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表达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表达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是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程度的手段。

表达的过程是重新梳理问题和再认识问题的过程,能够逻辑清晰、简单明了地对地理事物、规律和研究结论进行阐述,是对地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科学论证和探讨的基础。

学生表达能力是建立在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基础
上的,也就是前面所述如何加强地理原理、规律、成因、过程的教学以及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参考以上论述。

在此基础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平时答题中语言表述的训练。

要求:①正确表述没有歧义,尽量用规范科学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答题。

科学规范的地理概念和规律、原理来自于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

具体讲这些来源于教材、规范的试题(如高考试题)答案等。

②尽量完整地表述。

做到没有信息遗漏,尽量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分析,不遗漏知识点和试题中的有用信息。

③逻辑严谨,推理严密。

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对比分析试卷中的典型答案,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答卷请学生作者分享经验;表达能力差的试卷和同学一起分析失分原因和提高措施。

3.根据地理核心知识点、高考常考知识点、常考试题类别(意义类、原因类、过程类、特征类、开放类等等)建立储存一定量的答题范式并不断进行变式训练。

4.努力提高学生面对高考试题的应变和迁移能力。

高考往往选取新素材、创设新情境、提供新信息,进行关键能力考查。

所以学生要具备面对新问题的分析能力、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编制答案能力。

新问题的切入点不会是教材的原文照搬。

高考命题取材于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或者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不能照搬课本,而是根据试题要求在新情境、新问题下重新整合建构新的知识网络并表述问题。

综上所述高三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运用所学地理规律、原理、成因、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