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套精选★南京某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如图所示,一小孩在教学楼前搓动质量为20g的竹蜻蜓,松开后竹蜻蜓能上升到三层楼房顶.竹蜻蜓从三层楼房顶下降至地面过程中,竹蜻蜓的重力做的功约为
A.0.6J B.1.2J
C.1.8J D.2.4J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一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三层楼房顶至地面的高度是3×3m=9m,竹蜻蜓从三层楼房顶下降至地面过程中,竹蜻蜓的重力做的功
W=Gh=mgh=0.02kg×10N/kg×9m=1.8J。

2.如图所示,李师傅开着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的被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洒水车的惯性不变
B.洒水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变大
C.洒水车的动能变小
D.洒水车受到路面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变小,所以洒水车的惯性变小,故A错误;
B.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的质量变小、即重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而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在减小,由于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故C正确;
D.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变小,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所以,车轮所受路面的
摩擦力变小,故D错误。

3.在以下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G=mg可知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关系,是过坐标原点的,故BCD不符合题,A符合题意。

故选A。

4.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防盗门钥匙的长度约为5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kg
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在5cm左右,防盗门钥匙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5cm=0.5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300g=0.3kg,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D符合实际。

5.用绳子吊着挂在墙上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A.小球B.地球C.绳子D.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选B。

6.如图,弧形轨道ab段光滑,bc段粗糙,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b运动至c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经过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
C.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
D.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高度降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小球从a运动到b动能增大;从b运动到c动能减小,则在b点处小球动能最大,故B正确;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高度增加,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速度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减小,故C错误;D.bc段弧形轨道粗糙,因此小球在bc段运动时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机械能会减小,故D错误。

7.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B.实验时利用二力平衡可知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C.实验时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筒内的空气
D.若测出的大气压值总是偏大,可能是因为活塞与注射器壁的摩擦较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以针筒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实验时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减小误差;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当活塞与注射器壁的摩擦较大,而受力面积不变时,由
F
p
S
可知,测出的大气压值偏大;故D正确;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实心蜡球漂浮在杯中的水面上,当向杯中慢慢不断加入酒精时(已知:ρ水:ρ蜡:ρ酒=10:9:8)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蜡球向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B.蜡球向下沉一些,所受浮力不变
C.蜡球悬浮于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变
D.蜡球沉到杯底,所受浮力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
当向杯中慢慢不断加入酒精时,酒精溶液的密度在水的密度和酒精的密度之间变化:
AB.当酒精溶液的密度大于蜡球的密度,蜡球还漂浮,蜡球受到的浮力不变,因溶液的密度减小,根据F 浮
=ρ液V排g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蜡球将下沉一些,故B有可能,A不可能;
C.当酒精溶液的密度等于蜡球的密度,蜡球悬浮,蜡球受到的浮力不变,还等于蜡球的重力,故C有可能;
D.当酒精溶液的密度小于蜡球的密度,蜡球将下沉,蜡球受到的浮力小于蜡球的重力,因自重不变,蜡球受到的浮力减小,故D有可能。

9.小明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扔出一枚硬币,若硬币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
A.保持静止B.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加速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如果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要保持的静止状态。

故A正确。

10.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书所受到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是()
A.书的重力B.桌子的重力C.书对桌子的压力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详解】
A.书受到的重力和课桌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方向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桌子的重力与书所受到的支持力,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C.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到的支持力,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与书所受到的支持力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运动,如图所示,A点最高点、B点为弹性绳自然伸长的位置,蹦极人在C点受弹性绳的弹力与自身重力相等,D点是能下落到的最低点。

在蹦极人从A点下落到D点的过程中,______(填“B”、“C”或“D”)点动能最大,在这个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C 弹性势
【解析】
【分析】
【详解】
[1]弹性绳绷紧后,开始阶段,拉力小于重力,人向下做加速运动,当拉力大于重力后,人做减速运动,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拉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即人到达C点时动能最大;
[2]人到达D点时,弹性绳伸长最长,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大,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弹性势能。

12.如图所示,平底铁桶重为20N,往桶里倒入4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水对桶底的压强为_____Pa,桶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

(水的密度 =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1500 60
[1]水对桶底的压强
331.010kg/m 10N/kg 0.15m=1500pa =p gh ρ⨯⨯=⨯水
[2]倒入的水重
4kg 10N/kg=40N G m g ==⨯水水
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0N+40N=60N F G G =+=桶水
13.如图所示,用原长为8cm 的轻弹簧(弹簧的长度每改变1cm ,所受力的变化量为1N ,且弹簧体积不计),将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A 的下表面与底面积为200cm 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正方体物块A 竖直压在弹簧上且不与容器壁接触,此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则正方体A 的质量________g ;然后向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的长度恰好恢复到原长时停止加水;接着再将一小铁块M 轻压在正方体物块A 上,正方体物块A 刚好没入水中(水始终未溢出),此时弹簧缩短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答案】600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正方体物块竖直压在弹簧上且不与容器壁接触,弹簧原长为8c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2cm ,弹簧由8cm 变为2cm ,缩短了6cm ;由于弹簧的长度每改变1cm ,所受力的变化量为1N ,故物体A 对弹簧的压力为6N ,即物块的重力为6N ,质量:
A A 6N 0.6kg 600g 10N/kg
G m g ====; [2]倒入水后,弹簧恢复原长(无弹力),则
A 6N F G ==浮,
根据F gV ρ=浮水排得,
4336610m 1.0103kg/m 10N/kg
F N V g ρ-===⨯⨯⨯浮排水, 所以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4342610m 0.06m 101010m
V h S --⨯===⨯⨯排
物; 由题意知,物体全部浸没时,
3331.010kg/m 10N/kg (0.1m)10N F gV ρ''''==⨯⨯⨯=浮水排
; 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
0.1m-0.06m=0.04m ,
当在物块上面加铁块,在物块下降的同时水面会上升,又因为物块的底面积为2100cm ,容器的底面积为2200cm ,所以物体周围的面积为
222200cm 100cm 100cm -=,
则物块下降的距离与水面上升的距离相等,因此弹簧的长度减小了:
10.04m 0.02m 2cm 2
⨯==. 14.细心的小明发现爸爸过一段时间总要把家里的菜刀磨一磨,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达到______的目的。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要磨一磨,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使切菜更容易。

15.用细线将某实心物块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为15N ,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为5N ,则物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ρ水=1×103kg/m 3,g=10N/kg )
【答案】1.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称重法知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 浮=G-F 示=15N-5N=10N
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333310N ==1.010kg/m 10N/k 10m g
1F g V ρ-=⨯⨯⨯浮排 由于物块浸没水中,所以物块的体积
V=V 排 =1×10-3 m 3
由G mg = 知道,物块的质量
15N 1.5kg 10N/kg
G m g === 由m V
ρ=知道,该物块的密度 33331.5kg 1.510kg/m 110m
m V ρ-=⨯⨯== 16.如图所示,茶壶质量500g ,内装1kg 水,则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____N ;水面以下10cm 深处茶壶侧壁受到的水的压强是______Pa 。

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茶壶缓缓倾斜,水刚好从壶嘴流出时,壶嘴处水面_____(选填“略高于” “略低于”或“相平于” )壶内水面。

(g=10N/kg)
【答案】15 1×103 相平于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因此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1kg?10N /kg +0.5kg?10N /kg =15N F G G m g m g =+=+=水壶水壶 ;
第二空.因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等,因此水面以下10cm 深处茶壶侧壁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33310kg /m ?10N /kg?0.1m =10Pa p gh ρ== ;
第三空.茶壶与壶嘴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因此是连通器,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因此水刚好从壶嘴流出时,壶嘴处水面相平于壶内水面。

17.如图1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________;如图2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图1 图2
【答案】惯性 摩擦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物体间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间有摩擦力。

用尺子猛力击下面的棋子,棋子受到力的作用改变运动状态而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受重力作用就落下来,落到正下方。

[2]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由于速度较慢,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受到了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而会前移。

18.儿童玩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安全。

如图所示,技术人员正对某款控玩具汽车的性能做检测。

已知遥控汽车的质量为2kg ,在20N 牵引力的作用下水平匀速运动50m ,用时10s 。

求:
(1)遥控汽车的重力______;
(2)牵引力做的功______;
(3)遥控汽车的功率______。

【答案】20N 1000J 10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遥控汽车所受的重力为
2kg 10N/kg 20N G mg ==⨯=
(2)[2]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20N 50m 1000J W Fs ==⨯=
(3)[3]牵引力的功率为
1000J 100W 10s
W P t === 19.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为 4N 的物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

【答案】3.4 0.6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4N。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4N−3.4N=0.6N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6N。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如图所示在用羊角锤拔钉子时,若O为支点,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答案】
【解析】
【详解】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力臂最大时,所用的力最小,最大的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与支点连线的距离,最小的力是通过力的作用点垂直于力臂的;如下图所示。

21.如图所示,一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完成滑轮组绕线。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滑轮组要求工人站在地面上提升重物,因此,在绕绳时,最终的绳子自由端方向应该向下,如图所示,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小格距离为1cm,不考虑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实验前,发现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么做的目的是便于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B点处应挂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两边同时都多挂上一个钩码,则杠杆的_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
(3)该同学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动,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需要施加的拉力是3N,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
(4)综合分析后,你能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
【答案】右测量力臂 6 左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F1l1=F1l1
【解析】
解答:(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通过调节钩码的位置及数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恰好沿着杆的方向,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1)①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 ,4G⋅3L =F B⋅1L ,解得F B=6G 需挂6个钩码;
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即:1.5N×3cm>3.5N×1cm,所以F A L A > F B L B,所以杠杆的左端下沉;(3)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4)根据实验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1l1.
点睛:(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在B点挂的钩码个数或拉力的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否平衡或杠杆的哪端下沉;(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弹簧测力计倾斜,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4)根据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F1l1=F1l1.
23.如图所示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74%
2 8 0.1 3.1 0.
3 86%
3 8 0.1 2.5 0.4
(1)实验时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并用______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图______做的实验;
(2)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η=______;通过比较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
(4)问题讨论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

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答案】刻度尺乙80% 1、2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不正确摩擦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根据η=W
W


=
Gh
Fs
×100%,实验时需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

[2]分析表中数据,实验2中绳子的有效段数
n=s
h
=
0.3m
0.1m
=3
物体的重力为8N,故实验2是用图乙做的实验。

(2)[3]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
η=W
W


=
Gh
Fs
×100%=
8N0.1m
2.5N0.4m


×100%=80%
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为80%。

[4]根据n=s
h
知,实验1中的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故1、2实验是用同一滑轮组做的实验,故通过比较1、
2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5]实验2、3中,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但实验3中动滑轮重力较2大,故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4)[6][7]实验中只有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物体上升,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才等于测力计示数,若静止时读数,则没有测量出机械之间的摩擦,即他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此他的想法不正确。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如图甲所示是位于宜宾市高庄桥的国内首座“公路在下、铁路在上”的金沙江公铁两用大桥的施工现场照片,如图乙所示,是某次施工中使用的升降与移动的塔吊和滑轮组,为了保证塔吊起重物不会翻倒,在塔吊左边配有一个重物P ,已知OA=12m ,OB=4m ,动滑轮的质量为40kg ,一块重为8×104N 、体积为1m 3的正方体物块D ,(忽略江水流动对物块的影响,不计绳、塔吊横梁及定滑轮的自重和摩擦,江水密度取33
1.010kg/m ρ=⨯水,g=10N/kg);
(1)若物块D 从平台上匀速升降,为了保证铁塔不至翻倒,使其横梁始终保持水平,求塔吊左边的配重物P 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若将物块D 完全浸没水中后以0.4m/s 的速度匀速下沉到江底,则拉力F 的功率是多少?
(3)若将物体D 从江底匀速打捞出水面,假如绳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为2.5×104N ,那么物体D 露出体积为多少时,绳子刚好被拉断?
【答案】 (1)24120kg ;(2)28160W ;(3)0.46m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G mg =得,重物的质量是
4810N 8000kg 10N/kg
G m g ⨯===物物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OA m g OB m g ⨯=⨯配总

OA m m g OB m g ⨯+=⨯配物动()
解得
()12m 40kg 8000kg 24120k )g (4m
OA m m g m OB g ⨯+⨯+===⨯物动配 (2)由题可知,不计摩擦和绳重,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物块D 完全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334==1.010kg 10N/kg 1m 110N F gV ρ⨯⨯⨯=⨯浮液排
水对滑轮的拉力是
4'810N 10000N 70000N F G F =-=⨯-=浮物
拉力是
'70000N 1170400340k 33
g 10N/kg N F F G =+=+⨯=动()()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330.4m/s 1.2m/s v v ==⨯=物
拉力F 的功率
'N 704003
1.2m/s 28160W P Fv ==⨯= (3)当绳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为4
2.510N F =⨯大时,由1
3
F F
G =+大拉动()可知物体拉滑轮的力F 拉为 433 2.510N 40kg 10N/kg 74600N F F G =-=⨯⨯-⨯=拉大动
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
4'810N 74600N 5400N F G F =-=⨯-=浮物拉
浸在水中的体积
'3335400N 0.54m 110kg/m 10N/kg
F V g ρ'===⨯⨯浮排水 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
'3331m 0.54m 0.46m V V V =-=-=露排
答:(1)若物块D 从平台上匀速升降,为了保证铁塔不至翻倒,使其横梁始终保持水平,塔吊左边的配重物P 的质量为24120kg ;
(2)若将物块D 完全浸没水中后以0.4m/s 的速度匀速下沉到江底,则拉力F 的功率是28160W ;
(3)若将物体D 从江底匀速打捞出水面,假如绳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为2.5×104N ,那么物体D 露出体积为0.46m 3时,绳子刚好被拉断。

25.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 450N 的重物,忽略绳重及滑轮摩擦,绳自由端的拉力 F 为200N ,重物在5s 内匀速上升了 1m ,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出动滑轮的重. 【答案】(1)120W(2)75%(3)150N 【解析】
【分析】
【详解】
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子;
(1).拉力F做的功
W总=Fs=F×3h=200N×3×1m=600J,
拉力F做功的功率
P=
600J
5s
W
t
总=120W;
(2).有用功
W有=Gh= 450N×1m=450J,机械效率
η=
450J
=
600J
W
W


= 75%;
(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1
3
(G+G动),动滑轮重
G动=3F-G=3×200N-450N=150N.
答:(1).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120W;(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3).动滑轮的重力为150N.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如图所示,小田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
A.小川对箱子做了功
B.箱子的机械能变小
C.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
D.小川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川对箱子没有做功。

故A错误;
B.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其动能和势能都不变,故其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
C.竖直方向箱子受力平衡,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故C正确;
D.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所以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阻力等于推力,故D错误。

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二力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物体受到重力、支持
力及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弹力的定义可知,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因此物体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3.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
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W=Pt,做功多少与功率和时间有关,故A错误;
B.t=W
P
,做功的时间与做功和功率有关,故B错误;
C.物体单位时间内做的功为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故C正确;
D.功率的大小与省力无关,故D错误;
4.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夏天开空调室内温度低,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开空调室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选项B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5.如图,用50N的压力F,将重20N的物A紧紧压在墙壁上,物体以0.2m/s的速度沿墙壁匀速下滑,那么物体A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为()
A .20N
B .50N
C .70N
D .0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墙对物体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摩擦力的大小是20N 。

故选A 。

6.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
B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0 N
C .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2×104Pa
D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7dm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 .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 左右,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0.1kg 10N kg 1N F G mg ===⨯=
故B 不符合题意;
C .人的体重在G=600N 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 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2600N 1.210Pa 0.05m
F G p S S ====⨯ 故C 符合题意;
D .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7cm=2.7dm 左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7.不同物体放在水中,有关它们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