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优秀10篇】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2+0.12= 7.2-0.2= 3.5÷0.35=2.95+0.05= 5-0.6= 2.8÷0.14=8÷12.5= 1.2+2.8-3.99= 4×1.72=3.74+6.26=4.5×6= 0.25×4÷0.2=2÷4= 20×0.2= 20.75-9.5=3.5×8×0.125=2.提问(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3.7-2.5+4.6= 3.6×6÷0.9=(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1.2+4.6=5.83.6×6+0.9=21.6÷0.9=24(3)小结运算顺序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2)学生计算后订正。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在运算过程中出现混淆和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一道拓展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家长辅助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道家庭生活中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以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强化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混合运算》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6-5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6-5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不带括号的两极混合运算。

教材编排了两个处理成绩的数学活动,即:饮料成绩及购鞋成绩。

让先生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探求、合作交流、整理分析,归纳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既锻炼了先生分析、判别才能,又使其言语表达才能得到进步。

先生分析:在第二单元,先生曾经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些先生在课外还接触了两级混合运算,并从父母或其它渠道获得了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可以说,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是在先生有一定运算基础的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在处理实践成绩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求,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践运用中的合理性。

同时,在自主处理成绩、改写算式等活动中,促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考虑过程的合理性;在别人的鼓励与协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学好数学的决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味,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具预备:CAI教学重点: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次要知识点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当行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知识的基础,因此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的。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本着生活化、成绩化的思想,从先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求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获得实真实在的数学活动经验。

加减混合教案15篇

加减混合教案15篇

加减混合教案15篇加减混合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减混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减混合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渗透教学:一. 要善于欣赏他人;二. 要及时地反思,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情境式引入1、 (出示图片1)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提问(1) 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 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3) 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

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列式?二、新授(一)教学例1(1)提问引导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2)分组讨论试做要求① 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 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 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这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交流三种方法[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① 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

② 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 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

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方法一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学生回答:方法一优点1、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混合运算(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2、难点: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1)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

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二、自主探究新知:1、解决第(1)个问题“胖胖应付多少钱?”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小熊应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总结2、解决第(2)个问题“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1)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2)集体反馈时,(重点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为什么用上20减3×4)3)指导学生写出综合算式,并规范学生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篇1设计思想:利用连加、连减的计算经验直接尝试计算加减混合试题。

通过学习经验的迁移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

隐退教师角色,促使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自己来讨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重视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充分开展学生的差异资源。

发挥优生的作用,开展互帮互学,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标解读:学习数学是为了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方面得到发展。

因此教材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内容分析:加减混合在教科书75页。

它安排在连加连减之后,与之采用了同样的编排方式,目的是使学生能联系连加连减的方法,来学习加减混合计算。

教材安排的生动的插图,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意义和计算方法,对于需要两步才能计算出结果的算式,基本上已经掌握要先计算第一步的得数,再用第一步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进行第二步计算。

本节课的加减混合,也需要进行两步计算。

有了前一节的基础,就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本课知识的学习。

但还是不能忽视加减混合计算的另一个难点-----由于前后两例题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使计算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学时非常有必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5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计算:140×3+280 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

一副围棋15元。

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

《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的知识---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第一学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邓,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家三口去参加采摘节的情境,包含两幅图。

左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共有60只篮子,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借助问题“还剩几只篮子?”引入对含有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右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辆大巴车上共有48人;两辆中巴车,每辆车有26人占借助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引入对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最后,借助问题“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什么?”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总结出“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乘减计算的问题,明确包含乘法和加(法)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学情分析: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运用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运算顺序96-36+4 240÷6×3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一次计算)6+30×3 20+56÷8 70-6×9 36-12÷3(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在算加减)2、我们一起齐读(出示目前学习过的计算法则)。

3、其实呀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研究“混合运算”(板书)二、情境导入1、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这节课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

(先出示完整情境图)让我们看看这次摘哪种水果。

(单独呈现情境图片一)仔细观察图片,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边说边板书)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①一篮苹果多少个?根据哪两条信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完之后让学生再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提一个复杂一点的问题)②三篮苹果共多少个?(求三篮共多少个,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反复强调算理)三、探究新知1、刚刚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那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预设:① 60-38×3 这样列式到底行不行呢?我听到了两种声音,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我听明白了,如果这样只列出算式按照我们学过的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但是这样就和实际情况相矛盾了,那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②(60-38)×3 为什么他给算式加了小括号呢?谁还想再来说说。

如果要先算,但是根据运算顺序又不能先算时,就统一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就是()。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含小括号的(补充课题)快快把小括号请到你的练习本上来,让它来帮你列一个综合算式。

《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此外,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在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上进步很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慢。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我需要在课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运算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2.能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乘除法进行简便计算。
4.分析并解决含有多个乘除运算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8 × 4 ÷ 2等。
-应用题:小明有1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再拿出2个苹果,问一共还有多少个苹果?
-拓展题:小华去超市购物,一箱牛奶6瓶,共需买4箱,超市正在促销,每瓶牛奶优惠20%,问小华实际花费多少钱?
二、核心素养目标
《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2.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使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乘除混合运算是将乘法和除法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的方法。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计算价格、分配物品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12 ÷ 3 × 4,这个案例展示了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同时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的情况?”比如,计算购物时优惠后的价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除混合运算的奥秘。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力目标: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式题,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用简便方法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一块小黑板,口算卡片,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48+36=75-90=150-90=2.准备题16×4+1818+4×669÷3-1450-35÷5让学生说出每题中都包含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解答。

(学生在以前学过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依然依据这一运算顺序。

因此设计这样的练习,是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二、探究新知1.导入。

同学们对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计算的都很准确,计算顺序掌握的也很好。

如果我们把16×4+18中的18改成6×3,就成了这样的题目、教师出示例116×4+6×3(板书)它的运算88÷4=60+70=4000÷5=300+140=60×8×0=560-80=21×3=52÷6=640÷2=顺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2.学习例1。

(1)这道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与准备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自己试着计算出来吗?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在练习本上计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各组分别汇报计算顺序与结果引导学生汇报出这道题含有两步乘法和一步加法,根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做乘法,所以这道题的计算顺序是:16×4+6×3=64+6×3=64+18=82(3)你认为还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计算这道题?为什么?(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出这道题求的是16乘以4的积与6乘以3的积的和,可以把两个积先算出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采摘节——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序号: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这一切都在等着我们来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采摘活动入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根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请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贴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贴数学问题)(1)还剩几只篮子?(2)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会解决吗?请同学说一下算式。

2、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与刚才的图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数学信息吗?如果仍然要问“还剩多少个篮子?”你会解决吗?自己在数学本上试试看。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总结:不管哪一种算式我们都是用了同一种方法,都是先算要分多少个篮子,再算还剩几个。

观察综合算式,总结算法,揭示课题1、观察综合算式,是怎么算出得数。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总结:像这种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还有一个名字叫乘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板贴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一共来了多少人?同学们会做吗?请你自己解决,开始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3、观察算式,交流算法,揭示课题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先算——,再算——总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像这种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乘加混合运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篇6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目标解析: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75-36+2425-20÷56×8-5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1)10-5+3=(2)7+(7-6)=10-(5+3)=7+7-6=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

1.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例3)7×(7-5)(77-42)÷7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7×7-577-42÷7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大单元学历案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大单元学历案8

《混合运算》大单元学历案单元概览单元名称:混合运算学校学科/年级/设计者数学/三年级上册/三年级数学组教材北师大版对应章/课时第一单元/7课时一、你愿意接受挑战吗学校为开学作准备,打算购买一些学习和奖品,并且为研学活动提前购买门票和租车,其中各种物品的价格如下表:研学景点门票的价格:成人票8元/张,儿童票4元/张;大客车限乘46位乘客,校车限乘8位乘客;物品名称价格饼干4元/包面包3元/个蛋糕6元/包作文本6元/个英文本4元/本算术本原价3元/本算术本现价10元/5本现在涉及到一下问题,大家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1)我们要买4个面包和1个蛋糕,需要花多多少钱?(2)我们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3)我们有50元,买8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钱?(4)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5)我们两个班,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这些问题中涉及到多种计算方法,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法(除法),要先算乘法(除法),再算加减法;在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二、你需要学什么要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知道需要哪些知识准备吗?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本单元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混合运算是数的运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是面积模型。

“你愿意接受挑战吗?”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本单元学习的意义。

本单元每一课时创设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我们将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在提高我们运算能力的同时,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围绕每一条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能帮助我们理解混合运算的算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学历案预留的“空白”是供你学习时书写的。

本单元学习内容与课时安排大任务课时内容关键能力指向核心素养课时以“你愿意接受挑战吗?”提供的情境为背景,为提高学生的生活购物技能,用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及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灵活运用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小括号的特点。

2. 新课:讲解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3. 演示:通过黑板演示一些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板书设计1. 板书《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1)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3)例题及解题步骤;(4)课后作业。

六、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的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加除、减除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加除、减除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

《加除、减除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加减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加减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除法计算运算顺序;运用加减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

同学们,我们的老朋友杨阳带来了两道题目,大家说说这两道题目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生: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你们学习得真扎实,那这两个问题呢,大家说说是先算什么呢?生1:先算加(减)法。

生2:先算除法。

师:那究竟先算什么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人加除、减除混合运算的学习杨阳出完题之后呢,就去摘葡萄去了,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妈妈摘的葡萄可以装12箱。

生:杨阳摘了35千克。

生:爸爸摘了45千克。

生:每箱可以装5千克。

师:你们真是会发现的孩子,给你们一个大写的赞,那么谁是会提问题的孩子呢?先提一个关于妈妈和杨阳的问题吧。

生:杨阳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千克?生:妈妈和杨阳一共摘了多少箱?生: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生:……师;:你们这么棒,能提出这么多问题来,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剩下的问题我们放在问题口袋里面,之后再探究。

那么还能提出关于妈妈和爸爸的问题吗?生: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生: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千克?生:妈妈和爸爸谁摘得多?生:……师:又有这么多问题,同样,我们这节课先来探究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剩余题目放进问题口袋里面,首先,先来解决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妈妈的我们知道,那么不知道谁的(杨阳的)所以第一步先求什么(杨阳摘了多少箱)求出来之后,再求什么呢?(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学生自己解答,之后找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步骤。

同学们,这是之前我们就接触过的分布计算,我们重点要学习如何列综合算式。

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上册66--68页第六单元信息窗3第1课时的第一个小红点和自主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能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

2、能正确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

3、掌握含有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先减后乘的四则混合运算。

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一:新课引入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

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活动二: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生: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板书:问题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问题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对于学生提出第1题时,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

然后引导学生,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板书这个问题,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1. 把信息与问题连起来默读两遍。

2.你能自己来试着解决吗?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也可以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小组内交流想法,看看你们小组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小组的讨论进行指导。

)4.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方法?学生汇报、质疑:预设方法1:60-38=22(个) 22×3=66(个)学生汇报这种方法时,互相质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完善板书方法1先算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60-38=22(个)再算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22×3=66(个)预设方法2:(60-38)×3学生汇报方法2时,互相质疑:是怎样想的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方法3:60-38×3学生汇报方法3时,互相质疑:是怎样想的呢?这种方法对不对?(二)比较分析,加深理解数量关系,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比较方法2与方法3哪里不一样?一样的地方又有哪些?方法2:(60-38)×3 方法3:60-38×3预设:相同:数字一样;运算符号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
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关心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

一副围棋15元。

购买3副
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
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
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
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
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
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6。

篇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
依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
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准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
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
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升学生的计
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寻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
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
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
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觉,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
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
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
升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
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
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
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
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

达到学生准确计算的目的。

篇三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
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预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

(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瓶)
3>2 18>12 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
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依据画面你还能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