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追踪检测(二十七)新兴力量的兴起
( 时间: 25 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32 分 )
1.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声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以想象的,一个美国
包庇下的欧洲是不可以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企图在于() A.成立一个强盛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成立同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从头确定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建立一个一致的欧洲
分析:选B欧洲力量的增强,要求成立与美国同等的关系。
2.1958 年,戴高乐在法国从头掌权后推行以下举措: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挣脱
美国的核保护;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成立一个挣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
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用和缓的外交政策取代冷战。
这主
要表示()
A.往日欧洲霸主地位的情结仍在其心中
B.踊跃展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掌握自己的命运
D.和平发展是人类社见面对的共同主题
分析:选C依据资料“成立一个挣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可知是挣脱美苏控制,
掌握自己的命运,故 C 项正确。
3.1970 年开始,西欧不管美国反对,开始增强同东欧的经济联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
张氛围、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靠、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退步换取苏联在
其余方面的退步。
这表示()
A.西欧踊跃推动经济全世界化发展
B.欧洲的经济联系政治色彩浓重
C.缓解危机成为西方的急迫需求
D.苏联改革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
分析:选 B据资料“增强同东欧的经济联系并试图以经济的退步换取苏联在其余方
面的退步”可知经过东、西欧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和缓欧洲形势,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故 B 项正确。
4. 1971年,日本政府发布的《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喜悦:“回顾旧事,风雨25 年,达成战后中兴的日本经济,在技术改革和复兴出口两只车轮驱动下,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
进。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以下属于日本战后“风雨25 年”经济发展机会的是()
B.在政治民主化进度下,日本政府消除军国主义剩余
C.在两大阵营抗衡下,美国培植日本为抗衡共产权力的盟友
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好运地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救助国家
分析:选C联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在亚洲抗衡社会主义国家,对日本进行培植,
这为日本经济发展供给了机会,应选 C 项。
重修欧洲时,美国并无需要日本家产技术,排
除 A 项; B 项不是机会,并且日本军国主义剩余没有获得消除,清除;马歇尔计划救助对象
是欧洲,可清除 D项。
5.20 世纪50 年月,发展中国家不停要求建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假想遇到美国
历届政府的抵制。
1960 年,美国政府支持成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作为世界上最贫困
国家的开发项目优惠贷款。
由此可知()
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美苏抢夺扩展到经济领域
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高
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分析:选 C资猜中“作为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开发项目优惠贷款”说明二战后美国态度
的转变主假如针对发展中国家,与20 世纪 60 年月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相关,应选C项。
6.20 世纪 60 年月,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
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
“三尼之说”的出现表现了当时的国际形
势是()
A.美苏争霸B.不缔盟运动的盛行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峙D.多极化趋向的出现
分析:选 D 20 世纪 60 年月是两极格局期间,印度的兴起反应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重
要的力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冲击了两极格局。
A、 B 两项与资料不符;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峙指美、欧( 欧共体 ) 、日,清除 C 项。
7.20 世纪 60 年月末 70 年月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先后与苏联、波兰和民主德国签署
合约以改良关系,还与东欧一些国家成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增强经济联系。
这反应了() A.欧洲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北约东扩场面开始出现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向增强D.冷战对峙形势有所和缓
分析:选 D资料信息表现了联邦德国同东欧“一些国家成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增强经济
联系”,说明冷战对峙形势有所和缓,故 D 项正确。
8.有学者提出,“两极格局拥有相对的稳固性,可是它又由于国际力量对照的不停变化
而遇到撼动,并且已遇到逐渐扩大起来的其余力量中心的挑战”。
在20世纪60年月可以“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重要要素有()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②日本快速兴起
③不缔盟运动的盛行④中国的复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分析:选 B中国的复兴是在20 世纪 70 年月末,推行改革开放此后,而20 世纪 60 年月中国正处于混乱期间,不足以成为“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重要力量。
清除④。
二、非选择题 (18 分 )
9.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二战后早期,以杜鲁门政府救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初步,后来美国渐渐展开了一系
列的外助活动。
美国对外助助的中心目标是保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建立美国的
“大国形象”。
与此相适应,这一期间美国对外助助的项目要点是以经济救助为主;而地区
要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依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
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期间美国对外助助
体系的历史观察(1945 ~ 1952 年) 》
资料二进入 (20 世纪 )60 年月后,政治多极化趋向开始出现,使美国充足认识到:“要同
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打劫是不可以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
”为了同苏联抢夺战略空间,
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救助。
到 1968 年 6 月尾,美国对外助助总数为 1 335 亿美元,
此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救助总数是 775 亿美元,占救助总数的 58%,此中约 583 亿美元是经济救助,
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数的 75%。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助助政策的历史观察》
(1)依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早期美国展开对外助助的影响。
(9 分)
(2)依据资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外助助的变化,并联合所学知识剖析其原由。
(9 分)
分析:第 (1) 问,依据资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对美国自己和对所救助的国家两个方面剖析
其影响。
第 (2) 问第一小问,依据资料一“地区要点主要以西欧为主”、资料二“美国加大
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救助”,得出以欧洲为主转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第二小问,依据材
料二从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发展等方面剖析。
答案: (1) 影响:实现了欧洲经济的中兴和民主制度的稳固;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建立
了美国的“大国形象”;保护了美国国内经济的繁华;必定程度上截止了苏联和社会主义的
扩充。
( 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2)变化:以西欧为主转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原由:不缔盟运动的盛行和第三世界的崛
起;西欧实力的增强;与苏联抢夺战略空间的需要。
( 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