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浅谈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学习方式。

而探究学习恰恰可以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进而在脑子中不断地出现“为什么”并在“为什么”的驱
使下学生开始主动地探索和研究,以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和突破,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和高效,最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
学生,使思品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乐园。

一、组建探究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实施探究学习,分组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便于操作的原则,把学生4—6人分为一组,尽量使每一个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互补的,便于学生互相学习和帮助,发挥小组探究学习的作用。

在组织探究学习之前,要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每组学生的责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要求学生
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协作。

例如,让性格外向的学生担任组织者;说话有条理的
学生担任中心发言人;喜欢夸夸其谈的学生担任记录员;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发表个人及小
组的意见等。

明确责任分工,既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
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一种安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实践证明,热情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

学生没有热情驱动,就不会主动探究,只会停留在一般知识的平面的了解和识记,不会将有用的知识运用到生活
和学习中去。

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是探究知识的起点,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主动性是终身学习、不
断创新的内动力”。

在思品课教学中,必须通过创设启迪智慧的探究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究学习阶段,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在
教学“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家庭保护”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人来人往的车站,有一个被遗
弃的婴儿在啼哭的情景,这个情景一下就引出了未成年人没有家庭保护其生命权、生存权都
将被剥夺的问题。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会产生愤怒,同时又会出自本能地想去帮助被遗弃的
小孩。

此时,学生就会渴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内在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达到教会学生掌握探究学习方法的目的。

四、依托情景问题,推动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其关注的目标是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
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

当通过以上的情景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离不开法律的
特殊保护的原因,分析了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各个方面后,可组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合作探究学习。

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一种鼓励性发言氛围,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表达观点的时间。

学生开
展探究时,教师要耐心的倾听,关注探究活动的进程,敏锐地抓住学生的心灵。

当讨论陷入
僵局或出现理论偏差时,教师要作引导性介入活动,对学生的独到性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对
偏激的观点给予及时的正面引导。

探究活动结束后,在组织每个学习小组展示探究成果时,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激励性、公正性的评价。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有步骤地进行循序渐进地引
导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就会使讨论收到实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思品课的探究学习中,会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些知识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如果探究的结论比较科学全面,教师可作概括性的总结;如果学
生在结论性问题上有偏差或不完整,教师要注意总结和强调,总结时要注意升华问题,深层
次地准确地把握关键点。

引导学生善于总结是学生探究知识的重要环节,实践也证明,重视
对探究问题的总结和升华,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要求。

六、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增强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之一是教师能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
内化。

因此,教师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评价结果都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学习情况
的评价重要的是把握时机,以达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目的。

在组织探究学习过程中,多采
用激励性评价,既能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

总之,探究学习是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思想品德教学中大力推行
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的神圣职责。

思想品德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