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听课三环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听课三环节
作者:王礼平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08期
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研活动,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技艺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会备课、上课,还应学会听课,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教师要想在听课中有所收获,受到启发,得到进步,就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听课之前充分准备。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要想在听课之中真正听有所获,就必须在听课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事先把教材找来熟悉一下内容,明确该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想想假如我来执教这一课,将会怎样设计教学流程,会遇到哪些疑难,还有哪些困惑或纠结,以便在听课时有个对比。

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听课的方向,把握听课的重点与难点,发现课堂中的亮点,捕捉课堂上的高潮,这样的听课才具有针对性,才会听有所获。

此外,由于听课后还要积极参与评课,教师在学术理论上也要做些准备,如熟悉新课程标准和一些教学常规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教研现状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等。

这样不仅听课的起点高,评课也会精彩,而且能拓宽视野,提升水平。

二是听课之中力爭“四到”。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全神贯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教师听课也是如此,由于课堂是流动的,课堂上的“灵光”稍现即逝,这就要求教师在听课中要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力爭做到“四到”。

首先,要做到“眼到”。

认真观察教者的教态、表情、板书、肢体语言、课堂的调控、细节的处理、教具的使用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与表现。

其次,要做到“耳到”。

仔细聆听师生的对话,听教者的范读、讲解和启发,以及学生的回答、交流与讨论。

再次,要做到“心到”。

边听边认真思考,思教者对教材把握的深度、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是否紧凑、合理。

最后,要做到“手到”。

记录教学流程、教学“亮点”、师生“意外生成”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以及自己的思考、体会与建议。

当然,听课也不一定非要对整堂课做事无巨细的“实况记录”,听课教师可根据教者的特点和听课的目的有所侧重地摘要而录,如可重点记录该课内容的基本框架、教者授课的思路;也可记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令人兴奋、激动的精彩片段或教学环节;还可记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失误、败笔等。

三是听课之后要积极反思。

教师听完课后,要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写下反思、借鉴之道,而不能完事大吉,一听了之。

要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回忆与补充,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品味。

我们可以翻翻听课记录进行回味反思;可以与教者一起探讨,听取专家的真知灼见和同仁的宝贵经验;可以将几节有关联或同类型的课相互对照,比较优劣得失,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者干脆将他人的设计方案拿到自己班上试试,亲身体验……听课教师要善于比较各种教学方法,分析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变通地运用。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只要教师多听课,多用心,静听细品,深思巧学,就一定能在别人的课堂里发现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这样才能学到别人的有益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