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1第4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
1.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溶解有DNA的2 \mol /L的NaCl溶液中缓缓加蒸馏水,直至出现析出物为止
B. 丝状物的粗细表示一个DNA分子直径的大小
C. 在溶有DNA的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其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DNA中的杂质蛋白
D. 向盛有丝状物的试管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可鉴定DNA
【答案】C
【解析】解:A、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 /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DNA 析出量最大,因此向溶解有DNA的2 mol /L的NaCl溶液中缓缓加蒸馏水,直至析出物不再增加为止,A错误;
B、丝状物是由多个DNA分子形成的,不能代表DNA分子直径大小,B错误;
C 、在有DNA的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其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DNA中的杂质蛋白,C 正确;
D、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C.
2.下图为科研人员分别用六种不同的提取溶剂(编号为1~6)按相同的提取步骤提取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使用有机溶剂为提取剂,是因为类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相同的提取步骤是为了确保单一变量
C. 实验课题为探究六种溶剂对枸杞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
D. 实验结论为不同溶剂对不同品种的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影响不同
【答案】D
【解析】A.类胡萝卜素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实验中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剂,故A项正确;
B.生物实验的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按相同的实验步骤”是为了避免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B项正确;
C.本实验选择六种溶剂提取类胡萝卜素,以比较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故C项正确;D.从图中可看出,自变量为溶剂的种类,因变量为类胡萝卜素含量,故实验结论为不同溶剂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不同,故D项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柑橘皮作为材料提取橘皮精油时适合用水中蒸馏的方法
B. 两种提取过程中都加入了\ Na_2SO_4,并且所起作用都相同
C. 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
D. 所用的两种原料玫瑰花瓣和橘皮均需干燥去水处理
【答案】C
【解析】解: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用柑橘皮作为材料提取橘皮精油时不适合用水中蒸馏的方法,适合用压榨法,A错误;
B.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 Na_2SO_4的作用是除水,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 NaHCO_3和5%的 Na_2SO_4的作用是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B错误;
C.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C正确;
D.提取玫瑰精油所用原料不需要做干燥去水处理,提取橘皮精油需要干燥处理并用石灰水浸泡,D错误。
故选:C。
4.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学生对一些实验的操作或判断,其中正确的操作或判断是()
A. 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 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SiO_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
判断菠菜叶用量太少所致
C. 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蓝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
D. 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来进行鉴定
【答案】C
【解析】A、脂肪鉴定中洗浮色应用50%酒精,而不是50%盐酸,A错误;
B、B中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保护色素,所以呈黄绿色,B错误;
C、健那绿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蓝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C正确;
D、番茄本身呈红色,会对砖红色沉淀造成干扰,D错误。
5.在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初步析出DNA和提取较纯净的DNA所用的药品的浓度及其名称分别是()
①0.1 g /mL的柠檬酸钠溶液
②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 /L的NaCl溶液
③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 /L的NaCl溶液
④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溶液
⑤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 mol /L的NaCl溶液
⑥物质的量浓度为0.04 mol /L的NaCl溶液.
A. ①③⑤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解:①0.1 g /mL的柠檬酸钠溶液作为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没有用于DNA
的初步析出和提纯,①错误;
②DNA可以溶于2 mol /L的NaCl溶液,该溶液是为了溶解血细胞中的DNA,未用于DNA的初步析出和提纯,②错误;
③DNA在O.14 mol /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此时DNA会从溶液中析出,可用
于初步析出DNA,③正确;
④由于DNA不溶于酒精,而其它杂质可以溶于酒精,因此利用体积分数为95\% 的酒
精溶液,可提取较纯净的DNA,④正确;
⑤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 mol /L的NaCl溶液浓度太低,DNA溶解度大,不能析出DNA,
⑤错误;
⑥物质的量浓度为0.04 mol /L的NaCl溶液浓度低于O.14 mol /L,DNA溶解度增大,
⑥不能析出DNA,错误.
故选:B.
6.根据某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该基因PCR的两段引物(单链DNA)。
引物与该基因的变性DNA(单链DNA)结合为双链DNA的过程称为复性。
下
图是两引物的 T_m(引物熔解温度,即 50\%的引物与其互补序列形成双链DNA分子
时的温度)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B. 两引物分别是子链延伸的起点,并可以反复利用
C. 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推测引物2的GC含量较高
D. 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
【答案】B
【解析】解:A.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以免二者结合,A正确;
B.两引物参与子链,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
C.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引物2的熔解温度较高,推测GC含量较高,C正确;
D.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
等因素,D正确。
故选:B。
7.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电荷的
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
B. 透析后,若乙保留在袋内,则甲也保留在袋内
C. 离心后,若戊存在于沉淀中,则丙也存在于沉淀中
D.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甲和戊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答案】C
【解析】解:A.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路程长、移动慢,甲的相
对分子质量最小,其会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慢,A错误;
B.透析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能透过半透膜,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不能透过,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不一定留在袋内,B错误;
C.离心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先沉淀。
由图可知,丙的分子量比戊大,故离心后,若戊存在于沉淀中,则丙也存在于沉淀中,C正确;
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相对
分子质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故分子甲和分子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错误。
故选:C。
8.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A的黏稠物(含较多物质)分别处理
如下,其中杂质所处的位置在()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DNA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杂质在①中;
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杂质在④中;
DNA不溶于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因此杂质在⑥中。
故选C。
9.
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③⑤⑦
D. ①②④⑤⑦
【答案】B
【解析】
PCR需要一对引物,即一对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①正确;
PCR需要模板,即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②正确;
PCR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③正确;
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而PCR合成的是DNA,④错误;
采用PCR技术合成DNA时,不需要DNA连接酶,但需要热稳定的DNA聚合酶,⑤错误,⑥正确;
体外合成DNA时,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⑦错误;
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选B。
10.橘皮精油的提取实验中用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
A. 提高压榨液的黏稠度
B. 中和细胞中的酸性物质,破坏细胞的薄壁组织
C. 防止橘皮在压榨过程中滑脱,提高出油率
D. 便于橘皮油与杂质分离
【答案】C
【解析】橘皮精油的提取中石灰水的作用是防止橘皮在压榨过程中滑脱,提高出油率,C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操作时所用试剂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
A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使用蒸馏水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提取核物质,A正确;
B、C.在实验中,先用2mo/L的NaCl溶液溶解DNA,除去不溶的一些杂质,再将溶
液稀释(加蒸馏水)至0.14mol/L,此时DNA沉淀析出,而其他的杂质却溶解在
0.14mol/L的NaCl溶液中,通过过滤,把比较纯净的DNA沉淀分离出来,B、C正确;D.一般用冷却的95%的酒精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12.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
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检测野生型
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
酶的基因是()
A. 基因a
B. 基因b
C. 基因c
D. 基因d
【答案】B
【解析】A、若基因a是编码该酶的基因,则野生型、突变体①和突变体②中该酶都
有活性,而突变体②中该酶没有活性,A错误;
B、若基因b是编码该酶的基因,则野生和突变体①中该酶都有活性,突变体②和突
变体③中该酶没有活性,与题意相符,B正确;
C、若基因c是编码该酶的基因,则野生型、突变体①和突变体③中该酶都有活性,
而突变体③中该酶没有活性,C错误;
D、若基因d是编码该酶的基因,则野生型和突变体③中该酶都有活性,而突变体①
和突变体③中该酶没有活性,与题意不符,D错误。
13.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猪血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猪血的红细胞有细胞核,DNA含量多
B. 利用DNA在2 \mol /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易析出的特性提取DNA
C. 利用DNA与二苯胺作用而显现紫色的特性鉴定DNA
D. 利用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其他物质可溶于酒精的特性提纯DNA
【答案】D
【解析】解:A、猪是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法提取DNA,A错误;
B、DNA在0.14 mol /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而DNA在2 mol /L的氯化钠溶液
中溶解度最高,B错误;
C 、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C错误;
D、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正确.
故选:D.
14.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广泛用于生物学实验,以下涉及盐酸的实验说法正
确的是()
A.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稀盐酸的作用是刺激胰腺产生促胰液素
B. “探究酶活性受pH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无关变量
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
的通透性
D.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可尽量延长用盐酸和酒精处理时间使解离更充
分
【答案】C
【解析】解:A.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稀盐酸的作用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A
错误;
B.“探究酶活性受pH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用于控制自变量,B错误;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8%的盐酸可以起水解的作用,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
与DNA结合,C正确;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解离的时间(用盐酸和酒精处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导致处理的组织过于酥软,不便于操作,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
15.(1)薄荷精油的提取:实验室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精油,蒸馏结束后可
得到薄荷精油和水的混合物,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可使油水分层更明显。
分离出油层后,还需加入________,吸收油层中的水分,从而得到粗提取物。
15.(2)猪血红蛋白的提取:将新鲜猪血离心,弃去血清后,还需要用生理盐水清洗
三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之后向洗涤过的红细胞中加入蒸馏水,释放血红蛋白,再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便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出现,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
过滤即可得到猪血红蛋白的粗蛋白。
15.(3)现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分离纯化血红蛋白,SDS具有强电荷,能覆盖蛋白质上的电荷。
因此在电泳时,蛋白质的迁移速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
【答案】(1)NaCl, 无水\ Na_2SO_4
【解析】解:(1)薄荷精油具有挥发性,不溶于水,因此,实验室常采用水蒸气蒸馏
法提取薄荷精油,蒸馏结束后可得到薄荷精油和水的混合物,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I促进油水分层更明显。
分离出油层后,还需加入无水 Na_2SO_4,以吸收油层中的水分,从而得到粗提取物。
【答案】(2)除去部分杂蛋白, 盐析
【解析】(2)猪血红蛋白的提取:将新鲜猪血离心,弃去血清后,还需要用生理盐水
清洗将红细胞洗涤三次,以除去部分杂蛋白。
之后向洗涤过的红细胞中加入蒸馏水,
是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血红蛋白,获得血红蛋白液,而后再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便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出现,这个过程称为盐析,盐析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然后经过过滤即可得到猪血红蛋白的粗蛋白。
【答案】(3)蛋白质的形状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解析】(3)现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分离纯化血红蛋白,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能覆盖蛋白质上的电荷,这样会使蛋白质的迁移速率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形状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而与其携带的电荷的性质无关。
16.(1)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________的特点,可以考虑________的方法提取。
16.(2)花青素是构成很多植物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
16.(3)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如下:
实验原料\overset加75\%酒精,添加金属离子研磨\rightarrow 组织匀浆\overset水浴保温70\min ,离心\rightarrow 上清液\rightarrow 测花青素提取率
①75\% 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若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则对金属离子的要求是
________。
②兴趣小组分别对水浴温度、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了探究实验。
结果显示,水浴温度在 69〜71^\circ C 范围内,提取率较高;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在0.1〜0.3 g
\cdot L^-1范围内,提取率较高。
他们认为要达到最高提取率,还必须对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进一步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
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用一个表格进行记录,提取率的具体数据不作要求)。
课题名称:________。
结果记录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有机溶剂, 萃取
【解析】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萃取法提取。
【答案】液泡
【解析】决定花瓣和果实颜色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
【答案】作为花青素的提取液(溶解提取花青素), 金属离子要对人无害或有益, 课题名称:探究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添加浓度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记录表, 某金属离子添加浓度( \g /L)0.10.20.3水浴温度(\^circ C )697071或, 水浴温度(\^circ
C )697071某金属离子添加浓度( \g /L)0.10.20.3
【解析】①色素溶于有机溶剂中,75\% 的酒精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花青素,花青素的提取,需加75\% 酒精、金属离子研磨,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则对酒精和金属离子的要求分别是酒精要是食用酒精、金属离子要对人无害或有益。
②兴趣小组分别对水浴温度、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了探究实验。
可见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添加浓度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要注意两个变量的设置在较适宜范围内水浴温度在69-71^\circ C 范围内,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在0.1-0.3 g /L范围内,设计的表格包括两个自变量,因变量是花青素提取率。
17.(1)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时的温度称退火温度,常规PCR设定的退火温度通常是________。
为了使两轮PCR反应在同一支试管中进行,引物设计时应考虑不同的退火温度,第二轮PCR的退火温度应该比第一轮________,第二轮PCR仍需加入的引物是________。
17.(2)PCR扩增的定点诱变产物通常需要连接到载体分子上才能表达出相应的性状,
该定点诱变产物需具备________等结构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新发现UGA(终止密码子)可以对应一种新的氨基酸,如下是已转录出的mRNA部分碱基序列,预测虚线框后的第一个密码子最多有________种。
5'﹣AUGCCAUCAACAAAUACUAACACUU (3)
17.(3)欲将某功能蛋白的第17位Cys(UGU)改造成Ser(UCU),应将诱变引物设计包含________序列,该过程属于________技术范畴。
【答案】55﹣60℃, 高, (另一种)侧翼引物
【解析】
【答案】启动子和终止子, 14
【解析】
【答案】﹣AGA﹣或﹣TCT﹣, 蛋白质工程
【解析】
18.(1)胡萝卜素粗品鉴定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
18.(2)图中b的名称是________,a的作用是________。
18.(3)e为________,对于e,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
18.(4)f为________,常用的是________。
18.(5)如果层析液没及e会导致________。
【答案】(1)纸层析法
【解析】(1)胡萝卜素的鉴定方法为纸层析法。
【答案】(2)色谱容器, 防止层析液挥发
【解析】(2)图中b为色谱容器,a为玻璃板,其作用是防止层析液挥发。
【答案】(3)样品原点, 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并保持滤纸干燥
【解析】(3)e是样品原点,点样时应该快速细致,并保持滤纸干燥。
【答案】(4)有机溶剂, 石油醚
【解析】(4)f为有机溶剂,作为层析液,常用的层析液是石油醚。
【答案】(5)胡萝卜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鉴定失败
【解析】(5)如果层析液没及样品原点,会导致胡萝卜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鉴定失败。
19.(1)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________。
除此之外,qPCR的反应体系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9.(2)在反应过程中,________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19.(3)医务人员对三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由B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进行治疗后,想检测治疗效果,利用上述技术写出实验思路和简要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引物和Taqman探针, 待测样本(模板DNA), dNTP, 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
【解析】解:(1)PCR需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同时qPCR还需要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所以还需要合成Taqman探针。
在反应体系中还需要添加待测样本(模板DNA)、dNTP、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
【答案】(2)dNTP
【解析】(2)在反应过程中,dNTP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答案】(3)三位患者分别编号甲、乙、丙,分别抽取适量血样提取RNA,反转录得到cDNA,根据B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进行PCR扩增,检测荧光信号强度, 三位患者检测的Ct值越小,说明治疗效果越好,反之,治疗效果越差
【解析】(3)医务人员对三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由B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进行
治疗后,想检测治疗效果,可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思路:三位患者分别编号甲、乙、丙,分别抽取适量血样提取RNA,反转录得到cDNA,根据B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进行PCR扩增,检测荧光信号强度。
简要结果分析:三位患者检测的Ct值越小,说明治疗效果越好,反之,治疗效果越差。
20.(1)体内DNA复制过程中用解旋酶打开双链DNA,而PCR技术中的解旋原理是
________。
20.(2)此过程需要一种TaqDNA聚合酶。
该酶是从________中分离的。
20.(3)与普通DNA聚合酶相比,TaqDNA聚合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
20.(4)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________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
制________条件。
20.(5)PCR中加入的引物有________种,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DNA的热变性原理
【解析】(1)PCR技术中用高温使DNA分子中的氢键打开,从而解旋,其原理是DNA
的热变性原理。
【答案】(2)水生耐热细菌Taq
【解析】(2)TaqDNA聚合酶是从水生耐热细菌Taq中提取的。
【答案】(3)耐高温
【解析】(3)与普通DNA聚合酶相比,TaqDNA聚合酶在90℃以上的环境中不变性,
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答案】(4)一定的缓冲溶液, 温度
【解析】(4)PCR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因此PCR反应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并需严格控制好温度条件。
【答案】(5)2, 作为DNA复制的起点
【解析】(5)PCR需要两种引物,引物的识别位点决定了PCR扩增的DNA片段。
PCR
中加入的引物是小段单链DNA或RNA,作用是引导DNA复制,可以使游离的脱氧核
苷酸与之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成为DNA复制的起点。
21.(1)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PCR
与体内DNA复制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环境温度的不同,在PCR中先用94℃高温处
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1.(2)若将1个DNA分子拷贝10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___个引物。
21.(3)DNA子链复制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DNA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___________。
【答案】(1)DNA(双链)复制, 使DNA变性(或使DNA的两条链解开)
【解析】解:(1)PCR技术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过程中遵循的原理为DNA复制,DNA在高温下能够发生变性,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2)\ 2^11-2
【解析】(2)在DNA分子扩增时,需要两种引物,新合成的子链都需要引物作为复制
的起点,故所需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的数目,即2\times 2^10-2=2^11-2个。
【答案】"(3)5端到3端", "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拼接单个脱氧核苷酸分子" 【解析】(3)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拼接单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因此DNA子链
复制的方向是5'端到3'端。
【答案】(4)病毒核酸
【解析】(4)PCR技术能用来扩增DNA,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可以利用PCR技术扩增血液中的病毒核酸。
试卷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