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复习必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018·东营一模)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选D。

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使得裸露的陆地面积增大,比热容变大,气温的年变化随着增大,也就加速了风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升高。

(高考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2~3题。

2.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3.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第2题,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B 项正确。

第3题,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热的动物,企鹅在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故C项正确。

答案:2.B 3.C
(2018·盐城一模)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区进入到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据此完成4~5题。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
5.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B.整体性
C.综合性D.开放性
解析:第4题,拉尼娜现象出现在太平洋赤道中、东部,该海域形成的是上升流,排除C、D,再根据水温低气流下沉排除B。

第5题,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和信风的增强密切关联,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其会对全球局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

因此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故选B。

答案:4.A 5.B
6.(2018·临沂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 mm,而年蒸发量达2 500 mm,湖泊经常干涸。

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以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

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各要素是指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

该题是引河水灌溉,即地表水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结合图示不难作答。

答案:①径流: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质变差;②土壤:土地盐碱化;③生物: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