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滋市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命题“若α=,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
A .若α≠
,则tan α≠1 B .若α=
,则tan α≠1
C .若tan α≠1,则α≠
D .若tan α≠1,则α=
2. 抛物线y 2=2x 的焦点到直线x ﹣y=0的距离是( )
A .
B .
C .
D .
3. △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是a ,b ,c ,设向量
,
,若
,则角B 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l ∥平面β,则α∥β.
B .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l ⊥平面β,则α∥β.
C .若直线l 1,l 2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l 1∥l 2
D .若直线l 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l ∥α
5. 记集合{
}
22
(,)1A x y x y =+?和集合{}(,)1,0,0B x y x y x y =+3
?表示的平面区域分别为Ω1,Ω2,
若在区域Ω1内任取一点M (x ,y ),则点M 落在区域Ω2内的概率为( ) A .
12p B .1p C .2
p
D .13p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线性规划、古典概型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基本运算能力. 6. 定义运算:,,a a b
a b b a b ≤⎧*=⎨
>⎩
.例如121*=,则函数()sin cos f x x x =*的值域为( )
A .22⎡-⎢⎣⎦
B .[]1,1-
C .,12⎤⎥⎣⎦
D .1,2⎡-⎢⎣⎦
7. 不等式
≤0的解集是( )
A .(﹣∞,﹣1)∪(﹣1,2)
B .[﹣1,2]
C .(﹣∞,﹣1)∪[2,+∞)
D .(﹣
1,2]
8. 甲、乙两所学校高三年级分别有1 200人,1 000人,为了了解两所学校全体高三年级学生在该地区六校
联考的数学成绩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两所学校一共抽取了11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作出了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 甲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频数 3 4 8 15 分组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5
x
3
2
乙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频数
1 2 8 9 分组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0
10
y
3
则x ,y A 、12,7 B 、 10,7 C 、 10,8 D 、 11,9
9. 若函数)1(+=x f y 是偶函数,则函数)(x f y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 A .1=x B .1-=x C .2=x D .2-=x 10.已知向量(1,2)a =,(1,0)b =,(3,4)c =,若λ为实数,()//a b c λ+,则λ=( )
A .
14 B .1
2
C .1
D .2 11.设曲线2
()1f x x =+在点(,())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g x ,则函数()cos y g x x =的部分图象
可以为( )
A .
B . C. D .
12.已知d 为常数,p :对于任意n ∈N *,a n+2﹣a n+1=d ;q :数列 {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3.设α为锐角, =(cos α,sin α),=(1,﹣1)且•=
,则sin (α+
)= .
14.已知圆C 的方程为22230x y y +--=,过点()1,2P -的直线与圆C 交于,A B 两点,若使AB 最小则直线的方程是 . 15.若全集
,集合
,则。
16.如图所示2×2方格,在每一个方格中填入一个数字,数字可以是1、2、3中的任何一个,允许重复.若填A B 方格的数字,则不同的填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A B C D
17.如图所示是y=f (x )的导函数的图象,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f (x )在(﹣3,1)上是增函数; ②x=﹣1是f (x )的极小值点;
③f (x )在(2,4)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 ④x=2是f (x )的极小值点.
其中真命题为 (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8.已知△ABC 的面积为S ,三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若222
4S a b c +=+, 则sin cos()4
C B π
-+
取最大值时C = .
三、解答题
19.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50与100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50,60),第二组[60,70),…,第五组[90,100].如图所示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若成绩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80,认为合格,求该班在这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合格的人数;
(Ⅱ)从测试成绩在[50,60)∪[90,100]内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设其测试成绩分别为m 、n ,求事件“|m ﹣n|>10”概率.
20.已知命题p :“存在实数a ,使直线x+ay ﹣2=0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命题q :“存在实数a ,使点(a ,1)
在椭圆内部”,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2,F F 分别是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
1122|,||PF F F PF 成等差数列.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已知动直线l 过点F ,且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试问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 ,使得716
QA QB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已知函数f (x )=|x ﹣a|.
(Ⅰ)若不等式f (x )≤2的解集为[0,4],求实数a 的值;
(Ⅱ)在(Ⅰ)的条件下,若∃x 0∈R ,使得f (x 0)+f (x 0+5)﹣m 2
<4m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3.圆锥底面半径为1cm ,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21|f x x =-.
(1)若不等式1()21(0)2
f x m m +≤+>的解集为(][),22,-∞-+∞,求实数m 的值;
(2)若不等式()2|23|2
y
y a
f x x ≤+
++,对任意的实数,x y R ∈恒成立,求实数a 的最小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三角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等基础知识,以及考查等价转化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松滋市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解:命题“若α=,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若tan α≠1,则α≠”.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抛物线y2=2x的焦点F(,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知:
F到直线x﹣y=0的距离d==,
故答案选:C.
3.【答案】B
【解析】解:若,
则(a+b)(sinB﹣sinA)﹣sinC(a+c)=0,
由正弦定理可得:(a+b)(b﹣a)﹣c(a+c)=0,
化为a2
+c2﹣b2=﹣ac,
∴cosB==﹣,
∵B∈(0,π),
∴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向量数量积运算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B
【解析】解:A选项中,两个平面可以相交,l与交线平行即可,故不正确;
B选项中,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正确;
C选项中,直线与直线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故不正确;
D 中选项也可能相交.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
5. 【答案】A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Ω1表示以原点为圆心, 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Ω2表示OAB D
及其内部,由几何概型得点M 落在区域Ω2内的概率为1
1
2P ==p 2p
,故选A.
6. 【答案】D 【解析】
考
点:1、分段函数的解析式;2、三角函数的最值及新定义问题.
7. 【答案】D 【解析】解:依题意,不等式化为,
解得﹣1<x ≤2,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将不等式转化为特定的不等式去解.
8. 【答案】B
【解析】 1从甲校抽取110× 1 200
1 200+1 000
=60人,
从乙校抽取110× 1 000
1 200+1 000
=50人,故x =10,y =7.
9.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1(+=x f y 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出)(x f y =的图象,又)1(+=x f y 是偶函数,对称轴方程为0=x ,∴)(x f y =的对称轴方程为1=x .故选A . 考点:函数的对称性. 10.【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1,2)a =,(1,0)b =,所以()()1,2a b λλ+=+,又因为()//a b c λ+,所以
()1
4160,2
λλ+-==
,故选B. 考点:1、向量的坐标运算;2、向量平行的性质. 1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2,cos 2cos ,,cos cos g x x g x x x x g x g x x x ==-=--=,()cos y g x x ∴=为奇函数,排除B ,D ,令0.1x =时0y >,故选A. 1 考点:1、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选择题“特殊值”法. 12.【答案】A
【解析】解:p :对于任意n ∈N *
,a n+2﹣a n+1=d ;q :数列 {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则¬p :∃n ∈N *
,a n+2﹣a n+1≠d ;¬q :数列 {a n }不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由¬p ⇒¬q ,即a n+2﹣a n+1不是常数,则数列 {a n }就不是等差数列,
若数列 {a n }不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不存在n ∈N *
,使得a n+2﹣a n+1≠d ,
即前者可以推出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即后者可以推不出前者,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以条件问题为载体的,这种问题注意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看是不是都能够成立.
二、填空题
13.【答案】:.
【解析】解:∵•=cos α﹣sin α=,
∴1﹣sin2α=,得sin2α=, ∵α为锐角,cos α﹣sin α=⇒α∈(0,),从而cos2α取正值, ∴cos2α=
=
,
∵α为锐角,sin (α+)>0,
∴sin (α+
)
=
===
.
故答案为:
.
14.【答案】30x y -+= 【解析】
试题分析:由圆C 的方程为2
2
230x y y +--=,表示圆心在(0,1)C ,半径为的圆,点()1,2P -到圆心的距
2()1,2P -在圆内,所以当AB CP ⊥时,AB 最小,此时
11,1CP k k =-=,由点斜式方程可得,直线的方程为21y x -=+,即30x y -+=.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15.【答案】{|0<<1} 【解析】∵
,∴
{|0<<1}。
16.【答案】 27
【解析】解:若A 方格填3,则排法有2×32
=18种,
若A 方格填2,则排法有1×32
=9种,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所以不同的填法有18+9=27种. 故答案为:27.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类计数原理,如何分类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17.【答案】 ①
【解析】解:由图象得:f (x )在(1,3)上递减,在(﹣3,1),(3,+∞)递增, ∴①f (x )在(﹣3,1)上是增函数,正确, x=3是f (x )的极小值点,②④不正确;
③f (x )在(2,4)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不正确, 故答案为:①.
18.【答案】4
π 【解析】
考点:1、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2、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1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属于难题.在解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主要依据.一般来说 ,当条件中同时出现ab 及
2b 、2a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弦、余弦函数交叉出现时,往往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
正弦函数再结合和、差、倍角的正余弦公式进行解答,解三角形时三角形面积公式往往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下列不同形式
111sin ,,(),2224abc ab C ah a b c r R
++. 三、解答题
19.【答案】
【解析】解:(I )由直方图知,成绩在[60,80)内的人数为:50×10×(0.18+0.040)=29. 所以该班在这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合格的有29人.
(II )由直方图知,成绩在[50,60)内的人数为:50×10×0.004=2, 设成绩为x 、y
成绩在[90,100]的人数为50×10×0.006=3,设成绩为a 、b 、c , 若m ,n ∈[50,60)时,只有xy 一种情况,
若m,n∈[90,100]时,有ab,bc,ac三种情况,
m n[5060[90100]
事件“|m﹣n|>10”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有6种
∴.
【点评】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小矩形都是等宽的,即等于组距,高是,所以有:×组距=频率;即可把所求范围内的频率求出,进而求该范围的人数.
20.【答案】
【解析】解:∵直线x+ay﹣2=0与圆x2+y2=1有公共点
∴≤1⇒a2≥1,即a≥1或a≤﹣1,
命题p为真命题时,a≥1或a≤﹣1;
∵点(a,1)在椭圆内部,
∴,
命题q为真命题时,﹣2<a<2,
由复合命题真值表知:若命题“p且¬q”是真命题,则命题p,¬q都是真命题
即p真q假,则⇒a≥2或a≤﹣2.
故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2]∪[2,+∞).
21.【答案】
【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及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分类讨论思想、待定系数法、设而不求法的应用.
下面证明54m =时,716QA QB ⋅=-恒成立. 当直线l 的斜率为0时,结论成立;
当直线l 的斜率不为0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ty =+,()11,A x y ,()22,B x y ,
由1x ty =+及2
212
x y +=,得22(2)210t y ty ++-=, 所以0∆>,∴12122221,22
t y y y y t t +=-=-++. 111x ty =+,221x ty =+, ∴112212125511(,)(,)()()4444x y x y ty ty y y -⋅-=--+=2(1)t +121211()416
y y t y y -++= 22222211212217(1)242162(2)1616
t t t t t t t t --+-++⋅+=+=-+++.
综上所述,在x 轴上存在点5(,0)4Q 使得716
QA QB ⋅=-
恒成立. 22.【答案】
【解析】解:(Ⅰ)∵|x ﹣a|≤2,∴a ﹣2≤x ≤a+2,
∵f (x )≤2的解集为[0,4]
,∴,∴a=2. (Ⅱ)∵f (x )+f (x+5)=|x ﹣2|+|x+3|≥|(x ﹣2)﹣(x+3)|=5,
∵∃x 0∈R
,使得
,
即成立, ∴4m+m 2>[f (x )+f (x+5)]min ,即4m+m 2>5,解得m <﹣5,或m >1,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1,+∞).
23.
【答案】
2cm . 【解析】
试题分析:画出图形,设出棱长,根据三角形相似,列出比例关系,求出棱长即可.
试题解析:过圆锥的顶点S 和正方体底面的一条对角线CD 作圆锥的截面,得圆锥的轴截面SEF ,正方体对角面11CDD C ,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棱长为,则1CC x =
,11C D ,
作SO EF ⊥于O
,则SO =
1OE =, ∵1
ECC EOS ∆∆,∴11CC EC SO EO =
121x -=,
∴x =cm
.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24.【答案】
【解析】(1)由题意,知不等式|2|21(0)x m m ≤+>解集为(][),22,-∞-+∞. 由|2|21x m ≤+,得1122
m x m --≤≤+,……………………2分 所以,由122m +=,解得32
m =.……………………4分 (2)不等式()2|23|2y y a f x x ≤+++等价于|21||23|22
y y a x x --+≤+, 由题意知max (|21||23|)22
y y a x x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