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说明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说明文
蚂蚁说明文1
蚂蚁,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昆虫之一。

蚂蚁是“人多力量大”的典型代言人,在碰到自己搬不动的食物时,它会回巢召集一大群蚂蚁和它一起去搬食物。

可是蚂蚁不会发出声音,就连脚步也不会发出一点儿声音。

那么它们是怎么交流,怎么召集队伍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阅和蚂蚁有关的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网上查到了资料。

原来蚂蚁是通过触角轻轻地触碰对方的头部来交流啊!可是蚂蚁的触角也会断,就和哑巴一样,无法回复别人。

那它们怎么交流呢?
我找到一个蚁穴,抓来几只蚂蚁,放进盒子带回家观察。

回到家,我拿起一只蚂蚁把它的触角扯断。

“哎呦”我大叫,那蚂蚁狠狠地咬了我手指一口。

我明白了,看来蚂蚁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把它放进盒子里,仔细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只见这只蚂蚁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它似乎在思考“我在哪里?”“这是什么地方?”“我家在哪里?”直到另外一只蚂蚁撞到它,它才收回心思,茫然地环视着四面八方,这时,那只蚂蚁怒气冲冲地对着它,好像一场战争就要一触即发。

这个场面持续了很久,后来那只蚂蚁慢慢地往前走,似乎在问它:“你是谁?”这只蚂蚁因为触角被扯断无法回答,便把头伸到了另一只蚂蚁的大颚下。

啊!我知道了!它是想通过气味来辨别同类!
在这以后,有趣的事一个接一个。

大自然真奇妙,一只小昆虫也有大奥秘。

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蚂蚁说明文2
今天,我又一次站在大树的旁边,在充满无限的欢乐中,我忘了自己,也忘了世界。

我的目光追随着一只小蚂蚁,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我的目光盯着一只黑黑的小蚂蚁,它的小身躯上,仿佛披着一张坚硬的外壳,在大树的底下左冲右撞着,我的目光跟着它,它遇见了一只美丽的小蚂蚁,它们互相交流着。

互相道别后,我看见它朝树上爬去,我猜它可能是和别的淘气的小蚂蚁在那里比赛爬树的速度,也有可能是接到同伴的信息去吃美味的早餐去了。

我的视线从它的身上转移开了,目光盯着洞口,突然,几个小蚂蚁出来了,它们朝四面八方跑去,我猜他们有可能是在寻找食物,我的眼睛被那几只小蚂蚁吸引
了。

我把目光转到了一只小蚂蚁上。

它走着走着,还不断地伸出触角,好像是在嗅到了食物的气味,不一会儿,它到达了目的地―――一只昆虫的尸体旁。

只见它沿着尸体转了几圈后,就原路返回了。

我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那只原路返回的蚂蚁领着一大群小蚂蚁,浩浩荡荡来到昆虫尸体旁。

它们挨近昆虫尸体,一起用力推动昆虫尸体,好想喊着“一二一” 的号子一样,齐心协力。

可是昆虫尸体对它们而言太庞大了,只是动了一动,一只小蚂蚁离开昆虫尸体,又大步原来返回,好像是又去搬救兵了。

不一会儿,果然有几只大蚂蚁在小蚂蚁的引领下来到昆虫尸体旁,他们很快加入搬动昆虫尸体的队伍,共同扛起了昆虫尸体,非常艰难和缓慢地向前移动,慢慢来到洞口。

然后,它们在昆虫尸体旁咬来咬去,分割食物。

小蚂蚁们在昆虫尸体旁尽情的允吸着、嬉戏着、忙碌着。

蚂蚁说明文3
蚂蚁的种类多种多样,它们喜欢好天气。

今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公公毫不吝啬的释放着热量。

这么好的天气,不到楼下玩耍,都对不起太阳公公的热情。

来到楼下,我一眼就看见了一种黑色的蚂蚁。

它的眼睛由很多小眼组成的一个大大的、黑色的眼睛,有六条细细的小黑腿,我想:“它这腿应该能轻易的爬山涉水吧!”它的大牙齿一看就知道很锋利,那是它自带的武器,谁惹它,它就咬谁。

它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天线”。

我疑惑的问爸爸:“它们一直顶着两根天线,难道不觉得累吗?”爸爸笑眯眯的说:“这是它们的雷达,不顶着也不行呀!”。

蚂蚁们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地面上,有的在往家里搬运食物,有的在寻找食物,左看看、右看看,好不容易找到了食物,又被别的同类给抢走了,然后一场你挣我夺的食物拉锯战展开了,没有一两个小时是结束不了的。

一旦抢到了食物,只见几只蚂蚁同心协力一起使出吃奶的劲,赶紧往窝里搬。

噫!这只狡猾的小蚂蚁在偷偷吃食物,一会咬一点吞了,一会就使使劲往前推食物。

抢食物的来了,两只蚂蚁先面对面用触角相互碰触一下,确定为敌人,就开始嘶咬对方,一会咬脚,一会咬头,好像哪都咬不动!蚂蚁睡觉的时候,脚是平放着的,触角时不时的动一下,可真像在窃窃私语一样。

哇!蚂蚁可真有趣呀!
蚂蚁说明文4
我们蚂蚁家族的成员很多,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天生就是有建筑功底的,有的甚至成了建筑专家。

还记得我那远房亲戚在沙漠里盖了一座城堡,高4。

5米,我们的4。

5米就相当于你们人类的4500米吧。

一般是工蚁哥哥们负责建造巢穴。

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
样中间有个洞。

而且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我们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的分类。

我们的住宅通风、凉快、冬暖夏凉,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食物不容易坏掉,嘿嘿!
看,我的那位厨师叔叔搬着比自己身体大两三倍的食物。

我得去帮帮它,我尾随着搬运工大叔们,齐心协力地把这个“面包渣”带回家里。

今晚,我们又有丰盛的晚餐了。

呼~我闻到了食物的香气。

其实,我们蚂蚁家族历来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团结,互助”。

还记得那天,我们全体停止了骚动,所有蚂蚁的眼神都聚集在一只稍微大一点儿的蚂蚁身上,它的前前后后拥簇着许多蚂蚁,我们就好象是充满责任感的侍卫。

这就是我们的蚁王,它用触角来对我们发布命令。

眼看着大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大,我们聚集在一起。

蚁王的触角轻轻抖了两下,就在这时,我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

组成了一个黑压压的大蚁球。

这个大蚁球开始移动,并冲向了大火。

蚁球很快被烧成了一个大火球。

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一些居于外层的蚂蚁被烧死了。

外层的蚂蚁一层一层地脱落了,而蚁球则迅速而顺利地滚出了火围。

虽然蚁球比刚出来时小了许多,但更多的蚂蚁却得以绝处逢生了。

我们是一个家族,我们心甘情愿为种族的延续而慷慨以赴!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我们蚂蚁家族也是一个天气预报专家呢。

我们每天都在行色匆匆地忙碌着,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当然,我这个“蚁校”还未毕业的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喽!
我听见了音乐老师的美妙歌声,还看见了蝴蝶姐姐振着它的翅膀,跳着芭蕾。

此时,我觉得这种音乐、舞蹈,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我躺在无尽的原野中,享受着,静静地,睡着
蚂蚁说明文5
一年级的我总是喜欢蹲在地上看那些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小蚂蚁。

记得有一天中午吃完饭,我又到楼下那个熟悉的蚂蚁洞前,一边盯着地上跑来跑去的蚂蚁,一边在想蚂蚁们吃过了吗,它们午饭吃什么呀。

不知道是哪儿来的灵感,我一下子想到了白砂糖和饼干。

于是,说时迟那时快,我马上冲上楼去翻箱倒柜拿了些白砂糖和饼干屑就立即跑下来。

蚂蚁们正在四处游荡,东瞧瞧、西望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该不会午饭还没得着落吧?”于是我往洞口丢了少许饼干屑,想看看它们的反应。

果然,一只小家伙发现了饼干屑,只见它凑上前去,嗅了嗅眼前香喷喷的美食,然后摆动着头上“天线宝宝”似的触角,不一会儿蚂蚁大队一齐向饼干屑涌来,搬的搬,运的运,原来它们是靠触角来传递着什么信息。

你瞧这边,一只身强力壮的蚂蚁把大一点的饼干屑用两“手”一举,快速地“跑”进洞里。

你看那边,一只瘦小一点的蚂蚁搬不动了,其它两只蚂蚁前来帮忙了,它们齐
心协力共同把饼干屑搬进洞。

蚂蚁们团结合作,干得热火朝天,总算把所有的饼干屑全部运完了。

该放白砂糖了,我撒了好多白砂糖,小家伙们往白砂糖奔来。

我觉得它们搬得太慢了,于是我拿起好多白砂糖就往蚂蚁洞里塞,本来我以为它们会高兴一些,可不料蚂蚁们却想把它搬出来,仿佛在喊:“兄弟们快,快啊!”我定晴一瞧,才发现原来白砂糖堵住了洞口。

我在蚂蚁洞前整整蹲了一小时,还是不厌烦,妈妈走过来问我:“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喂蚂蚁”我回答。

妈妈见我喂的是饼干和糖,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些是你自己喜欢吃的吧?”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喂蚂蚁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饼干和糖了。

啊,天真而又无邪的童年,已四级的我但是还是喜欢蹲在地上看各种昆虫,不过,我会更多地按照它们的习性去喂它们了。

蚂蚁说明文6
美丽的自然界中,有一种小而常见的生物――蚂蚁。

这种昆虫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有很多特点。

下面,就让我一一来介绍吧。

有一次,我为了观察蚂蚁,所以在阳台上撒面包屑。

慢慢地,有十几只蚂蚁注意到了我撒的面包屑,便开始呼朋引伴。

我看到它们的触角有节奏的摆动着,并且爬来爬去,很快就找来了一群蚂蚁。

它们聚在一起,似乎在商量计谋。

很快,它们就商量好了。

它们开始一队队地往阳台上爬,还有一些蚂蚁留在地面上,也许是在等其它的蚂蚁搬好了食物再运回巢穴。

蚂蚁爬上来了,较小的面包屑,它们会两只一起抬,特别小的面包屑,它们就只用一只蚂蚁抬。

还有一些很大的,它们就会四五只一起抬。

我心想:蚂蚁可真团结啊!没过多久,阳台上的面包屑就都被抬光了。

这些搬食物的蚂蚁将面包屑交给了在地面上等候的蚂蚁,便一起消失在了草坪中。

蚂蚁是一种有团队意识的生物。

热带雨林中的蚂蚁,在搬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河流。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无法在水中存活的。

那么在遇到河流的时候,这些蚂蚁会怎么做呢?电脑告诉了我有趣的答案:这些蚂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只一只地组合起来,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球形。

它们往前滚,一直滚过河。

这种方法虽然会使最外面几层的死亡,但是可以使大部分的蚂蚁存活下来。

从这个故事中,足以充分证明了蚂蚁是有强烈团体意识的群居昆虫。

此外,蚂蚁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个美称――大力士。

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都无法举起超过自己重量三倍的物体,而蚂蚁却可以举起超过自己重量一百倍的物体。

这是为什么呢?我在网上查了查,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后,终于揭穿了这个“谜”。

原来,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率非常
高的“原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还要高好几倍,因此能产生相当大的力量。

我们知道,任何一台发动机都需要有一定的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或其他重油。

但是,供给“肌肉发动机”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

这种“燃料”并不燃烧,却同样能够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能。

不燃烧也就没有热损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

化学家们已经知道了这种特殊“燃料”的成分,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磷的化合物。

这就是说,在蚂蚁的脚爪里,藏有几十亿台微妙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

蚂蚁还有一个特点:不会迷路。

一次我在路边吃冰激凌,由于太热了,冰激凌很快就融化了,滴落到了地上。

我低下头去看,发现在远处有一群蚂蚁正朝我滴落的冰激凌进发。

我心想:这么远的路,蚂蚁怎么可能会自己回家?于是我蹲在路旁,想看看它们怎么回到巢穴。

它们享用完了冰激凌,又沿着原路走了回去。

我很惊奇,觉得很不可思议。

我想了一会,终于想出了眉目:是不是这些蚂蚁和狗一样,在行走时会遗留下一种特别的记号,然后凭借着敏捷的嗅觉回到洞穴呢?为了验证自己的话,我再次放了好吃的食物在路旁,等把蚂蚁引来后,就用手指在它们行走的路途上划几笔。

果然,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说完了这么多,你总该对蚂蚁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我非常喜欢蚂蚁这种团结的小生物,你呢?
蚂蚁说明文7
今天,我跟着一只蚂蚁,作了一次奇异的旅行。

我在路旁的石台阶上,发现了一只蚂蚁。

我目光跟随着它,只见它慢悠悠地向一棵大树走去。

路上,它看见了许多同伴,它们亲热地互相打着招呼,讲述着自己的神奇经历。

我悄悄跟着它,来到了大树跟前。

一大群蚂蚁迎了出来,跟远归者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商量了一会儿,几只蚂蚁钻进了洞里,它们又叫出了一些蚂蚁兵。

我真想跟它们聊一聊,问问它们在忙些什么,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大约几十只蚂蚁,一起向草丛走去。

看啊,蚂蚁们发现了一块食物,它们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缓缓地将食物举起。

我看见了它们整齐的步伐,听见了它们响亮的口号声,它们一下子有了信心,一鼓作气把食物搬到洞口。

我的目光又被一群“农民”所吸引,它们正在四处寻找食物。

我看见一只小蚂蚁,用前肢将一块面包渣高高举起,将食物慢慢送回洞口。

它们收集了那么多的食物,该是为以后寒冷的时候储存食物吧。

它们每次都能举起重量大于自己好几倍的食物,不管有多远,总是会安全地把食物送进洞里。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它们任劳任怨,如此辛勤的劳动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这些可爱的忙碌的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蚂蚁的.生活,是多么的忙碌,但又是多么的快乐啊。

我真想去体验一下蚂蚁们的生活。

蚂蚁说明文8
蚂蚁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它们大致分为四种阶级: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

这个在大自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小生物本领可不小呢。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从蚂蚁窝里出来觅食的工蚁们,似乎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会在它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信息素,蚂蚁们就是靠这种物质确定方向的。

什么,蚂蚁是大力士?没错,虽然蚂蚁小,但力气可是不容小觑。

一只蚂蚁可以举起自身体重近100倍的物体,能拖走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而同等体重大小的大象却也只能拖动自身体重4-5倍的物体,因此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蚂蚁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可以杀死比自己体型大50倍的猎物。

那么蚂蚁是怎么捕食的呢?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蚂蚁找到猎物后不会单打独斗,它们会跑回到自己的巢里叫来其他同伴,然后跟随着信息素回到猎物旁边,它们会先在猎物旁边不停移动,然后突然出击围剿猎物,蚂蚁会用自己强有力的大颚钳制住猎物,对于一些多足的猎物蚂蚁会将其“五马分尸”――用颚咬住每一只腿然后将其扯下。

有些带有蚁酸的蚂蚁还会使用蚁酸麻痹猎物使其无法自由活动。

猎物死后工蚁们会齐心协力将猎物搬到自己的洞穴里日后慢慢享用。

很多动物都有对天气变化的预知本领,蚂蚁也不例外。

古人发现,在大雨来临之前,蚂蚁会在附近搬来泥土堵住洞口以免雨水把蚂蚁窝淹了,或者在前一天集体举行搬迁,因而古人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今年的冬天越寒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

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

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蚂蚁说明文9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

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

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

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

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

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

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

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虽然蚂蚁蚂蚁们这次会把沙子全搬完,可他们还会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吗?我带着疑问又将沙子填入了蚁洞。

之后我又看到蚂蚁们在努力的奋斗着,重建着它们的家园。

我反复重新填了几次。

可是蚂蚁们仍然凭着自己的毅力、恒心重建了蚁洞。

啊!它们真是一群有恒心、毅力的小生灵啊!它们的恒心与毅力鼓舞着它们干什么事只要没干好,就决不罢休。

我想:如果连着小小的蚂蚁都有如此毅力与恒心。

那我们人类不也应该有恒心与毅力吗?
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具有像蚂蚁这样的恒心与毅力。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多次吗?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不还是靠着恒心与毅力撑了下来走向成功了吗?让我们想一想如果爱迪生半途而废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发明电灯,之前做的都是徒劳。

我们只要干事有恒心、毅力,无论干什么事都能干好的。

这就是我的启示。

蚂蚁说明文10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

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

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

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更多的工蚁触来触去。

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蚂蚁循着第一只发现小虫的工蚁路线来到了青虫身边,紧紧地围住了小虫并开始啃咬起来。

小虫被咬醒了,使劲地想甩开身上无处不在的蚂蚁,但显然是为时已晚、力不从心了,几只蚂蚁掉下来,更多的蚂蚁一拥而上,把虫子遮得密密实实的。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吧,小虫被这群团结的小蚂蚁啃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

又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蚂蚁带着蚁群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只剩下几只迷糊了的小蚂蚁在原地打转,但不久似乎也认出了回家的路,急急忙忙地走了。

我看得一头雾水,陷入了沉思: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

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

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

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

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小蚂蚁,大道理,看来我的收获还真不少啊!
蚂蚁说明文11
你了解蚂蚁吗?如果你对它的认识还只是头、胸、腹的话,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我就开始一场“蚂蚁大揭秘”。

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

不分白天和黑夜,只要有食物它们就毫不客气的大嚼特嚼,简直就是一台合成收割机。

它的吃相也不怎么雅观:它的后脚支撑着身体,上身直接扑到了食物中。

嘴巴如同一架微型粉碎机械,一开一合就将一大块米饭绞成了粉末,接下来一口将它们吞了下去。

我看了半天,心想:吃了这么多,难道不会口渴吗?看着它们,我仿佛见到了一条饿了一年的黑龙。

过了两小时,它们就吃完了比自己身体大二十多倍的米饭。

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它们,不为过吧?
它们也是一个优秀的“搬运工”。

有一次,我将几颗米饭投到了它们的洞穴前。

不一会儿,它就被从四面八方的蚂蚁包围了。

首先,它们爬到米饭的上、下、左、右,做到全面覆盖。

接着,它们用自己有力的嘴锉下了一个圆球,然后向巢穴走去。

每当一个出发,立刻就会有人接上,好像排练了无数遍似的。

不一会儿,米饭就被分解,向巢穴缓缓地前进。

现在,你是不是对蚂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呢?
蚂蚁说明文12
今天,我出去玩的时候,无意发现一个蚂蚁洞,正巧,又没有找到伙伴,就准备观察一下。

听说蚂蚁最喜欢吃甜食了,我便在距离蚂蚁窝大约一米处放了几粒白糖和一些甜的碎饼干,然后我就蹲在那里,开始等待蚂蚁的出现。

等了好久,可我还是没有看见一只蚂蚁,我想:是不是我把食物放得离它们的窝太远了,致使它们闻不到香味,而没有被吸引过来,于是我试着把食物向前移了一点,终于第一只蚂蚁出现了,我见它慢慢的爬向我撒在地上的白糖和饼干,只见它先在饼干的周围转了几圈,然后左推推,右搬搬,然而饼干对它来说简直就是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