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点梳理及考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提示:
考点梳理:
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碳、氧循环
1.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几种常见的碳单质性质及用途的比较
3.碳、氧循环
(1)动植物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则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1)温室效应:①产生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暧;②危害:全球气候变暧、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③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清洁的能源,植树造林等。

考点2.碳的化合物
1.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性质及用途比较:
(2)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是酒精,它的化学名称叫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它具有的一个常见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考点3:实验室里CO2的制取
(1)在实验室里,制取CO2常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实验室制取CO2时,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先加固体,后到液体)。

反应开始后,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面(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完成收集二氧化碳后,用燃着的小木条在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典例精析
例1.据报到,中国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的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2.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甲所示)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该反应的充气原理: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为了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液体酸碱性的探究
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该溶液呈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白色粉末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白色粉末是
碳酸钠,丙同学认为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
(2)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乙所示),记录如下表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a=。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a=,V1(填“>”、“<”或“=”)V2
[答案] 澄清石灰水酸(1)不正确(2)NaHCO3+HCl=NaCl+H2O+CO2↑0.10 >
例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考点训练
一、选择题
1.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电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做散热材料
B.是一种化合物
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其主要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4.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 CO(NH2)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5.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理解,不合理的是()
6.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7.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 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C.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可使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9.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了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
积极开发太阳能
10.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乙瓶中盛放的是用
石蕊试纸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若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
II,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II,打开阀门I,紫色
小花将()
A.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白色
D. 不
变色
二、填空题
11.常用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田的基础内容。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使用装置A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是。

(3)用装置C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填化学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口(填“a”或“b”)通入气体
12.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是。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组合(不含收集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同,应选择的仪器组合是(填序号),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13.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b是。

(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插入液面的原因是。

(3)实验室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14.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2。

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
方法是:先(填字母,下同),后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
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试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5)某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得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等碱性溶液、CuSO4溶液反应。

II.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试应选(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填字母)。

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制取的连接顺序是(填序号)(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

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1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物加热制取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请根
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取25g石灰石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加入110.8g水得到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为227g,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 B
2.D
3. C
4. D
5.A
6.A
7. A
8. B
9. B 10.A
11.(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固态(3)CH4、NH3(4)检验装置气密性 a
12.(1)长颈漏斗(2)③④⑥⑨2KMnO4K2MnO4 + MnO2 + O2↑氧气不易溶于水防止瓶底被炸裂
(3)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石蕊溶液变红
13.(1)集气瓶(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集气瓶2KMnO4K2MnO4 + MnO2 + O2↑
14.(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B A (3)AC
(4)Ca(OH)2 + CO2 ==== CaCO3↓+ H2O (5)①D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馏水或干燥CO2
15.(1)①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C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②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ACBD (2)向食用碱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还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16.(1)集气瓶(2)C (3)AD
17.生成CO2的质量:25g+100g+110.8g-227g=8.8g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