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这是一首色彩浪漫、气势豪放的写景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景象壮观的“庐山飞瀑图“。

掩卷遐想,人们不禁恍然领悟;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瀑布,岂非诗仙狂放不羁,豪迈恢宏之气慨于艺术领域中之写照乎?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转载标记。

)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拓展内容: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
1.雄伟气势
2.夸张、比喻
3.疑是银河落九天
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阅读练习二:
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
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
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
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2分)
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3.李白绝句(七言绝句)
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意近即可)(1分)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