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情感。
2.分析词的艺术特色,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魅力。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词意,把握词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深入分析词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毛泽东诗词,如《长征》等,让学生谈谈对毛泽东诗词的印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毛泽东还有一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吗?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沁园春·雪》,理解词意,感知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
1.讲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创作此词的时期及背景。
2.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逐句讲解词意,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情感表达。
(四)课堂讨论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沁园春·雪》中的哪些句子写得最好?为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五)课堂练习
1.让学生仿写一首描绘雪景的词,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
2.拓展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魅力。
四、课后作业
1.背诵《沁园春·雪》。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作品质量不高,需要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词意方面,重点讲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句子的深层含义,让学生理解这里的“英雄”所指,并讨论“折腰”的象征意义。
2.在艺术特色方面,重点分析词中的对仗、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对仗和夸张。
教学难点:
1.深入分析词的情感表达,特别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词中的政治抱负和浪漫主义色彩,如何将壮志豪情融入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
教学过程补充:
(一)导入
教师与学生对话:“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不少古典诗词,大家觉得毛泽东的诗词与传统的诗词有什么不同呢?”
(二)自主学习
教师提问:“在阅读《沁园春·雪》时,你们觉得哪些句子特别有力量,让人印象深刻?”
学生分享后,教师引导:“很好,比如‘江山如此多娇’,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隐含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
(三)课堂讲解
教师讲解:“在‘江山如此多娇’这句话中,‘多娇’形容的是江山美丽,但也可以理解为英雄豪杰为之竞相奋斗的美丽中国。
”
教师继续讲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折腰’则是一种敬佩和臣服的表现。
毛泽东在这里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
”
(四)课堂讨论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与他的政治抱负有何联系?”
(五)课堂练习
教师提出任务:“现在请大家尝试用对仗和夸张的手法,写一句描述雪景的诗句。
”
学生写作并分享,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运用了对仗的手法,‘银装素裹,世界皆白’,很生动。
那位同学用了夸张的手法,‘雪漫天山,一片银海’,很有气势。
”
通过这样的补充,教学过程的条理更加清晰,重点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讲解和引导,同时通过对话和练习,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讲解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在分析诗词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词句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避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理解。
3.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插入一些有趣的典故或故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4.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文学分析和创作尝试,发挥他们的潜能。
5.在课堂讨论时,注意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避免个
别学生的主导或沉默。
6.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节奏,保持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7.强调诗词的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
8.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