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_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到积极情绪有益身心健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而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2. 懂得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调节转化为积极情绪,激发主动调节情绪的动机,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化解消极情绪的几种方法。
二、教学形式
讨论交流、案例分析、视频分享
三、教学重点
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在生活中及时转化消极情绪。
四、教学难点
用理性认知取代不合理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及时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打开课件,观看flsh动画《幸福拍手歌》。
同学们听了这首《幸福拍手歌》,大家开心吗?老师看出来了,有的同学甚至手舞足蹈,但是,大家是不是每天每时都这么开心快乐呢?(不是)那么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今天这节心理课,我们就一起老学习一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二)什么是情绪
1、那什么叫情绪,我们先来看四张漫画图片,看看它们都代表了哪一种情绪状态?请看大屏幕,“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状态。
是啊,心情好的时候,我们的脚步更轻快,在我们眼里,天更蓝,草更绿,花更美。
心情不好的时候呢?见什么烦什么,“一边去,烦着呢!”
2、同学想一想,在生活中,自己经历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简单交流。
(三)情绪的影响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那么,情绪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视频中的人物是什么情绪状态?
(2)这种情绪状态对她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消极情绪的危害
案例:兰兰拿着刚下发的数学试卷,她得了87分,有一道选择题她答对了,老师却给她漏掉了3分,兰兰很生气,她觉得数学老师是故意的,就是不让达到90分。
看到同桌的考试高兴的神情,兰兰更生气了,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考了65分吗?不是我平时帮助你,你能及格吗?放学了,丽丽邀兰兰一同回家,丽丽安慰兰兰说,没关系,下次肯定能考九十分以上。
兰兰冷冷地说,你聪明,每次都考九
十多分,我笨,好不容易能上九十,那个变态的老师硬是给我扣下来,让我永世不得翻身了。
丽丽还想再劝说,兰兰不耐烦了,吼道:“你给我走开,少在这里猫哭耗子假慈悲!”……第二天,兰兰的考卷没让家长签名,她见数学老师避开走,上数学课时兰兰故意看小说,作业也随便应付,她觉得周围人都跟她过不去。
学生思考讨论
(1)兰兰表现出来的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2)这种情绪导致兰兰有什么行为和后果?
(3)小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消极情绪往往使我们的行为发生种种偏差,造成不良后果,不利于学习潜力的发挥,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与师长对立的消极态度,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还会扭曲性格,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4)小组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对兰兰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了解自己的情绪
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下面我们来做“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
指导语:这是一个由14个描述不同情感、情绪的词汇组成的量表,请阅读每一个词语并根据你近1-2星期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答案上画“√”。
几乎没有比较少中等程度比较多极其多1.感兴趣的 1 2 3 4 5 2.心烦的 1 2 3 4 5 3.精神活力高的 1 2 3 4 5 4.内疚的 1 2 3 4 5 5.恐惧的 1 2 3 4 5 6.热情的 1 2 3 4 5 7.自豪的 1 2 3 4 5 8.易怒的 1 2 3 4 5 9.害羞的 1 2 3 4 5 10.紧张的 1 2 3 4 5 11.意志坚定的 1 2 3 4 5 12.注意力集中的 1 2 3 4 5 13.坐立不安的 1 2 3 4 5 14.有活力的 1 2 3 4 5
条目1,3,6,7,11,12,14评定积极情绪,条目2,4,5,8,9,10,13评定消极情绪。
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因子统计分析,即积极情绪分和消极情绪分。
积极情绪分高表示个体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和快乐的情绪状况,而分数低表明淡漠。
消极情绪分高表示个体主观感觉困惑,痛苦的情绪状态,而分数低表示镇定。
(五)调节情绪常用的方法
同学们,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当你遇到消极的情绪时,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1.转移注意力:听音乐
2.合理宣泄:体育锻炼,与朋友打球,写日记,与好友聊天
3.幽默法:自我解嘲。
4.自我安慰:
5.理解宽容:
6.调整目标:用远大目标激励自己,为理想拼搏
7.改变认知:换个角度看
……
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我们再来一起帮帮前面案例中的兰兰,通过改变她不合理的想法来化解她的消极情绪。
(六)制作心情卡片
每名同学一张心情卡片,写上本节课的心情寄语,依次张贴在教室黑板上,形成一个大的心形图案。
(七)归纳小结:
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消极情绪时,如果我们能理智地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的想法,那么消极情绪就会转变为积极情绪,不良行为也会转变为积极行为。
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学习,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当自己有了消极情绪时,能通过自我调节,以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处于情绪跌宕起伏的青春期,遇事情绪比较容易走极端。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不良的情绪状态不禁影响学习还影响生活,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消极的不良心理,因而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是
十分必要的。
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的还不够深刻,他们掌握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也不是很多,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做情绪的主人心理辅导课。
通过观察,学生中消极情绪也较多,如愤怒、焦虑、忧郁、自卑等,这些情绪状态或多或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通过活动体验、讨论交流、案例分析、视频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以认识和控制情绪为线索,指导学生如何面对不良情绪,找到调控不良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效果分析
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让学生了解情绪并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1.内容设计合理。
本课主要讲述了了解情绪和控制情绪两个大的问题,从了解到控制,先了解再控制,结构严谨,符合逻辑。
在确
保内容完整的基础上,我着重引导学生探讨“控制情绪的方法”,注重学以致用,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活动丰富多彩。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幸福拍手歌”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情绪的作用时,我设计了“情绪万花筒”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这一环节时,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制作心情卡”的活动,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使课堂学习达到了高潮。
3.师生互动良好。
活动设计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在回答问题时,还是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使得整个课堂学习呈现出既活跃又有序的良好状态。
《做情绪的主人》教材分析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做情绪的主人》,主要内容涉及情绪的定义、情绪的基本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调控情绪的方法。
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让学生了解情绪并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
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试,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做情绪的主人》一课的教材内容设计,主要是为实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其教学目标是:(1)认识到积极情绪有益身心健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而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2)懂得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调节转化为积极情绪,激发主动调节情绪的动机,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化解消极情绪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在生活中及时转化消极情绪。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用理性认知取代不合理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及时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
请阅读每一个词语并根据你近1-2星期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答
案上画“√”。
几乎没有比较少中等程度比较多极
其多
1.感兴趣的 1 2 3 4 5 2.心烦的 1 2 3 4 5 3.精神活力高的 1 2 3 4 5 4.内疚的 1 2 3 4 5 5.恐惧的 1 2 3 4 5 6.热情的 1 2 3 4 5 7.自豪的 1 2 3 4 5 8.易怒的 1 2 3 4 5 9.害羞的 1 2 3 4 5 10.紧张的 1 2 3 4 5 11.意志坚定的 1 2 3 4 5 12.注意力集中的 1 2 3 4 5 13.坐立不安的 1 2 3 4 5 14.有活力的 1 2 3 4 5 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因子统计分析,条目1,3,6,7,11,12,14评定积极情绪,条目2,4,5,8,9,10,13评定消极
情绪。
积极情绪分高表示个体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和快乐的情绪状况,而分数低表明淡漠。
消极情绪分高表示个体主观感觉困惑,痛苦的情绪状态,而分数低表示镇定。
《做情绪的主人》课后反思
初一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身理的成长和心理的变化是引起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
本节课首先从生活中选取实例,让学生了解情绪,知道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与情绪打交道,情绪时时刻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调节情绪至关重要。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在欣赏分析心理案例、观看心理视频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有如身临其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懂得宽容他人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作为两大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放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学生懂得用宽容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在生活中及时转化消极情绪。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引导一情景一导行一内化”的教学思路。
第一,引导。
活动开始组织学生做心理放松活动,引导学生在
舒缓的音乐背景中,调整自己情绪,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尽快地进入本节课心理体验活动。
第二,创设情景。
通过四幅漫画图片,让同学们一吐为快。
同
学们通过观察代表“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状态的图片,感受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第三,导行。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
因而,学生能否明理、自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成败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我趁机让学生角色大转换,站在父母、老师、同学的立场上,通过换个角度来看,亲身感受父母、老师、同学的重要,从而化解生活中的消极情绪,掌握学做情绪的主人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内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所以,领悟、内化是最终目的。
于是,我通过设计辨析“兰兰”的案例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化解消极情绪,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的道理。
在课的最后部分,让每一位同学制作一张心情卡片,引导学生明白拥有积极的情绪其实很简单,生活中只有常怀一颗宽容向上的心,生活才能更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最终才能真正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课标分析
基于初一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特点情绪丰富强烈、波动性较大,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特点。
还有的因情绪不好影响听课效果导致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这都和他们不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此,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按照以学生“学"为主,在老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自主
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思路,本节课主要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自己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帮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以及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学会运用一些调控的方法,培养和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懂得保持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积极情绪有益身心健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而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懂得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调节转化为积极情绪,激发主动调节情绪的动机,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化解消极情绪的几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学习材料为载体组织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联系实际由小组内部探究扩大为全班同学交流合作,师生共同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