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作业本答案: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作业本答案: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统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作业本答案: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A
2.D
3.B
4.D
5.D
6.A
7.C
8.B
9.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实现了广大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_.(1)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基本胜利,国民政府覆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方针、政策的准备。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立国作了组织准备;决定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重大事项。
(3)名称: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成果:前者基本_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后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认识: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D
2.A
3.A
4.D
5.B
6.B
7.C
8.D
9.B
_.从主要内容看,这次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从历史地位看,这次会议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所以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_.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宪法是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依据,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宪法,才能使我国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A
2.C
3.A
4.B
5.C
6.D
7.A
8.(1)历史背景:_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这一不平等条约。
规定:英国割占中国的香港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国坚定的外交立场;香港地区的主权原本属于中国等。
意义: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事件,也是_世纪世界历的重大事件。
它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专题练习
1.B
2.C
3.C
4.D
5.D
6.B
7.C
8.A
9.D
_.(1)平等、团结、互助。
实现共同繁荣。
(2)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真正的实施。
(3)_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_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_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
(4)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_.(1)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
双方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根本立场不同。
(2)平等会谈。
“一国两制”。
(3)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的统一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高一历史作业本答案: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