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社区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中医全科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由于发展所限,当前我们国家的基层医疗系统还不完善,还满足不了一些基层居民的医疗需求。
再加上一些生活水平较高的居民并不信任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哪怕是有点小病也会去大医院,造成了国家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
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就必须要提高社区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条件。
基于此,本文从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优势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医全科医学对于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和中医医学的推动作用,进而总结了当前中医医学校对于中医全科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再根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优化方案。
关键词:社区基层医疗;医学全科;中医学;人才培养
中医全科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成了当下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所要攻克的热门课题[1]。
因此,如何在高等中医院学院培养出基于社区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中医全科人才成了当下中医学院需要面临的难题。
1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作用
1.1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有助于推动基层医疗水平的发展
国家当前对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
中医主要使用的诊疗措施一般为“望闻问切”,采用针药并施的治疗手段便捷地缓解和根治了基层医院病患的身体症状,对先进的医疗设备需求度不大,因此更适用于社区基层医院。
再加上中医诊疗成本不高、对社区居民的经济压力不大,因此很受社区的欢迎。
所以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在社区基层医院中扎根可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解决基层医院缺少大型医疗设备的问题,又可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大型医院的资源紧张问题,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
1.2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所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和创新,从中医学科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
不难发现,目前中医药学领域中取得的所有成果都离不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他
们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的反复实践和改良才成就了一个个中医治疗的成功案例[2]。
因此,中医全科医学的优秀人才可以传承以往前辈的经验,创新自己的诊疗方案,在基层医院中进行推广,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良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2.当前教育对培养基层中医全科人才中出现的问题
2.1中医全科医学的师资不足
虽然中医全科医学的开设时间尚短,但是它却拥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与全科医学的理念非常相近。
虽然中医医学的最大
亮点是“整体观念”,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医在我国的大力推广,中医学科也分化
的越来越细。
因此,在当前的中医临床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擅长自己所教授的
那一分科,没有具备整体观念。
在当前的中医医学教学中,都是不同教师担任不
同的学科教学责任,没有进行系统的融会贯通。
作为教师尚且没有这种整体观念,他们教授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具备这种思想。
此外,虽然也有一部分基层教师
认识到全科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充足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教出的学生水平
就无法满足基层医院对于中医全科人才的需求。
2.2自愿前往农村社区的中医全科人才较少
由于多数学生学医的目的是为了融入现代化的高质量生活,不想学有所成后
重新回到落后的生活环境。
而一般社区医院或者农村卫生院的环境与城市三甲医
院或者地市级医院相比,工作环境和待遇都比较差,可以提供的发展空间也比较
有限[3]。
此外,全科中医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比较多,一般的中医学生的很难
达到较高的水准。
这使得多数中医全科人才也比较稀缺,因此自愿前往社区基层
医院或者农村卫生院的中医全科毕业生比较少,制约了社区医院的发展。
2.3临床实习阶段没有体现全科医学的培养特色
在中医学科的大学生实习阶段,多数高校当前主要是安排学生到各大综合医院,很少有学生被安排到社区基层医疗机构。
虽然这些大型的综合医院有着丰富
的临床实践经验,医疗各部分设施也更为完善,带实习生的医生也有着丰富的教
学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但是却缺少了全科医学的教育理念,学生对于医疗设备
的依从性也会日渐提高,缺少了中医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和实践场地。
这种环境
培养出的中医医学人才自然不会具备完善的中医全科观念。
3基于社区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加强全科专业师资培训和配置
由于中医全科医学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诊疗理念,在加上社区基层医疗机
构的设施条件所限,使得一般的中医专业课教师并不适合培养中医全科医学人才。
但是在当前的中医医学领域,要想找出专业的全科教师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高校可以采用校院联合的方式,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全面的培训。
可以让这些
教师认真走访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或者直接在这些基层医院中进行挂名坐诊,这
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全科医学教学思维的形成和对社区医疗水平的全面认识。
另
一方面还可以促进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和经验丰富
的社区基层医生交流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心得。
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对于
中医全科医学的整体教学思维,提升了全科医学的教学能力,进而成长为一名合
格的中医全科医学教师。
3.2优化中医药全科人才的培养环境
为了加大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医院可以和社区或者农村卫生院预先
做好定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定期输送人才的合作关系。
为了招揽人才,可
以采取减免学费、加大奖学金的金额等措施,确保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安心
完成学业。
但是这些措施还要制定一些前提条:如需要培养成才的医学生在合作
的基础社区医院工作5年以上等。
同时,还可以采取定向招生的举措,由学校出
面安排中医全科毕业生前往自己家乡的社区医院参加工作或者实习,让他们离家
人近一点,更能增加他们留在当地社区医院或者农村卫生院的几率。
此外,为了
吸引人才,当地政府部门需要优化基础医院的工作环境,提高基础医院中医毕业
生的薪资待遇,并根据其能力和工作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
安心留下来认真工作,为更多农村地区医院的使用与发展创造条件[4]。
3.3重视培训基地的建设
对于学生的实习培训基地,最好是在高校的牵头下,实行校医协同的合作模式。
实习生可以由教师带队,沉入社区基层医院,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于教师全
学科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保证临床
实习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同时,对于学生实习期的培养,各社区基层培训基地最
好能做到一体化、规范化,制定出统一的实习标准,尽量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质量。
4讨论
作为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中医药院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状况,根
据当前医疗改革的要求,鼓励学生扎根到社区基层医疗单位,强化自身全科中医
医学知识的同时为社区基层医疗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铁根,梁忠,马骏,等.基于社区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中医全科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148-150.
[1]常学辉,刘瑞娟,张良芝,等.中医全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
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1-2.
[2]范天黎,谷沅芷,朱智威,等.基于社区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药理学教学
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7):4-8.
[3]赵永烈,张庆美,王庆甫,等.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3):74-77.
[4]刘广宇,姜丽娟,龙鑫,等.新媒体对云南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模式探讨[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7,1(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