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
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
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锦瑟》是李商隐在人生晚年的诗作,是诗人坎坷经历的产物。
《文心雕龙·事类》中“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说明用典的目的是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来例证现在。
此外,典故还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从而增加词句的形象性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用典的名家,他常常借用众多典故抒发自己的情感,但他对典故的使用不是单纯的借用,而是根据原意,加上独特的眼光,赋予典故新的含义,创造出一种新的意境,从而在新的意境中渲染情感,抒发内心。
李商隐的《锦瑟》是用典方面的典范,王士祯对此有“獺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说明了其典故之多,但李商隐对原典可谓是“遗神取貌”。
一、“锦瑟五十弦”的悲哀《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一种瑟竟然有五十根弦,比任何一种乐器都繁复,所以它表达出的感情是悲哀至极的。
但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他加上了“无端”二字,使本来就悲哀的氛围又增添了一种想要了解而不得的无奈感,在情感推敲上可谓更上一层楼。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使诗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可见李商隐在运用典故时并不是单纯的借用,而是经过一番精力改造的。
二、“庄周梦蝶”的迷惘颔联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说的是庄周有天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然忘了自己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却不知蝴蝶已经去向何方了。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其诗歌以深情、婉约、含蓄著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尝试从几个方面阐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如同春日里的细雨,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他的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在他的笔下,情感如泉涌,细腻而深沉。
首先,李商隐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的诗,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波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如《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离别之苦,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其次,李商隐在诗歌的结构上独具匠心。
他的诗,既有严谨的格律,又有灵活的变通。
在遵循古典诗歌规范的同时,他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使得诗歌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个性。
如《锦瑟》一诗,结构精巧,意境深远,堪称李商隐诗歌的代表作。
再者,李商隐的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内涵,常常以一语双关、含蓄委婉的手法表达情感。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李商隐的诗歌在意象运用上也颇具特色。
他的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意象,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如《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苦,令人心生感慨。
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他的诗,既具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又具有现代诗歌的质感。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以宁静的夜晚、辽阔的江面、无云的青天,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令人陶醉。
总之,李商隐的诗歌在情感表达、结构布局、语言运用、意象运用和意境营造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阅读中领略到了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正如古人所言:“李诗清绝,当世莫比。
李商隐《锦瑟》用的典故
李商隐《锦瑟》中用的典故有:
1.“庄生晓梦迷蝴蝶”:取自庄子的寓言故事,表示人生如梦,往事如烟,回首间如一
场短暂的梦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惋惜。
2.“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是古代神话中的故事,相传望帝因惭愧于自己的政治成
就,自愿将王位让给杜宇,自己则去隐居山林。
而杜鹃则是望帝的化身,它每天都会啼叫,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悲哀。
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和故乡的眷恋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只能远走他乡的无奈。
3.“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个典故来自于古代神话中的故事,相传南海中有一种珍珠,
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月圆之时,它会在月光下流泪。
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痛苦和追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无法得到发挥和实现的苦闷。
4.“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山是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山,这个典故表达了美好的理想和
追求无法实现,如同蓝田山上的烟霞一样飘渺不定,令人遗憾和惋惜。
这些典故被巧妙地融入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爱情、故乡、事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蕴。
李商隐诗歌朦胧美论文
浅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摘要:本文以李商隐无题诗和准无题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意象、典故、语言、意境等的分析探讨了李商隐诗歌朦胧美的外在表现以及在结构上的表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诗人的生平、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等角度出发,对朦胧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得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不仅是诗人精湛的艺术手法的产物,也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这一结论。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意境;朦胧美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在与晚唐逐渐衰败的运势一样渐趋寥落的诗坛中,李商隐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对当时以及后世都有极为深广的影响。
在我看来,李商隐是个彻头彻尾的悲情诗人,无论是他的政治诗还是抒情诗,无不抒发了自己或怀才不遇,或感时伤世,或思念爱人,或叹惋时光流逝等等的真情。
他无法唱出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1](p48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一般明朗豪迈的句子,却只能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p103《乐游原》),以抒发自己对国家,对人生无限的怅惋。
对于李商隐的艺术成就,历来的诗评家大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清初吴乔云:“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3](p561吴乔《围炉诗话》)除此之外,对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人们多以情致深蕴为其根本特征。
刘熙载、张采田等历代诗评家在其作品中都曾对李商隐诗歌的这一特色进行过评论,对此大多都持欣赏的态度。
但对于李商隐诗歌晦涩难懂这一问题,也有许多诗评家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冯浩就曾评论说这样的晦涩难懂不免有埋没意绪,弄巧成拙之嫌。
而“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做郑笺”[4](p458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类的评论更是层出不穷。
正因为李商隐诗歌难解,才使得人们对他的诗歌不断地探索追问,莫衷一是。
同时也因诗人的深情婉约、要言不尽,给人难以名状的朦胧之美。
朦胧美的外在表现李商隐在他的诗里有其偏爱描写的意象。
论李商隐诗歌中用典的运用
论李商隐诗歌中用典的运用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多用于诗歌之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用典既要表达出主旨大意,又要自然、不露痕迹。
其中,最熟为人知的一首用典诗歌,便是高中语文教材书上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引用庄生梦蝶的典故,以妙笔表达出人生如梦之意。
从古至今,“用典”被广泛运用在诗词之中,“用典”这一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其一,用典有委婉表达作者情感之作用。
作者在创作诗词时,常常会带入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心中所想,可是有些想法并不好直抒胸臆,这时便会用到“用典”这一手法,委婉地表达出作者之心意,又不会使诗中所述之人难受;其二,用典可以减少诗歌中语词的繁杂。
在有限的文字之中,充分地表达出自己欲表达之意;其三,用典有升华、润色诗歌之作用,使得诗歌内容更加充实,词句更加华丽。
如李商隐的《潭州》、《锦瑟》,运用用典的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也带给作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用典这一修辞手法作用之多,运用之广,因而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而其中,李商隐便是用典繁多一人,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用典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
无题诗,无题加以用典,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读者摆脱束缚,可以在读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更好地融入诗歌里面。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典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一诗多典是无题诗最显著的特点,据统计,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之中,用典处有三十七处。
诗中用典的密度极大,几乎是每句一典,由此可见李商隐的用典繁多。
而一典多义也是《无题》诗中的特点,典故的运用巧妙,所以一处用典并不一定是表示一个主旨大意,有可能对应的是多个意思,因而李商隐的《无题》诗通常都晦涩难懂。
其三,《无题》诗虽然是李商隐在日常生活的随手之作,可是依然意蕴犹存,意象相生,“意”即是李商隐诗歌中所要表达的个人情感,而“象”便是诗中的意象,即用典所表达出来的诗人的寄托。
李商隐《蝉》赏析:咏蝉寄情
李商隐《蝉》赏析:咏蝉寄情李商隐的《蝉》是一首五言律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咏蝉诗中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蝉李商隐〔唐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2、注释以:由于。
薄宦: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居高树,吮吸清露为生,高处露水少,所以难以饱腹。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㧑挠,长吟悲鸣。
”高:即指高处,树之顶端。
同时,“高”字也含有高洁的意思。
“徒劳”句:蝉终日悲鸣诉说“高难饱”的怨恨,却得不到同情,故云“徒劳”,其声白费。
徒劳:白白费力,白费劲。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指天快亮时。
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疏:稀少。
碧:绿。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泛:漂浮。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烦君:劳你。
君,此处指蝉。
相警:警我,向我警诫。
相,指代副词,偏指一方,此指代第一人称“我”。
警,警醒,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三、创作背景李商隐生当晚唐时期,一生经历由唐宪宗至唐宣宗六朝,正值牛李党争相当激化之时。
李商隐初依牛党,后改投李党,一直在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挣扎,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李商隐七律研究
李商隐七律研究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七律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李商隐七律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
一、七律分析李商隐的七律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深婉、含蓄的情感,同时又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七律诗歌的意境营造方面,李商隐往往通过物象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
例如,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起兴,借助“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意象,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无奈之情。
在七律的格律方面,李商隐的诗歌既遵循了传统格式,又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李商隐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的研究,深入了解其七律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结合具体诗歌作品,从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李商隐七律诗歌的独特魅力。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李商隐七律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李商隐的七律诗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李商隐的七律诗歌具有深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既表现出他的个人情感,也涵盖了社会人生的普遍问题。
其次,李商隐在诗歌中善于运用物象描绘,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诗意。
最后,李商隐在七律格律方面既遵循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我们发现李商隐的七律诗歌在情感表达、意象营造和格律创新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之处。
例如,相较于其他诗人,李商隐更注重情感的内敛和表达的含蓄,这种特点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此外,李商隐在诗歌意象方面也表现得更加细腻和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最后,在七律格律方面,李商隐既继承了传统格式的要求,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诗歌,会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供各位参阅,希望为大家带来帮助。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1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
李商隐一生失意、落魄,少时曾勤奋苦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但于青年时期卷入牛、李党争之中,落魄潦倒,报国无门。
在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已是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各种的社会茅盾相互交织,政治异常激烈,加上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梦想幻灭。
正是因为政治和人生的失意,李商隐写下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的感怀、咏物、咏史的诗作,抒发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苦痛生涯,深刻地反映晚唐破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意义。
诗歌自汉魏以来至盛唐时由李白、杜甫发展到顶峰。
然而,李商隐的诗歌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些诗歌大都显得含蓄蕴籍、音调谐美、沉博艳丽,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开拓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领域,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高一个新境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意境。
诗歌表现特色如下: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感情细腻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
如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
再如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暮春衰残的景象映衬出两个倾心相爱的人此时的难舍难分,诗人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欲说分别,却从相见之艰难写起。
谈李商隐诗中的典故 谷凤娟
(2)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鹤雏 (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庄子自喻)非练实不食,非 酸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鸥(鹤鹰,喻惠施)的腐鼠(喻 相位)当美味而羡慕!(《庄子· 秋水》)意为你的位置 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祀人优天,自寻烦恼。这 两句诗,既阐明自己蔑视功名利禄的立场,胸襟光 明磊落,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脾院蔑视, 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 禄蠢,对他们极尽调侃奚落之能事,从而反击了政 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即灵活,又确切;既含蓄, 又锐利。
(3) 我认为 用典贴切与否,与一个人的学养密 切相关。许多人认为李商隐诗歌大量用典,因 此使诗歌晦涩难懂。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像 《锦瑟》中四个典故,一直被认为是一首很难 解读的诗歌。但是如果你的学识渊博,文学素 养极高的情况下,你会很容易理解他们的诗。
(4) 因此从事诗文创作,必须在平时多 读书,并在与书本长期的厮磨中,把它们转 变成自己丰富的精神营养,化成居高临下 的人生智慧。当灵感来临,提笔写作时,就 会文思勃发,那些平时累积的知识养料,也 就如同交情甚笃的老友,自然而来,与个人 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合而为一。这样运用 前人的语句也好,化用前人的典故也罢,才 无斧凿之痕,才丰满并富有张力。
一、为什么用典
古典诗歌有着体裁、音韵与格律的诸多限制。语言具有 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跳跃性,篇幅短小。典故里往往就 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沉的思想感情。 用典,不仅可以丰富作品内涵,拓展时空场景,创造出一种 特有的镶金嵌玉般的审美效果,还能够增加诗歌容量,把作者 要说的千言万语,要表达的深刻思想,熔铸在一个故事或一句 诗文里,寓意深隐,涵蕴丰富,耐人咀嚼,引人联想,并能够营造 典雅的文化氛围。
2 嫦 娥
(1)这首诗是作者根据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来写 的。相传天神后羿射死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让天帝 非常愤怒,他把后羿发落到人间去过痛苦的凡人生活。 西王母很同情后羿的处境,就赐给他一些长生不老药。 他的妻子嫦娥却将药偷吃。嫦娥吃完药后,脚下生风,轻 轻飘起,慢慢升入月宫。宫中只有一只蟾蜍、一棵桂树 和她做伴。她终年过着冷清寂寞的日子,然而,后悔已晚。
李商隐《无题》诗论
李商隐《无题》诗论李商隐《无题》诗论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商隐《无题》诗论,欢迎大家分享。
一、李商隐《无题》诗歌分析(一)《无题》诗歌中的悲剧色彩李商隐的《无题》诗歌,流传至今的也仅仅二十几篇。
这些诗歌的表达上以婉转的情思语言为主,给人以意境朦胧之感,使读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意图难以理解。
从诗句的语言表达上来分析,结合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可以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创作特点以较为明晰的定位,即难以明辨的旨意中饱含着悲剧的色彩。
李商隐的“无题”诗充分着悲剧色彩,与其个人境遇息息相关。
李商隐出身于贫寒的家庭。
虽然与当时的皇室同族,但是,其祖辈上并没有位居显赫官职者。
这就决定了李商隐要走上仕途,也只能作为一名衰微的王孙。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堪为是坎坷的一生,而这种悲剧色彩,很自然地就从其所创作的诗句中表达出来。
从“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到“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终于学业有成,功成名就,却又因为迎娶了王茂元之女而陷入政治的漩涡,导致其漂泊天涯大半生。
残酷的社会现实让李商隐下去,那种“安危须共主君”的激切主张逐渐幻灭,伴随着没落家族的嗟叹,这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与其仕途的坎坷相融合,促成了其诗歌创作的悲情风格。
晚唐的颓废,从文人沉浸于萧瑟并创作出的香艳体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尽管李商隐的诗歌受到当时社会形态的感染,但是,并没有流俗,而是将诗歌的创作定位于精神境界,更多地表达为爱情生活和心理特征,赞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表达的是爱情生活,透过更深层次,不难看出,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悲剧基调,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唐王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命运一种忧伤。
他渴望能在仕途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唐王朝的“中兴”出一份力,但是,腐朽的官场势力必然会成为觉醒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他们匡救国家的理想抱负,也只能够化所一曲梦幻相思,形成悲剧的情调,借助诗篇抒发自己的感慨。
安定城楼的四个典故及用意
安定城楼的四个典故及用意摘要:一、安定城楼的四个典故1.贾谊和王粲的典故2.宛雏腐鼠的典故3.庄子的典故4.李白的典故二、典故用意1.表达作者有贾谊、王粲之才而不受重用2.表达高洁而为人所嫉恨的苦闷与无奈3.反击政敌的恶意中伤4.反映作者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正文:安定城楼是李商隐的一首诗,其中运用了四个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曲曲心事。
这四个典故分别是贾谊和王粲的典故、宛雏腐鼠的典故、庄子的典故以及李白的典故。
首先,贾谊和王粲的典故用于表达作者有贾谊、王粲之才而不受重用。
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粲则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
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人物,但是都曾遭遇过不被重用的困境。
在李商隐的这首诗中,作者借助这两个典故,暗示自己也有着像贾谊和王粲一样的才华,但是却不被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次,宛雏腐鼠的典故用于表达高洁而为人所嫉恨的苦闷与无奈。
宛雏是古代的一种鸟,据说它的羽毛非常美丽,但是却常常被人恶意中伤。
腐鼠则是指被腐烂的老鼠,它的出现往往会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
在诗中,作者用宛雏腐鼠的典故,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质却被人嫉恨,感到非常苦闷和无奈。
第三,庄子的典故用于反击政敌的恶意中伤。
庄子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深邃,富于批判精神。
在诗中,作者借助庄子的典故,对政敌的恶意中伤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表达了不屈服于压力的决心。
最后,李白的典故用于反映作者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豪放奔放,具有强烈的个性。
在诗中,作者借助李白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意志。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1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他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确立了自己在唐诗坛上的地位,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的独特艺术美。
一、韵律之美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
李商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
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
然而李商隐承袭杜甫、李贺对格律的重视,用自己高超的技巧精心营造律诗的韵律之美,“戴着镣铐跳舞”,使格律诗别具美感,提振诗歌的技术标准。
他的“燕台”组诗和无题诗是代表。
二、朦胧之美(一)在诗中的体现李商隐在诗里有偏爱描写的意象。
他爱写“雨”、“蜡烛”、“柳”、“风”、“蝴蝶”、“夜”等意象。
雨,飘飘洒洒,柳,寄托着离愁别绪,蜡烛,摇摇曳曳,忽明忽暗……诗人选取的意象本身就带有朦胧感。
除此之外,诗人还借用一些特别的修饰,让这些意象变得轻盈、空灵,甚至难以感知。
以雨为例,诗人吟到“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小幌风烟人,高窗雾雨通”(《寄目》)、“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寄令狐郎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水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
诗人描写的雨多是细雨、暮雨、冷雨。
形容雨细,诗人用了“雾”、“烟”、“梦”一系列词,“雾”、“烟”、“梦”不仅细而且迷蒙,再加上“暮”、“夜”、“寒”,这样的雨天在诗人笔下,气氛变得更加沉晦。
李商隐诗中的庄子典故与诗人心态
历史 人物 、事 件 的评 价判 断 中 ,透 射 出 自己的价值
观 、 非观 。 商 隐诗 中典 故丰 富 , 是 李 涉及 广泛 , 以一 难
一
此反映自己积极人世 , 在官场上一展抱负 的期望。 李 商 隐年少 以古文 知名 , 入令 狐楚 幕 , 后 很受 看重 , 随
其学 习骈 体 章奏 。开 成二 年 ( 3 ) 士及 第 , 87 进 自此 后
下 ” [ (1 子意 在说 明 中 山公 子 魏牟 身远 朝廷 而 。 4 8’ 】1庄
心系 天下 ,李 商 隐用 此典 ,表 明 自己即使有 小人 作 祟 , 一 直心 怀朝 廷 的心 志 。商 于》 也 《 中他 写 了商 于此
地 的风景 以及 他 的感想 , 对历 史上 的张仪 割地 、 季 绮
道, 则修 德就 闲。千 岁厌 世 , 去而 上仙 , 彼 白云 , 乘 至
于帝 乡 。” 】 【( 3 浩注解 “ 乡 ” 是指 仙境 。“ 乡 冯 帝 就 帝
者, 仙境 , 即汉 武帝 求 白云 乡也 , 以此 言帝 京 。” 每
’庄子 原 文是 以帝 乡表示 仙人 所 在 的无 忧无 愁 的 地 方 。然根 据 注释 和诗 歌 内容 , 看 出 , 商 隐是 以 可 李
李 义 山诗歌 在 晚唐地 位 的概 括 ,他在 诗 和词 过渡 时 期 的作用 可见 一斑 。 在刘 学锴 先 生 的《 李义 山诗 和唐
述。 而诗 词 中典 故 的运 用 , 能在 有 限的字 数 内表 达 则 更 曲折幽 深 的含义 ,李商 隐无 疑很 好地 运 用 了这一
宋婉约词》 已对李商隐诗歌的词化特征进行了论 谋 身分 别用 “ ” “ ” 中, 诈 和 长 巧妙 地 暗示 了 自己的评价 。
李商隐锦瑟 锦瑟(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李商隐锦瑟锦瑟(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锦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首。
这首诗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作品。
但它毕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最享盛名。
自宋元以来,研究者众,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古诗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就是出自《锦瑟》这首诗。
《锦瑟》作者: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李商隐锦瑟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的诗在晚坛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他的爱尤其为人所称道。
这类爱情诗,将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描写得淋漓尽致。
他的爱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结构上有曲折深婉的特点;二是对六朝诗风合理地承袭,如绮美的意象、精致清丽的语言、柔婉的情韵、朦胧的意境、流畅的音律等;三是大量使用典故进行叙事、抒情、寄慨。
总体来说,他的爱情诗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情思婉转,寄意深微,诗意隽永,耐人吟诵。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感伤情绪的美。
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
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
在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爱情诗,如《为有》、《日射》、《一片》、《昨日》以及《碧城》三首等。
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
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
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其中有些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
总体看来,李商隐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微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同时诗歌的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恍的审美感受。
对李商隐爱情诗进行赏得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可以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在结构上有曲折深婉、回环往复的特点。
他的诗比起盛、中唐诗人来结构要收敛细密。
盛、中唐诗的结构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镜,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
锦瑟运用典故的诗句
锦瑟运用典故的诗句《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琴为主题,通过对琴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让诗句更加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的开头便是运用了一个典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中的“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在这个典故中,鸿雁是一种能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动物,而琴则象征着人类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将琴与鸿雁进行比较,李商隐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接着的几句诗句中,李商隐引用了《诗经·小雅·车攻》中的典故:“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车攻是古代战争中一种攻城的器械,而李商隐将其比喻为琴的音色。
通过这个典故,他表达了对名声的追求和对个人事业的思考。
他认为,纵然名声千秋万岁,但人生终究是寂寞的,个人的努力和追求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在《锦瑟》的后半部分,李商隐又引用了《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典故:“文王拘而演绎兮,史册靡不称。
”文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明君主,他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文化的改革。
李商隐将文王的改革比喻为琴的音色,表达了对改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仰。
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革和进步,人类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最后,李商隐在诗的结尾处引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的典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这个典故描述了古代战车和战马的雄壮和飘逸。
通过这个典故,他表达了对自由和激情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通过运用这些典故,李商隐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让诗句更具深意和内涵。
他通过琴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他通过引用典故,将琴与古代的英雄和历史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由、激情和改革的向往。
这些诗句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总之,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使诗句更加丰满和有深度。
李商隐诗歌的用典特色
李商隐诗歌的用典特色1.超常搭配,独特的意象组合意象是诗歌最具魅力的成份之一,诗歌因为意象而变得充实丰满。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可见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
李商隐的诗歌意象往往通过独具个性的组合,从而使读者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其中,“竹”、“坞”,“水”、“槛”,“枯荷”、“雨”的组合最具有特色。
单列出“竹”和“坞”我们想到的只是竹子和小型的城堡,但当他们组合到了一起时,诗意就浓了,试想一个长满竹林的小小村落,清水幽幽,诗人独倚栏杆一直到黄昏,这是一个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图景。
再看尾句“枯荷”,“雨声”。
单就荷花枯萎,我们往往把它看作正常的时令变化使然,而把“枯荷”和“雨声”组合到一起,就让人心中升起无限的惆怅之情。
李诗就是用这种简单而又不寻常的意象组合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意象突然变得情意绻绻,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词性的变化“词性的变化,指的是一个词突破词语固有的词性,使其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临时承担另外一种词性的现象。
”我们细读李商隐的诗歌,不难发现在李商隐的诗歌中,不少词的词性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词的词性变化使诗歌产生了陌生化的表达效果。
如:“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
”(《燕台四首》)“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燕台四首》)“楚天暮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楚吟》)“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以上这些词大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这样不仅使诗歌语言在形式上显得简练,更使诗歌在意境的传达上更显精妙得当。
如“宋玉无愁亦自愁”两个“愁”字,前面一个是作名词用,而后面一个却变成了动词。
这种无法言说的惆怅之感,诗人仅用两个“愁”字便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看似简单重复却又回味无穷。
最高明的技巧往往是在最平凡、最简单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李商隐诗歌悲剧性意象的成因李商隐诗歌因为其独具个性的陌生化形式,使其诗歌风格从总体上显得深情缅邈,含蓄内敛。
浅论李商隐诗中典故的用意
浅论李商隐诗中典故的用意【摘要】李商隐是晚唐的代表诗人,适逢衰世,仕途不畅,命运坎坷,但却是晚唐中最光辉的一颗晨星。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曾因用典太多,被称为“濑祭鱼”,李商隐常用典来表现现实生活和感慨人生。
李商隐诗中典故深情缅邈,颇有深意,李商隐用典造成诗歌的朦胧美,用典来自喻自身的才华和抱负,以及用典来讽刺当世、揭露社会等。
关键词:李商隐用典仕途不畅正文: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子义山,号玉溪生,虽生活在晚唐,他的诗歌仍不减繁华富丽的盛唐气象,风格多样,变化无端。
李义山是用典使事之能手。
他用典之多、用典之巧妙奇崛,在前人少见。
然而他出身寒微,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一生寄人篱下,辗转于牛李党争两派之间,科考受排挤,仕途坎坷。
长期的幕僚生活,压抑了他的身心。
他的爱情之路更多痛苦与忧郁,与洛阳柳枝、玉阳宋真人、妻子王氏的三次恋爱,均多波折与阻隔。
政治的失意、爱情的多折在那个礼教社会中都是敏感话题,再加上处境的恶劣,身份的卑下,抑郁、感伤、内向的个性特质,使诗人经常心事钳口难言,“几欲是吞声”。
把这些不得已表现在诗中,因此他多用典故,使诗歌造成一种朦胧美,并以此来曲折表达自己的思想、说明当前的问题。
一、用典造成诗歌的朦胧美朦胧美是诗人创作所追求的艺术特色,诗人喜欢通过一些意象描绘出一个奇妙的意境,让读者难以揣摩,造成一种朦胧美。
李商隐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李商隐写了许多朦胧诗,并善于将典故运用进去,以此造成了典故之下的朦胧美。
李商隐中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便出现了四个典故,“梦蝶的庄周”“化鹃的望帝”“沧海之珠”“蓝天之玉”[2]李商隐用“庄周”“望帝”来暗指自己,希望能像庄周一样,在清晨的睡梦中变成翩跹而飞的蝴蝶,自由自在,不再受现实的束缚,像望帝一样,把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怨的杜鹃,不在有愁苦哀怨,怡然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姓名:***学号:**************学校:阜阳分校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20年5月7日目录摘要、关键词 (3)一、诗歌中用典时运用的修辞 (4)(一)、对偶 (4)(二)、顶针回环 (5)二、运用前人典故来比喻自身才华和抱负 (5)(一)、牡丹 (5)(二)、安定城楼 (6)三、运用前人的典故来讽刺当时时政、揭露社会 (6)(一)、隋宫 (6)(二)、曲江 (7)四、运用神话人物典故创造诗歌的朦胧美 (7)(一)、锦瑟 (8)(二)、碧城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李商隐是唐朝末期艺术成就相当高的自喻诗人。
李商隐用无题诗生动巧妙的将大量历史典故融入诗歌当中,为作品注入饱满的美丽感,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与语言魅力。
李商隐的诗词分政治诗,历史诗,关于事物的诗,无题的诗,爱情的诗和女冠的诗。
因此,我认为李商隐作为文学史上具有研究型的研究人物,必须受到许多人的重视,文学价值最高体现。
文学方法从诗歌的集解和现代编者笺注中领略文学风采,李商隐诗歌文风绵柔,工于比兴手法,巧妙于象征,善于运用典故,清词丽句和语言凝聚力。
本论文试图从典故的角度盘点八首无题诗,并分析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
关键词:李商隐;典故的;朦胧的美;修辞的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李商隐(约813年至858年),名叫义山,出生于玉溪(谿)和樊南生。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祖先是沁阳市河内市(现河南省焦作市)。
他擅长诗歌创作,散文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他是唐末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与杜牧一起被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一起被称为“温李”。
成段式的风格和温庭筠的风格相似,他们三个都排在家庭的第十六位,因此被称为“三十六体”。
他的诗歌概念新颖,风格尤其优美,特别是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和无题诗之间的纠结,美丽动人意犹未尽,被世人广为传诵。
他的格律诗歌传承了杜甫的传统创作手法,他的一些作品和杜甫尤其的相似。
和杜甫一样,李商隐的诗歌经常使用典故,比杜甫更深刻,更难理解,并且每句话都经常使用典故。
他对经文的运用是独一无二的。
他喜欢使用各种象征手法和比兴手法。
有时他会朗读整首诗,但不清楚为什么。
典故本身的含义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想要表达意思。
由于夹杂在牛党和李党派之间的缝隙之中生存,他一生非常不高兴。
导致他在爱情方面更加痛苦和忧郁,他与洛阳柳枝的分离,和玉阳宋真人和妻子王的三个恋人都有很多曲折和不如意。
政治上的挫败感和爱情是古代仪式的社会中敏感的话题。
加上恶劣的形势,卑微的地位,沮丧,感性和内向的人格特质,诗人常常很难谈论它。
这些无意的诗歌表达,使他用典故使诗歌成为朦胧的美。
死后,他被安葬在自己的家乡沁阳(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的交界处)。
后来作品被收录在《李义山诗集》当中。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三位诗人被称为晚唐之中最著名的咏史大家,其咏史怀古诗方式方法独具特色,在诗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和位置。
从晚唐唐末的背景和他们三人个人生平经历来探讨,可探讨出他们咏史怀古诗的内容和艺术境界。
如果将他们三大家进行比较,三者各有千秋【1】。
一、李商隐诗歌中用典时运用的修辞(一)、对偶李商隐以“好事切对”而闻名。
他的独创性有很多例子。
但是,正是他的当句对的句子更加显示了他的个性。
在这方面,他是杜甫学生,但是他超越了杜甫。
杜甫当前的句子对仅限于单个句子,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有“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出自《曲江对酒》;更有“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出自《白帝》;李商隐十种有“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中晴云杂雨云”出自《杜工部蜀中离席》;更有“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比如这首《春日寄怀》有更多每一句都是当句有对句子。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2】。
句子和句子的对仗工整,句子中的对仗是非常严格,流畅和无懈可击。
在境界的描述中,情绪的描绘自然是丰富的,天然的,没有成熟熟练的特殊修辞技巧就很难做到。
(二)、顶针回环这种修辞格式在民歌中非常习惯运用,非常典型的是乐府民歌的《西洲曲》,民歌使用此技术来提高亮度和清晰度。
李商隐也喜欢用这种修辞手法,并将其用于近代诗歌中,例如:《代赠二首》其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3】。
其二: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4】这种上下连接,来回重复,在被李商隐所采用后,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它所表达的不是情感的清脆,而是挥之不去的情感纠缠,语言会消失但不会消失。
二、运用前人典故来比喻自身才华和抱负(一)、《牡丹》尽管李商隐一家人很穷,但他还是个有野心的人。
他学过古代经文。
长期以来,他一直是一个才华横溢,自命不凡的人才,并受到令狐楚的赞赏,雄心勃勃。
李商隐在《牡丹》中写道: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5】这首诗用八种典故,用卫夫人和越人,贵族舞姬以及石家燃烛还有荀令香炉等的典故来描写牡丹花朵和花朵的婉约而优美的色彩,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芬芳。
树叶,它是梦中的彩色笔。
通过使用彩色笔的寓意,表明您当时和江淹一样有才华。
只有朝云(传说中的巫山女神)可以与牡丹进行比较并阅读自己。
写的牡丹诗。
李商隐通过牡丹突出自己的才华。
这首诗显示了李商隐无与伦比的才华。
可以看出,李商隐借用典故中同类才干的典故,通过诗篇的典故来展示自己的才干,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为国家服务。
(二)、《安定城楼》李商隐心怀远大抱负,则见于他的《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6】。
其中的两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可以想象出他对国家的忧念和对身世的感慨是十分深刻。
再结合联系他的《行次西郊一百韵》这一首诗,他对当时藩地的割据和地方叛乱,官宦的残暴,皇权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严重的赋税剥削日据加重,人们生活的极其穷困,致使财政危机的更加深化,军事力量的削弱严重等等都有淸醒的认识。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对唐王朝衰败过程之中出现种种的社会危机都是有着非常清析和深刻的认识的。
正是因为如此,他就想扶大厦于将倾的路子被人阻拦而难以通过,这使他“垂涕”!但是“垂涕”又能怎么样呢?一个“虚”字,表明出了他心中多少的无奈,为了生或口粮,“王粲春来更远游”,一个“更”字便道出了以王粲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低回哀叹的心境。
李商隐凭借“贾谊垂涕”,“王粲远游”,“范蠡归隐”,“鹓雏清高”四个典故。
李商隐用贾谊和王粲形容自己是一个事业不稳的人,在科举考试中败北,在篱笆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希望像范蠡一样华丽隐退,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但对唐朝的衰落充满期待,他更加渴望建立功绩和拯救世界。
尽管当时的北朋党很猜疑,但来自于心的雄心壮志和高尚品格的年轻人仍然相信野心勃勃的野心。
从这四个典故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李商隐,可以环顾四周看到唐代的衰落在我眼前展现,回想起前任贾谊和王粲的悲惨命运,并发动内心的惆怅。
李商隐用这四个典故来自我表达自己的处境和远大的抱负,他的境界不断扩大和意义深远,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人生理想。
三、使用前人的典故来讽刺当时时政、揭露社会(一)、《隋宫》李商隐出生于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
全家处境艰难。
此外,他当时正处于唐朝末期,处于乱世之中,当时正处于困境中。
最终经过令狐荀引荐,他登进士第。
在两党相互交织的险恶政治漩涡中,这导致了他糟糕的职业生涯和沮丧的爱情,他与妻子王某分开,激起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烦恼时代的厌恶,因此在诗歌创作中,在引用之前表示内心不满和讽刺意味的典故,李商隐在《隋宫》中写道: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7】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讽刺隋炀帝的淫秽和奢侈,官场非常腐败。
隋朝的荒芜遍及整个隋宫。
找不到萤火虫的影子。
凄凉的哀悼,隋朝已经走到尽头,即使是在繁荣时期,隋炀帝这个皇帝的无能和横征暴敛,也走上了后侯领主的道路,此后皇帝取代了隋炀帝。
李商隐亲眼目睹了唐朝末代的衰弱景象和社会上的种种腐败景象。
在讽刺隋炀帝的时候,他也讽刺了唐朝的腐败。
隋炀帝的命运表明,现任君主绝不应该像隋炀帝那样,就像一个淡淡,淫秽的国家,否则将陷入无处可寻的状态,唐朝的明珠将沉入世界从那时起。
李商隐用典故讽刺世界,说服唐朝不要重蹈覆辙,走上了死亡之路。
李商隐是一位喜欢感伤的诗人。
他容易产生悲伤感情和感觉,他的职业生涯不顺利,难以消遣,并且对社会不满意。
(二)、《曲江》因此,他用自己内在的情感表达方式来揭示现实生活。
就比如李商隐的《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8】李商隐《曲江》一诗的主旨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慢慢丰富。
对此诗本身的分析和对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的解释,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诗人在诗中营造了一种以时间关系所构成的框架,一切的情感都能在诗的意中滋长优化。
诗人感伤不可悔改的过去和无法正视的现实中不可阻挡的趋势。
诗歌中使用了“子夜鬼歌”,“华亭鹤唳”和“泣铜驼”三个典故。
《子夜鬼歌》透露出了唐朝的社会动荡,人们不得安宁,民不聊生。
“华亭鹤唳”在西晋陆机的例子,运用陆机的悲惨命运表明,唐朝的臣子被太监勒死了,佞臣当道,社会动乱,饥民遍地。
《泣铜驼》用索靖的悲惨悲泣来暗示诗人对唐朝的忧虑。
李商隐用这三个典故来解释西晋灭亡和社会恐慌的悲惨境地。
用西晋王朝来映射出唐代王朝,由于当时的“甘露之变”,唐末社会也发生了惨乱的悲剧。
唐朝的悲剧,再到今天与唐朝联系在一起,利用典故使唐朝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和混乱的社会。
它可能面临改朝代的悲剧。
衰落给人们带来了悲伤的生活。
唐朝的巨大动乱,使作者非常担忧,但又非常气愤唐朝末代的衰落给人民带来无与伦比的悲惨的生活。
这三个典故生动地揭示了晚唐社会的衰落和法师的残酷。
四、运用神话人物典故创造诗歌的朦胧美朦胧的美是诗人追求的艺术特征。
这位诗人喜欢通过一些意图来描绘一个奇妙的意境,这使读者难以理解,从而产生了朦胧的美。
李商隐就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写过许多晦涩的诗歌,善于在典故中运用典故,从而在典故下营造出朦胧的美。
(一)、《锦瑟》李商隐中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