即 N(N)∶N(O)=2∶5,得
[(m- )×1]∶[(m- )×1+n×2]=2∶5,解得 m∶n=8∶3,故本题答案为 C。
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③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与 N2 反应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
Mg
N2+3Mg
O2
N2+O2
H2
N2+3H2
氧化剂
Mg3N2
2NO
2NH3
N2
O2
N2
微训练下列关于N2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氮气在氢气中能燃烧
B.氮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
L。
两者体积比为 7∶3。
②若剩余的 1 L 气体为 NO,
则上述反应后剩余 3 L NO2,
则
V(NO2)=(3+×5)
L,V(O2)=(×5)
两者体积比为 7∶1。
L。
特别提醒
氮的氧化物与O2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气体只可能是NO或O2,
不可能是NO2,因为过量的NO2会与水反应生成NO,且形成的
D.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答案:A
解析:氢气与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才能反应,A
项错误;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既具
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自然界存在氮循环,C项正
确;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D项正确。
3.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形式和氮的固定。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KI══2KBr+I2,
4NO2+2KI══2NO+I2+2KNO3。
典例剖析
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
通入8 mL 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不变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原理为3NO2+H2O══2HNO3+NO,
2NO+O2══2NO2,4NO2+O2+2H2O══4HNO3,向吸收后的废
气中再通入适量的氧气或空气,能充分利用原料,并能减少NO
的排放以保护环境。
民间有谚语“雷雨发庄稼”。即在雷雨过后,庄稼生长得更旺
盛,其中蕴含了什么化学原理?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②
由②×2+①得 4NO2+O2+2H2O══4HNO3③
由①×3+②×2得 4NO+3O2+2H2O══4HNO3 ④
若剩余的5 mL气体为O2,则参加反应③的NO2和O2的总体
积为50 mL-5 mL=45 mL,则原混合气体里,NO2的体积为45
mL× =36 mL,O2的体积为50 mL-36 mL=14 mL,即NO2与
微判断1(1)氮在自然界中只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 )
(2)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
化学变化。( √ )
二、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1.NO与NO2的性质比较。
物质
NO
NO2
通常为 红棕 色、有
通常为无色气体,不溶于
物理性质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
水
溶于水
与 O2 反应
不反应
2NO+O2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
化剂(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与还原剂(N元素化合
价由+4价升高为+5价)的质量比是1∶2,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
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气体呈红棕色,当把试管倒扣在盛
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
⑤试管内气体是O2 ⑥试管内气体是NO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由反应 4NO+3O2+2H2O
体积为 mL,试管内液面上升。
4HNO3 可知,剩余气体应为 NO,
学以致用
1.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
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 ,则原混合气体
3.将容积为50 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将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
的体积为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或
。
答案:18∶7 43∶7
解析:NO或NO2与O2和水的反应计算关系式可由下列化学
方程式推导出来。
2NO+O2══2NO2 ①
提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N2+O2
2NO;
b.2NO+O2
2NO2;
c.3NO2+H2O
2HNO3+NO。
由于生成的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为土
壤补充了氮肥,所以庄稼长得更旺盛。
典例剖析
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
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
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
升,NO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2或NO2与
NO的混合气体时,通入适量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
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由此可知答案为C。
二 NOx与O2、水反应的计算
的气体。( √ )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 × )
课堂·重难突破
一 NO2性质的实验探究
重难归纳
1.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在如图注射器里充入 20
mL NO,然后吸入 5 mL
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
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
打开弹簧夹,
快速吸入 10
振荡注射器
mL 空气后夹
上弹簧夹
提示: ①分别向盛有少量气体的集气瓶中加水,振荡,能使水
变黄的是溴蒸气,无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氮。②分别向盛有
少量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产
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气体颜色消失且无其他明显现象
的是NO2。
(2)能否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验NO2和溴蒸气?说明
理由。
提示:不能。因为溴蒸气和NO2都有氧化性,都能氧化KI,反
由方程式①×2+②得:4NO2+O2+2H2O══4HNO3 ③
由方程式①×2+②×3得:4NO+3O2+2H2O══4HNO3 ④
3.NO2和O2混合后溶于水时,由4NO2+O2+2H2O══4HNO3可
知,当体积比
= ∶ ,恰好完全反应
V(NO2)∶V(O2) > ∶ , 过量,剩余气体为
2∶5时,氮的氧化物和氧气均无剩余,这两种情况均可利用混
合气体中N、O的原子个数比来分析:
< ∶ ,剩余
N(N)∶N(O) = ∶ ,恰好完全反应
> ∶ ,剩余
NO2和Br2蒸气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深红棕色有毒气体。
(1)如何鉴别NO2和Br2蒸气?(要求用两种不同方法鉴别)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色气体变为
红棕色
红棕色气体变浅至消失,
有无色气体生成,注射器
活塞向内滑动
化学方
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
程式
如果要将注射器中的 NO 充分转化,可再吸入足量的空气,发生总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4NO+3O2+2H2O
4HNO3
2.对工业生产硝酸的启示。
2NO2
化学
3NO2+H2O
性质 与 H2O 反应 不反应
2HNO3+NO
2.NO的检验。
反应原理: 2NO+O2══2NO2 ,
现象: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
。
微判断2(1)NO在空气中易转化为红棕色的NO2。( √ )
(2)NO2与H2O的反应,NO2只作氧化剂。( × )
(3)NO和NO2的颜色、气味、水溶性不同,但它们都是有毒
< ∶ , 过量,剩余气体为
4.NO和O2混合后溶于水时,其反应关系式是
4NO+3O2+2H2O══4HNO3
= ∶ ,恰好完全反应
当体积比 V(NO)∶V(O2) > ∶ ,剩余
< ∶ ,剩余
5.根据电子守恒或原子守恒法计算。
(1)当NO2或NO转化为HNO3时失去电子,若两种气体与O2
O2的体积比为36∶14=18∶7。
若剩余的5 mL气体为NO,由②式得过量的NO2体积为15
mL,则发生反应③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50 mL-15 mL=35
mL,则原混合气体里,O2的体积为35 mL× =7 mL,NO2的体
积为50 mL-7 mL=43 mL,即NO2与O2的体积比为43∶7。
混合通入水中时,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须相等,这是电子
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2)利用原子个数比分析氮氧化物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的化学方程式。在反应4NO2+O2+2H2O══4HNO3和
4NO+3O2+2H2O══4HNO3中,“4NO2+O2”和“4NO+3O2”从组
成上均相当于2N2O5的组成,也就是N、O的原子个数比符合
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N2的性质。
(1)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无臭
溶解性
难溶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氮原子的原子序数是7,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氮分子的结构式为 N≡N 。
②氮元素最低负化合价是-3价,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N2中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在一定条件下能
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
2.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与n体积O2先后通入倒立在水
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 2 体积的气体,
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A.3∶2
B.2∶3
C.8∶3
D.3∶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容器内 体积的气体为
解法Ⅰ(化学方程式法):
重难归纳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情况:
1.NO2或NO2和N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
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和O2的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①
2NO+O2══2NO2 ②
中NO2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
①8∶1 ②7∶3 ③7∶1 ④4∶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反应为 4NO2+O2+2H2O
4HNO3,
设原气体体积为 8 L,则剩余气体为 1 L。
①若剩余的 1 L 气体为 O2,
则
V(NO2)=(×7)
L,V(O2)=(×7+1)
②烧杯中的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
3NO2+H2O══2HNO3+NO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反应3NO2+H2O══2HNO3+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 堂 训 练
素养·目标定位
知识概览
课前·基础认知
一、氮气和氮的固定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二 周期、第 ⅤA 族。氮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 不容易 得到3个电子,也
不容易 失去5个电子,一般通过 共用电子对 与其他原子
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C
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
瓶NO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弹簧夹,
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
;
②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烧瓶中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2══2NO2
(2)①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4NO + 3O2+2H2O
4HNO3
4
3
mn
(m- )∶n=4∶3,解得
m∶n=8∶3。
NO。
解法Ⅱ(得失电子守恒法):从整个反应过程看,NO 与 O2 混合后
+
溶于水是氧化还原过程,故得失电子数相等,在该过程中, O
+
-
HN ,则有(m- )×3=n×2×2,解得 m∶n=8∶3。
H O3,
解法Ⅲ(原子守恒法):由题意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为 HNO3 溶液,而
总反应式与 N2O5+H2O
2HNO3 等效,据此可知参加反应的 NO 和
O2 中,N 与 O 原子数之比一定为 2∶5,即 N(N)∶N(O)=2∶5,得
[(m- )×1]∶[(m- )×1+n×2]=2∶5,解得 m∶n=8∶3,故本题答案为 C。
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③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与 N2 反应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
Mg
N2+3Mg
O2
N2+O2
H2
N2+3H2
氧化剂
Mg3N2
2NO
2NH3
N2
O2
N2
微训练下列关于N2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氮气在氢气中能燃烧
B.氮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
L。
两者体积比为 7∶3。
②若剩余的 1 L 气体为 NO,
则上述反应后剩余 3 L NO2,
则
V(NO2)=(3+×5)
L,V(O2)=(×5)
两者体积比为 7∶1。
L。
特别提醒
氮的氧化物与O2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气体只可能是NO或O2,
不可能是NO2,因为过量的NO2会与水反应生成NO,且形成的
D.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答案:A
解析:氢气与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才能反应,A
项错误;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既具
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自然界存在氮循环,C项正
确;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D项正确。
3.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形式和氮的固定。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KI══2KBr+I2,
4NO2+2KI══2NO+I2+2KNO3。
典例剖析
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
通入8 mL 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不变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原理为3NO2+H2O══2HNO3+NO,
2NO+O2══2NO2,4NO2+O2+2H2O══4HNO3,向吸收后的废
气中再通入适量的氧气或空气,能充分利用原料,并能减少NO
的排放以保护环境。
民间有谚语“雷雨发庄稼”。即在雷雨过后,庄稼生长得更旺
盛,其中蕴含了什么化学原理?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②
由②×2+①得 4NO2+O2+2H2O══4HNO3③
由①×3+②×2得 4NO+3O2+2H2O══4HNO3 ④
若剩余的5 mL气体为O2,则参加反应③的NO2和O2的总体
积为50 mL-5 mL=45 mL,则原混合气体里,NO2的体积为45
mL× =36 mL,O2的体积为50 mL-36 mL=14 mL,即NO2与
微判断1(1)氮在自然界中只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 )
(2)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
化学变化。( √ )
二、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1.NO与NO2的性质比较。
物质
NO
NO2
通常为 红棕 色、有
通常为无色气体,不溶于
物理性质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
水
溶于水
与 O2 反应
不反应
2NO+O2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
化剂(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与还原剂(N元素化合
价由+4价升高为+5价)的质量比是1∶2,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
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气体呈红棕色,当把试管倒扣在盛
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
⑤试管内气体是O2 ⑥试管内气体是NO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由反应 4NO+3O2+2H2O
体积为 mL,试管内液面上升。
4HNO3 可知,剩余气体应为 NO,
学以致用
1.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
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 ,则原混合气体
3.将容积为50 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将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
的体积为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或
。
答案:18∶7 43∶7
解析:NO或NO2与O2和水的反应计算关系式可由下列化学
方程式推导出来。
2NO+O2══2NO2 ①
提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N2+O2
2NO;
b.2NO+O2
2NO2;
c.3NO2+H2O
2HNO3+NO。
由于生成的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为土
壤补充了氮肥,所以庄稼长得更旺盛。
典例剖析
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
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
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
升,NO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2或NO2与
NO的混合气体时,通入适量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
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由此可知答案为C。
二 NOx与O2、水反应的计算
的气体。( √ )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 × )
课堂·重难突破
一 NO2性质的实验探究
重难归纳
1.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在如图注射器里充入 20
mL NO,然后吸入 5 mL
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
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
打开弹簧夹,
快速吸入 10
振荡注射器
mL 空气后夹
上弹簧夹
提示: ①分别向盛有少量气体的集气瓶中加水,振荡,能使水
变黄的是溴蒸气,无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氮。②分别向盛有
少量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产
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气体颜色消失且无其他明显现象
的是NO2。
(2)能否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验NO2和溴蒸气?说明
理由。
提示:不能。因为溴蒸气和NO2都有氧化性,都能氧化KI,反
由方程式①×2+②得:4NO2+O2+2H2O══4HNO3 ③
由方程式①×2+②×3得:4NO+3O2+2H2O══4HNO3 ④
3.NO2和O2混合后溶于水时,由4NO2+O2+2H2O══4HNO3可
知,当体积比
= ∶ ,恰好完全反应
V(NO2)∶V(O2) > ∶ , 过量,剩余气体为
2∶5时,氮的氧化物和氧气均无剩余,这两种情况均可利用混
合气体中N、O的原子个数比来分析:
< ∶ ,剩余
N(N)∶N(O) = ∶ ,恰好完全反应
> ∶ ,剩余
NO2和Br2蒸气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深红棕色有毒气体。
(1)如何鉴别NO2和Br2蒸气?(要求用两种不同方法鉴别)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色气体变为
红棕色
红棕色气体变浅至消失,
有无色气体生成,注射器
活塞向内滑动
化学方
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
程式
如果要将注射器中的 NO 充分转化,可再吸入足量的空气,发生总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4NO+3O2+2H2O
4HNO3
2.对工业生产硝酸的启示。
2NO2
化学
3NO2+H2O
性质 与 H2O 反应 不反应
2HNO3+NO
2.NO的检验。
反应原理: 2NO+O2══2NO2 ,
现象: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
。
微判断2(1)NO在空气中易转化为红棕色的NO2。( √ )
(2)NO2与H2O的反应,NO2只作氧化剂。( × )
(3)NO和NO2的颜色、气味、水溶性不同,但它们都是有毒
< ∶ , 过量,剩余气体为
4.NO和O2混合后溶于水时,其反应关系式是
4NO+3O2+2H2O══4HNO3
= ∶ ,恰好完全反应
当体积比 V(NO)∶V(O2) > ∶ ,剩余
< ∶ ,剩余
5.根据电子守恒或原子守恒法计算。
(1)当NO2或NO转化为HNO3时失去电子,若两种气体与O2
O2的体积比为36∶14=18∶7。
若剩余的5 mL气体为NO,由②式得过量的NO2体积为15
mL,则发生反应③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50 mL-15 mL=35
mL,则原混合气体里,O2的体积为35 mL× =7 mL,NO2的体
积为50 mL-7 mL=43 mL,即NO2与O2的体积比为43∶7。
混合通入水中时,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须相等,这是电子
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2)利用原子个数比分析氮氧化物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的化学方程式。在反应4NO2+O2+2H2O══4HNO3和
4NO+3O2+2H2O══4HNO3中,“4NO2+O2”和“4NO+3O2”从组
成上均相当于2N2O5的组成,也就是N、O的原子个数比符合
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N2的性质。
(1)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无臭
溶解性
难溶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氮原子的原子序数是7,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氮分子的结构式为 N≡N 。
②氮元素最低负化合价是-3价,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N2中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在一定条件下能
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
2.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与n体积O2先后通入倒立在水
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 2 体积的气体,
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A.3∶2
B.2∶3
C.8∶3
D.3∶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容器内 体积的气体为
解法Ⅰ(化学方程式法):
重难归纳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情况:
1.NO2或NO2和N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
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和O2的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①
2NO+O2══2NO2 ②
中NO2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
①8∶1 ②7∶3 ③7∶1 ④4∶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反应为 4NO2+O2+2H2O
4HNO3,
设原气体体积为 8 L,则剩余气体为 1 L。
①若剩余的 1 L 气体为 O2,
则
V(NO2)=(×7)
L,V(O2)=(×7+1)
②烧杯中的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
3NO2+H2O══2HNO3+NO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反应3NO2+H2O══2HNO3+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 堂 训 练
素养·目标定位
知识概览
课前·基础认知
一、氮气和氮的固定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二 周期、第 ⅤA 族。氮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 不容易 得到3个电子,也
不容易 失去5个电子,一般通过 共用电子对 与其他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