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记忆剪出爱—关爱认知症老人(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护记忆剪出爱—关爱认知症老人(一)
国际失智症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日。

时间是9月21日,国际失智症日的设立是为了关爱失智症患者,预防老年痴呆。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下降,失智老人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600万—1000万的失智老人,平均每年有30万新发病例。

什么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

特别会影响到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

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

失智症可分为可逆或不可逆,视疾病成因而异。

只有不到10%的失智症是可逆的。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

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使该病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因此,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很痛苦的死亡过程。

它越来越缓慢,越来越残酷;它消灭所有的记忆、认知、语言和可能性。

在发病的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知识水平低的人多于知识水平高的人;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受过脑外伤者、家族中数代有老年性痴呆病人者等容易发病。

失智症的认知误区
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晚年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随做随忘、反应迟钝、神情淡漠、唠叨、多疑猜忌等“老糊涂”现象,大家普遍认为是正常的生理老化,其实,这正是老年痴呆的前期现象。

症状的各个阶段
轻度知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为正常老化到失智症开始出现征兆之间,存在的一个过渡区域,也是易与一般老化现象产生混淆,且常常会被家人忽略。

初期症状
★语言表达较为困难,想不起来要说什么或事物名称;
★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记忆丧失,特别是近期的记忆;
★时间的混淆,弄不清楚现在是几年几月几日,重复问题及动作;
★迷路,尤其是不常去的地方;
★犹豫不决,有做决定困难的情形;
★缺乏主动性及动机,对于日常嗜好及活动出现兴趣缺乏的情形,出现忧郁、妄想或攻击的症状。

中期(中度)症状
★对近期记忆变得更健忘,特别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及人名,忘记吃饭或洗澡;
★分不清早晨、黄昏与季节,误认家属;
★对于长辈的卫生需仰赖他人协助,例如上厕所、洗澡及穿衣等;
★说话愈来愈困难,字句变少,说话不连贯,缺乏逻辑性,失去阅读能力;
★出现游走及走失的问题,以及行为异常,情绪起伏大,易起冲突;
★日夜颠倒,晚上不睡,白天嗜睡,可能出现妄想的情形。

晚期(重度)症状
★无法自我进食,常拒绝饮食及吞咽困难;
★认不出主要的家人及朋友;
★无法说明及了解周遭发生的事情;
★行走困难,开始需要藉由轮椅行动或卧床不起;
★大小便失禁;
★言语少且重复,无法理解他人说词。

症状的病因分类
退化性失智症
约占失智患者半数,遗传基因、更年期妇女性激素降低、脑伤、溺水缺氧、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都易造成脑部渐进式萎缩型失智症。

而以下三类最常见:
1、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的最常见成因。

2、额颞叶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3、路易氏体型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血管性失智症
危险因素是由脑中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脂肪高、抽烟等脑中风的病人,因为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细胞受损,思考能力时好时坏,影响心智、情绪失序,症状起伏不定,合并情感失禁等。

混合型失智症
混合型是前两种的混合体,约占一到一点五成。

早期症状是爱滋海默症,接著是血管型失智症,譬如身体反应迟钝、或是侧肢没有力气,检查脑部可发现血管堵塞。

这类型的病人,可能两种病情前后发生或交替发生。

其他型
这类型有帕金森氏症、酒瘾、尿毒、脑瘤等贫血、缺乏维他命B12、甲状腺过低等内科疾病所造成,约占一成比率。

帕金森症晚期才呈现失智现象。

另外,如忧郁症也会逐渐产生失智症的特征。

雷维氏体失智症
约占失智症的百分之六,痴呆的早期即呈现有类似帕金森氏症状,视幻觉、情绪变化大,对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敏感等。

图文来源于互联网
下期精彩:关爱失智老人(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