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治疗手段,但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
种不良反应。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时有效地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与输血相
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输血不良反应
可分为以下几类:
1、溶血性输血反应
包括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急性溶血性输
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表现为发热、寒战、心悸、气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等;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
后数天至数周,表现为黄疸、贫血等。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多发生在输血后 1 2 小时内,表现为发热、寒战,体温可高达 38 41℃,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3、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过敏
性休克等。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等。

5、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常在输血后 1 6 小时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等。

6、细菌污染反应
表现为寒战、高热、休克等。

7、循环超负荷
多见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8、其他
如大量输血后的低体温、电解质紊乱、枸橼酸盐中毒等。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1、临床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3、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详细记录。

4、将剩余血液和输血器材妥善保存,以备检验。

5、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缓解其紧张情绪。

三、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
1、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

(2)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3)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等检查。

(4)尽早输注生理盐水,保持尿量,碱化尿液,防止肾衰竭。

(5)应用糖皮质激素、多巴胺等药物,抗休克治疗。

(6)如发生肾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处理
(1)停止输血,观察病情。

(2)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应用解热镇痛药等。

(3)再次输血时,可在输血前预防性应用解热镇痛药。

3、过敏反应的处理
(1)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应用抗组胺药物。

(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异丙嗪等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处理
(1)停止输血。

(2)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

(3)加强支持治疗,预防感染。

5、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

(2)采取半卧位,吸氧,利尿,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6、细菌污染反应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

(2)抽取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7、循环超负荷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或输液。

(2)患者取半卧位,吸氧,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8、其他不良反应的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认真进行输血前的检查,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3、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注意无菌操作。

4、合理用血,提倡成分输血。

5、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组胺药物。

6、加强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总之,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
的观察力,能够迅速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