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曲霉病诊断新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呼吸杂志2008年第28卷第4期IntJRespir,Feb.2008,V01.28,No.4
侵袭性曲霉病诊断新进展
武宁黄怡李强
【摘要】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aspergillosis,IA)是重度免疫缺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早期诊断困难是导致临床治疗延误、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目前诊断IA最基础也是临床普遍采用的方法。
近年来,众多研究致力于寻找更早期、更可靠的非培养型诊断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效率。
【关键词】侵袭性曲霉病;诊断
Advancesondiagnosisofinv嬲iveaspergillosisWUNi竹g,HUANGyz,LjQ如行g.£kpnⅣmP行fo,Respirn£oryMedici札e,(h口"g矗niHos户ir。
Z,S矗n咒g^ni200433,(巍i玎以
【Abstract】Invasiveaspergillosis(IA)isaleadingcauseofdeathinseverelyimmunocompromisedpatients.DelayeddiagnosisremainsamajorimpedirnenttosuccessfultreatmentofIA.Conventionaldiagnosticmethodsbasedonuseofhistologyandculture
remainthecornerstoneofdiagnosisofIA.Inrecentyears,effortshavebeendirectedtowardidentifyingnon—culture—basedmarkersforearly,reliabIediagnosisofIA.
【Keywords】Invasiveaspergillosis;Diagnosis
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asperg川osis,IA)是免
疫缺陷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近二十年来
不断升高。
对于白血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A
所致的病死率高达70%~90%[I]。
由于缺乏特异
性的临床表现,对其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
因此,寻
找准确可靠的IA早期诊断方法,以进行及时有效
的抗真菌治疗,从而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成为近年
研究的热点。
l传统的lA诊断方法
1.1影像学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成像(high—
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在IA早
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进展,
早期常规进行胸部CT扫描联合强化抗真菌药物治
疗及手术可以提高IA患者的存活率。
对于可疑的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
IPA)患者,CT扫描对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lavage,BAL)、经皮针吸活检及开
胸肺活检等有创检查的实施还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早期IA在胸部HRCT上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
的结节,“halo征”是血管侵犯的特征性表现,在长
期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高度提示IA,但敏感性较低
(33%~60%),并且存在时间短暂,约75%的“halo
征”在一周内消失。
因此,在感染发生5d之内即应
进行CT扫描心‘3]。
“半月征”是丝状真菌感染晚期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市长海医院呼吸内科.综述。
的典型征象,直到感染第三周才比较明显[2],对IA
的早期诊断意义有限。
IA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较少
见。
ICU患者中只有5%的IA患者可能出现“halo
征”和“新月征”等特征性表现[4]。
另一·研究表明,
“halo征”只在小部分确诊或临床诊断的患者中出
现,多数患者仅表现为空洞或不典型的肺部浸润[5]。
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IA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
其影像学表现由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胸腔积液、
肺膨胀不全等合并因素而致病理提示意义降低。
有
报道发现“halo征”和(或)“半月征”对血液系肿瘤
患者IA诊断的敏感性为82%,而在非粒细胞减少
症患者中只有24%[6]。
目前还没有研究对HRCT
在非粒细胞减少症I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进行
系统性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CT图像无法有效区
分IA和其它肺部机会性感染[1’3]。
曲霉侵犯血管引起栓塞是IA早期的主要特征
之一,理论上通过HRCT血管造影术检测血管闭塞
有助于1A的诊断。
一项小型研究表明,HRCT血
管造影术能够在IPA患者“halo征”出现之前或无
“halo征”的时候检测出血管闭塞,诊断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都优于传统的HRCT[7]。
有学者推测通过
影像学免疫标记技术对菌丝特异性肽进行识别可能
发现曲霉的早期肺部侵犯[8]。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ET)在各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有研究提示PET能够发现播散性IA的隐匿病灶
并可指导抗真菌治疗,但其在IA诊断中的作用还万方数据
·228·国际呼吸杂志2008年第28卷第4期IntJRespir。
Feb.2008,V01.28,No.4
需进一步研究评价口]。
1.2病原学检查传统的真菌病原学检查仍然是诊断IA的基础方法和重要线索口“]。
在排除了样本污染后,呼吸道样本曲霉培养阳性有以下三种可能:①存在IA感染;②曲霉定植;③将来有可能发展为侵袭性感染。
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从无菌部位分离出的曲霉大多数并不代表感染[1…。
该研究认为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受者、血液病患者、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及营养不良者为IA的高危患者,这类患者曲霉培养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侵袭性感染;而中危患者(包括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者、激素使用者及有基础肺疾病者)曲霉培养阳性不足以诊断IA。
使用支气管镜进行深部气道分泌物取样或肺泡灌洗有助于IPA的诊断。
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痰及BALF的真菌培养对于诊断IA的阳性预计值较高(PPV>60%),但敏感性很低(<30%),通常在感染的晚期才出现阳性结果。
对BAL的操作过程,包括灌洗程序、灌洗时间以及所需的灌洗液的容积等缺乏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可能是导致介入诊断方法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低的非烟曲霉类菌种如土曲霉等致病的比重不断增加,且部分耐药曲霉在形态学上难以与烟曲霉区分,体外药敏实验有助于对菌种的鉴别[11|。
血培养对于IA诊断的意义有限,土曲霉病患者血培养阳性提示存在播散性感染[12|。
真菌涂片的临床价值不可忽视。
某研究报道,在确诊IA的患者中镜检查见菌丝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曲霉定植患者[1引。
另一研究根据下气道样本是否查见菌丝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定植组,结果感染组的院内病死率为77%,而定植组为40%,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对其中部分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真菌涂片在IA诊断中的意义。
1.3组织病理学检查曲霉只在8%~34%的痰和45%~62%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I。
F)中生长,因此,确诊IA最终仍需要组织病理学证实。
深部曲霉感染常表现为组织坏死、出血,多发性脓肿或肉芽肿形成等,病灶边缘可有小动脉栓塞,组织内查见菌丝及孢子可明确诊断。
但是组织学检查阴性无法完全排除IA。
镰孢菌(霉)属、足放线病菌属、支顶孢属等耐药霉菌感染具有与IA相似的特征,甚至在组织病理学上也难以区分,因此,分子学方法对于菌种的鉴别意义重大。
Hayden等[14]报道原位杂交检测核糖体18SRNA序列能够迅速准确的区分镰孢菌、足放线病菌和曲霉。
但这些分子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标化、完善。
2非培养型IA诊断方法
近年来,针对血清中曲霉抗原、代谢物及DNA的检测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
迄今为止,早期临床研究认为抗原检测和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曲霉核苷酸进行测定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两种检测方法。
2.1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
GM是曲霉的一种细胞壁多糖成分,当盐霉在组织中生长时释放入血[1…。
利用夹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可以检测出血清中o.5ng/ml浓度的GM,是曲霉感染具有很高潜力的早期诊断方法[16]。
关于GM试验在IA诊断中的作用评价主要集中于重度粒缺的白血病化疗患者及HSCT患者[1“。
该方法对这类患者IA诊断的敏感性为67%~100%,特异性为86%~98.8%。
连续GM检测发现,阳性结果的出现较临床确诊IA平均提前了6~14d[15】。
GM试验在非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敏感性较低(15%~30%),可能与这类患者巨噬细胞清除真菌的能力强,血中GM水平较低有关。
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HRCT的典型征象(haIo征、空气半月征或空洞)几乎与血清GM阳性同时出现甚至较GM抗原出现更早u…。
GM试验对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的诊断效用研究较少。
在肝移植患者中GM试验的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93.9%;肺移植者中特异性为95%,但敏感性相对较低(30%)[19|。
因此,对于肺移植者,若GM阴性,不能排除IA。
GM试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免疫状态、抗GM抗体的存在、抗真菌药物、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饮食等都可能影响检测的结果及对结果的解读u…。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可能因减少真菌负荷量而降低GM水平。
文献报道,GM假阳性结果可见于5%~14%的血液系肿瘤及HSCT者、13%的肝移植者及20%的肺移植者口…。
在接受8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别是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治疗的患者中,以及在摄入了某些含有曲霉发酵产物的谷物、生面团、营养添加剂、酱油等食物的人群中均可出现GM假阳性口“。
GM抗体和双歧杆菌属某亚群的脂膜酸盘西宁具有交叉反应,这种成分在哺乳婴儿的肠内大量存在,因此在早产胎儿及新生儿中GM试验的假阳性率较高心。
|。
关于GM试验在烟曲霉之外的其它曲霉病诊断中的作用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除了血清外,GM试验对体液,尤其是BALF的敏感性也很高,但特异性不高[21|。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IA的患者,脑脊液GM检测的敏感性也很高,且
万方数据
国际呼吸杂志2008年、第28卷第4期IntJRespir,Feb.2008,V。
1.28,No.4
其阳性结果的出现早于病原学培养心“。
2.21,3一|3一D葡聚糖(1,3—8一D—glucan,BDG)试验BDG是许多致病酵母菌和除接合菌、新型隐球菌外的丝状真菌都具有的细胞壁整合成分。
对BDG的比色测定法敏感性很高(1pg/m1),研究报道BDG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100%和52%~100%;假阳性可见于肝硬化患者、血液透析者、腹部手术后患者以及正在接受特定的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1]。
与GM试验相比,BDG试验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都较低,并且阳性结果的出现较晚[z2|。
然而,最近一项研究报道,对于血液系恶性肿瘤伴粒细胞减少症的IA高危患者,联合进行血清的GM和BDG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单独应用一种检测方法[23。
由于BDG测定的真菌谱较广,在对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人群是否采用先发抗真菌治疗的判定中可能起到提示作用。
2.3PCR法PCR法检测曲霉核苷酸作为一种IA的早期诊断方法正在逐渐得到认同。
与其它方法相比,PCR法诊断迅速,且能够对曲霉以外的机会性致病菌在分子学水平进行种属鉴定。
其诊断的敏感性极高,但特异性很低,假阳性结果较常见[2“。
文献中根据方法学的不同,PCR检测的敏感性为79%~100%,特异性为81.3%~93%[19|。
PCR对IA诊断的阴性预计值(NPV)为92%~99%,因此,PCR检查阴性可以用于机会性真菌感染的排除诊断。
关于PCR用于IA的诊断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样本的种类(血清、BALF)、扩增方式(巢式或传统的PCR方法)、扩增方案(实时定量或传统的PcR方法),以及引物的选择(特异性曲霉或全霉菌、全真菌引物)等。
没有标准化的方法学规范以及缺乏可供临床使用的检测系统是PCR应用于IA诊断的主要障碍。
此外,尽管在感染的早期就可以检测到外周血中的曲霉DNA,但DNA是怎样、以何种形式从感染部位释放入血,以及抗真菌药物对曲霉DNA释放的动力学影响还属未知。
由于DNA释放发生于真菌坏死之后,因此与抗原检测的方法相比,PCR方法对于IA的诊断是否确实还存在疑问比5|。
近来体外研究发现烟曲霉GM抗原的释放比BDG和DNA的释放更早且数量更多,而DNA似乎只有在营养缺乏导致真菌自溶的时候才释放出来[2引。
实时PCR法样本污染的可能性小,具有自动化的DNA提取系统,提高了检测的可信度阻“。
由于可以进行曲霉DNA定量,因此实时PCR法可能被用于治疗过程中的真菌负荷监测。
2.4几种新型诊断方法的比较与联合应用目前关于PCR和GM试验在IA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尚有争议。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血清GM试验优于PCR检测;但也有一些研究结论相反[1]。
近年的几项研究认为,在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情况下,改良的PCR法比GM试验更敏感[1]。
德国曲霉PCR研究组报道巢式PcR对粒减患者I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5%和93.5%,而GM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4.3%和98.9%。
对白血病及骨髓移植受者的研究表明,PCR、GM及BDG检测对I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9%、58%和67%,特异性分别为92%、97%和84%[26】。
生物学检测的方法避免了侵入性操作,但是,由于在重度免疫缺陷患者中常常发生多种真菌的混合感染,疾病的进展以及抗真菌治疗也对检查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依靠某种单一的诊断方法往往是不可靠的[2引。
另外,当地的真菌流行病学也会影响对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解读。
Florent等[283报道,对于确诊的IA患者,与单用一种方法相比,联合使用PCR和GM试验的敏感性提高到83.3%,NPV提高到97.6%;但是,联用会导致特异性和PPV降低。
一项小型回顾性研究对40例血液系肿瘤患者进行检测发现,联合使用GM和BDG试验使得诊断的特异性及PPV都达到了100%,而且不影响敏感性和NPV[23|。
3IA诊断的新方向
曲霉可产生一系列细胞外酶及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诊断IA的标记物[29|。
最近研究发现,曲霉菌素,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性质的曲霉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在IA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
但目前关于曲霉代谢产物用于曲霉病诊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此外,与烟曲霉相比,黄曲霉和土曲霉产生的曲霉菌素较少口0|,其在IA发病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曲霉能够释放大量特异性的可挥发有机化合物(VOC)r2…。
一项小型研究证实在呼吸道标本烟曲霉培养阳性的囊性肺纤维化患者中测定戊基呋喃,一种曲霉特异性VOC对于确诊IA是可行的r31I。
重组曲霉抗原最近被用于重度免疫抑制患者抗曲霉抗体的检测。
研究证实50%的IA患者中存在曲霉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效价高和预后差有关口2|。
对于不存在粒细胞减少症且没有血管侵犯的IA患者,GM试验等的检测效能较低,曲霉特异性抗体的筛查对这类患者尤其有价值。
非培养型方法作为未来IA早期诊断的研究方向是毫无疑问的。
但这些生物及分子学技术的方法和效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如何联用这些方法、
万方数据
·230·国际呼吸杂志2008年第28卷第4期IntJRespir,Feb.2008,v01.28,No.4
各方法的采用时间及顺序、以及如何与影像学检查如胸部HRCT等相结合以取得最可靠的结果等都是在IA的诊断中需更深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lChamilosG,KontoyiannisDP.Definingthediagnosisofinvasive
aspergillosis.MedicalMycology,2006,44:S163一S172.2CaillotD,CouaillierJF,BernardA,eta1.Increasingvolumeand
changingcharacte“sticsof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onsequentialthoraciccomputedtomographyscansinpatientswithneutropenia.JClinOncol,200l,19:253—259.
3LeeYR,ChoiYW,LeeKJ,eta1.CThalosign:the8pectrumofpulmonarydiseases.BrJRadioI,2005,78:862—865.
4VandewoudeK,BlotSI,DepuydtP,eta1.ClinicalrelevanceofAspergillusisolationfromrespiratorytractsamplesincriticallyill
patients.CritCare,2006,10:R31.
5MeerssemanW,VandecasteeleSJ,WilmerA,eta1.Invasiveaspergillosisincriticallyillpatientswithoutmalignancy.AmJRespirCritCareMed,2004,170:621—625.
6GreeneRE,SchlammHT,0estmannJW,eta1.Imagingfindingsinacute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clinicaIsignificanceofthehalosign.ClinlnfectDis,2007,44:373—379.
7SonnetS,Buitrago—TellezCH,TammM,eta1.Directdetection
of
angio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inimmunosuppressedpatients:preliminaryresultswithhigh—res01ution16一MDCTangiography.AmJRoentgenol,2005,184:746—751.
8LionaklsMS,LahdenrantaJ,SunJ,eta1.Developmentofaligand—directedapproachtostudythepathogenesisofinvasiveaspergillosis.InfectImmun,2005,73:7747—7758.
9Bleeker_RoversCP,WarrisA,DrenthJP,eta1.Diagnosisof
Candidalungabscessesby18F_fluorodeoxy91ucose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1inMicrobi01lnfect,2005,11:493—495.
10PerfectJR,CoxGM,LeeJY,eta1.Theimpactofculture
isolationofAsperg订lusspecies:ahospital如asedsurveyofaspergillosis.ClinInfectDis,2001,33:1824—1833.
11PavieJ,LacroixC,HermosoDG,eta1.Breakthrough
disseminatedAspergillusustusinfectionina1109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recipientsreceivingVoriconaz01eorcaspofunginprophylaXis.JClinMicrobiol,2005,43:4902—4904.
12Kont。
yiannisDP,SumozaD,TarrandJ,eta1.Significanceofaspergillemiainpatientswithcancer:a10—yearstudy.ClinInfectDis,2000,31:188—189.
13UffrediML,MangiapanG,CadranelJ,eta1.Significanceof
Asperg订1usfumigatusisolationfromrespiratoryspecimensofnongranulocytopenicpatients.EurJC1inMicrobiolInfectDis,2003,22:457462.
14HaydenRT,IsolatoPA,ParrettT,eta1.Insituhvbridization
forthedifferentiationofaspergillus,fusarium,andpseudallesche“aspeciesintissuesection.DiagnM01Path01,2003,12:21—26.
15MaertensJ,vanEldereJ,VerhaegenJ,eta1.UseofcirculatinggalactoHlannanscreeningforearlydiagnosisofinvasiveaspergillosisin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recipients.JInfectDis,2002,186:1297—1306.
16StynenD,GorisA,SarfatiJ,eta1.Anewsensitivesandwich
enzyme—linkedlmmunosorbentassaytodetectgalactofuraninpatientswithinvasiveaspergillosis.JC1inMicrobi01,1995,33:497—500.
17Mennink—KerstenMA,DonneUyJP,Verwe玎PE.Detectionofcirculatinggalactomannan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invasiveasper画llosis.LancetInfectDis,2004,4:349—357.
18WeisserM,RauschC,Dr01lA,eta1.Galactomannandoesnotprecedemajorsignsonapulmonarycompute“zedtomographicscansuggestiveofinvasiveaspergillosisinpatientswithhematolo舀calmalignancies.ClinInfectDis,2005,41:1143
1149.
19SinghN,PatersonDI。
.Aspergillusinfectionsintransplantrecipients.ClinMicrobiolRev,2005,18:44—69.
20MenninkKerstenMA,KlontRR,War“sA,eta1.Bifidobacterium1iDoteichoicacidandfalseELISAreactivitvinaspergillusantigendetection.Lancet,2004,363:325—327.
21KlontRR,Mennink—KerstenMA,Verwei{PE.UtilitvofAsper百llusantigendetectioninspecimensotherthanserumspecimens.ClinInfectDis,2004,39:1467—1474.
22KawazuM,KandaY,NannyaY,eta1.Prospectivecompa“sonofthediagnosticpotentialofrealtimePCR,double—sandwich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forgalactomannan,anda(1~>3)‘betan91ucantestinweekIyscreeningforinvasiveaspergillosisinpatientswithhemat0109icaldisorders.JC1inMicrobiol,2004,42:2733—2741.
23PazosC,PontonJ,DelPalacioA.Cont“butionof(1一>3)一beta一[)-glucanchr。
mogenicassaytodiagnosisandtherapeuticmonito“ngofinvasiveaspergillosisinneutropenicadultpatients:acompa“sonwithserialscreeningforcirculatinggalactomannan.JClinMicrobiol,2005,43:299—305.
24BretagneS,CostaJM.Towardsamoleculardiagnosisofinvasiveaspergillosisanddisseminatedcandidosis.FEMSImmunolMedMicrobi01,2005,45:361—368.
25Mennink—KerstenMA,Ruegeb“nkD,WaseiN,eta1.InvitroreleasebyAspergillusfumigatusofgalactofuranantigens,1,3一beta一[卜glucan,andDNA,surrogatemarkersusedfordiagnosisofinvasiveaspergillosis.JClinMicrobiol,2006。
44:171I—1718.
26KamiM,FukuiT,()gawaS,eta1.Useofreal—timePCRonbl。
odsamplesf。
rdiagnosisofinvasiveaspergillosis.Clin1nfectDis,200l,33:1504—1512.
27whitingP,RutjesAW,ReitsmaJB,eta1.Sourcesofva“ation
andbiasinstudiesofdiagnostic
accuracy:asystematicreview.AnnInternMed,2004,140:189—202.
28FlorentM,KatsahianS,VekhoffA,eta1.ProsDectiveevaluation
ofap01ymerasechainreaction—ELISAtargeted
toAsper百llusfumigatusandAspergilIusflavusfortheearlydiagnosisofinVasiVeaspergillosisinpatientswithhematologicalmalignancies.JInfectDis,2006,193:741—747.
29LatgeJP.Aspergillusfumigatusandaspergillosis.C1inMicrobi01Rev,1999,12:310一350.
30LewisRE,Wiederh01dNP,LionakisMS,eta1.Frequencvandspeciesdistributior·of91iotoxin—producingAspergillusisolatesrecoveredfrompatientsatatertiary—carecancercenter.JC1inMicrobiol,2005,43:6120一6122.
31ScotterJM,I,angfordVS,WilsomPF,etal_Real一timedetectionofcommonmicrobialv01atileorganiccomoundsfrommedicallyimportantfungibySelectedIonFlowTube—MassSpectrometry(SIFT—MS).JMicrobi01Methods,2005,63:127—134.
32SarfatiJ,MonodM,ReccoP,eta1.Recombinantantigensasdiagnosticmarkersforaspergillosis.DiagnMicrobiolInfectDis,2006,55:279—291.
(收稿日期:2007一08一06)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