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率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率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肾内科护理组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影响腹
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现状进行改善。

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
染率由改善前的15.5%降至改善后的6.0%,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目标达成率为113%。

97位腹膜透析病人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知
识的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5.6%升高至改善后的87.3%。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运用
规范了对腹膜透析病人的集中管理,降低了病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住院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腹膜透析;腹膜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13-02
腹膜透析(PD)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腹膜炎是PD主要的并
发症,也是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1]。

临床护士忙于对住院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对腹膜透析病人的宣教比较分散,病人操作规范性、依从性、随访率不一。

致使
有些病人容易发生腹膜炎,增加了他们痛苦和经济负担。

我科在以医院开展的品
管圈活动为契机,将品管圈运用到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中,取得
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肾内科共有护士14人,平均年龄28岁。

腹膜透析专职护士1人。

本科
8人,大专3人,中专3人。

14名护士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5人。

腹膜透析病人95人,参与随访的95人,每周腹透病人门诊人数为25人。

每月
对每位腹膜透析病人电话随访,对重点病人1~2人家庭访视。

1.2 方法
1.2.1准备阶段:由科室8名护士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笔者担任辅导员。

通过圈员投票选举优秀本科护士担任圈长,由圈长进行活动计划、计策及圈员分工
并主持圈会。

第一次圈会选定圈名“守护圈”并设计了圈徽,其涵义为:圈徽总体
由一双手和两个肾脏组成,双手守护在肾脏周围,肩负起保护肾脏的责任。

利用
休息时间每两周开一次圈会,每次在45分钟左右。

1.2.2实施阶段
1.2.2.1主题选定:在圈长的领导下,圈员们经过头脑风暴法,将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问题一一列举,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及圈员能力4个方面,采
用“5、3、1”评分得出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

该主
题对医院、领导以及患者都具有益处,不仅提升医疗质量、提高病患满意度、减
少医疗纠纷,降低腹透病人腹膜炎的感染率,也提高了员工的执行力,从而提高
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2.2.2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并绘制
成甘特图,活动时间为2013年4月至8月,历时20周。

1.2.2.3现况把握及解析:2013年4月19-27日,圈员分工主要通过发放调查表,和少数的门诊随访,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等对97位腹膜透析病人对腹膜
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知识知晓率调查,并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并算出了累计百分比(见表1)。

有笔者主持以解析为主题的圈会,并将影响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要
因,绘制成鱼骨图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绘制出改善前的柏拉图。

运用80/20原
则(二八定律)进行验证。

同时绘出了对腹透病人护理的现况把握流程图,明确
了本次活动的重点解决的问题:出口处护理不当,未按时随访,家庭支持系统不好,其中操作不规范。

表1 腹膜透析病人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相关原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出口处护理 46.2% 46.2%
定期随访 23.1% 69.3%
家庭支持系统 23.1% 92.4%
其他 7.6% 100%
1.2.2.4目标设定:根据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
重点×圈能力)以圈员的能力为80%计算出改善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
率为7.1%,现况值及改善前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为15.5%。

1.2.2.5对策拟定和实施:明确本次活动重点后,圈员从可行性、经济性、自
主性三个方面通过头脑风暴法和六何法(5W1H)法对相应的重点问题进行对策
拟定并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实施。

1.2.2.5.1护理不当,家庭支持系统不好的对策:因人施教。

对重点患者和家
属增加宣教频率,同时注重宣教方式。

有以前的传统模式改为全体圈员共同参与,高年资护士负责模式。

为充分掌握病人居家腹透环境改变家访对象,本次活动期
间家访的对象为离医院远的,农村病人,随访率比较低的病人。

1.2.2.5.2不按期随访的对策:由于病人数多,腹透专职护士的工作量比较大,对于那些随访率比较低的患者采取电话督促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为此护士人员分工,由门诊随访护士,电话回访护士(24小时服务热线),网上随访(针对学历
高且年轻病人),并以科室青年文明号为契机,开展的“护患结对”活动,定期到
经济比较困难的病人家中给予指导帮助,专人负责通知其随访。

1.2.3完善阶段:圈员们集思广益,将对策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对策集中商讨后,加入改善前的现况把握流程中,也是对以后工作的指引。

1.2.4效果确认: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知识的知晓率和随访率有了大大
的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对医院的好评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1.3 评价方法
全员们共同参与于2013年7月21-31日再次对腹膜透析病人使用改善前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根据腹膜炎住院病人电子档案记录,计算出改善后的腹膜透析相
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目标达标率=(6%-15.5%)/(7.1%-15.5%)
×100%=113×100%,目标达标率为113%。

腹透病人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知识
的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5.6%变为87.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进行统计分析,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有形成果
改善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人数15例(15.5%),改善后感染人数6
例(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

2.2 无形成果
由圈员们从沟通与协调责任心、积极性、荣誉感、和谐程度团队精神、面对
问题的勇气、质量改善的手法八个方面,给自己评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

并根据评分结果绘制出了雷达图(见图1)
图 1 无形成果——雷达图
2.3 满意度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圈员们和腹透病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为100%。

3.讨论
我科97位腹膜透析病人中,因感染发生腹膜炎住院的患者,评估分析其感染的原因中,多半是病人操作时不规范,或依从性差不重视造成的。

因腹膜透析病人多,腹透专科护士少,所以在宣教和随访工作上不能做到细致突出。

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控制方面,腹膜炎
的预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常见原因要进行反复宣教
和再教育,可避免腹膜炎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护理组开展了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
的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将原本是腹透专科护士的工作,分给了每位圈员,通过圈员
们的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团队精神并科学的运用PDCA循环理论和程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降低了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减少了腹膜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与此同时,从问卷
调查到户外采风活动,腹透病友和我们有了很多交流的机会,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中,圈员们共同参与、商讨、调查,确认了需重点解决的两大问题,针对这
两大问题拟定对策并督促实施,圈员互动增加,群体智慧提高了现场质量意识、问题意识、
改善意识,也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2]。

【参考文献】
[1] 李德天,张蓓茹.2010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
内科学杂志.2013,06(45):04-03.
[2] 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
21(12):2189-2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