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重视投影、录像、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数学
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
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及互联网成为数
学课堂的辅助工具。
提倡教师自制教具,自己设计教学课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研究数学
的文化,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可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直观演示,化枯燥为趣味,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正弦函数的复合变换”时,可以运用“几何画板”做个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清楚
地显示由y=sinx到y=Asin(x+)的变化的全过程。
“横向伸缩”、“纵向伸缩”、“横向平移”、“纵向平移”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最后还可以通过“过程回放”回顾变化过程。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
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再如,立体几何教学中,可以进行空间位置的变换,变换过程中,实虚线也随之变换,也可
以进行切割、修补,还可以任意调节方向、角度,便于学生观察,对研究几何体的性质、线
面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构想能力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2.通过动态模拟,化静态为动态,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进行“圆系”和“直线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同时输入三个任意的圆及三条任意直线,学生可以自己观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既可平移,又能旋转,并显示直线与圆有无交
点及交点个数,圆也可以只选半部分。
动态模拟对于解决直线与圆的各类位置关系都适用。
我们应该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计算速度快、测量的精度准确、强大的动画功能、逼真的虚拟
场景等)来寻找突破教学难点的途径,用计算机演示在传统课堂中难以演示的几何体、复杂
曲线的形成过程,获取数学经验,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等。
例如,用“几何画板”演示当
离心率变化时三种圆锥曲线的变化过程,形象直观,揭示了离心率的本质。
3.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各种信息引
进课堂,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与传统教学相比,相同的教学内容,
运用数学教学课件可节省时间、减轻学生负担,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关键——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
结合数学学
科特点,我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标准》指出:“学生需要接受人类积累的知识,并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的、多
样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
新教材中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阅读”、“数学活动”等专题课程,正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之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
新教材在每章前都精心设计了一个配有插图的、饶有趣味的序言。
每个序言中都
提出了一个有很强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这就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
2.优势互补的原则
目前,有一种过分夸大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的倾向,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完全离开传统
的教学方法,应该与粉笔、黑板说再见,整节课完全采用多媒体技术。
从上课的第一分钟直
到下课,教师除了讲解,就是点击鼠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
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现代教育的优势。
也有人认为数学教学是训练人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的引入不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各种计算软件的使用更会降
低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计算机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理论和实践
结果来看,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片面性,我认为应优势互补。
实践表明,使
用同样的软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数学修养、教学经验、教
育理论水平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技术需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
教学要优势互补,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在计算机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与
传统教学完美结合显得十分重要,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课堂上该用的时候
就用,不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要勉强使用。
要把教师与计算机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计算
机与传统教学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才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并且要以数学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适时反思,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数学课程改
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