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偶与木偶申论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偶与木偶申论作文
《泥偶与木偶的启示》
在我的老家,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个手艺人。
这个手艺人可不得了,他会做泥偶和木偶。
那一天,小广场上围满了人,我也凑热闹去看。
那手艺人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周围摆满了他的工具和材料。
他先拿起一块泥巴,那泥巴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在他的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
只见他迅速地揉出泥偶的大致形状,就像是变戏法似的。
他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泥巴软,好塑形,但也容易变形,得小心伺候着。
他一点一点地捏出泥偶的鼻子、眼睛、嘴巴,表情栩栩如生。
旁边有个小孩“哇”的一声叫出来,说这泥偶就像他隔壁的张大爷。
大家都哄笑起来,这泥偶虽然模样做出来了,但是没有经过烧制,看起来有点脆弱。
手艺人把这个泥偶轻轻放在一边,笑着说这泥偶呀,像咱普通人,本来啥样就啥样,捏一捏能有个模样,但禁不起太大的折腾。
接着,他又开始做木偶。
他拿出已经做好形状的木块开始精心雕刻。
那木块可比泥巴硬多了,他费了好大的劲,木屑纷飞,手艺人额头上都渗出汗珠了。
他慢慢雕刻出木偶的四肢和身体的精致花纹。
他说这木偶难做呀,得有模有样的,还得耐磨。
做完后,他拉动木偶身上的细线,木偶就像活了一样舞动起来。
木偶动作很有节奏感,看上去非常精神。
从这泥偶和木偶创作的过程里我悟到了不少东西。
泥偶就像那些性格柔软,随心随性的人,他们可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别人说个啥,就改变自己的想法。
而且他们比较脆弱,在面临困难或者压力的时候,比如说在职场上被领导批评几句,心里就受不了了,可能原本计划就全乱了。
而木偶呢,就像是那些自律性很强的人。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学长,他为了考上好学校,每天制定严格的计划,几点起床,几点学习,雷打不动,就像那木偶制作时被精心规划雕琢似的。
他不会轻易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动摇自己。
他在面对学习的压力,同学玩耍的诱惑的时候,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目标。
他最后成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有时候像泥偶,有时候像木偶。
比如说我想锻炼身体减肥,可朋友一喊我吃大餐,我就动摇了计划,这就是泥偶的软弱性。
但有时候我制定了读书计划,即使遇到想看的电视剧,我也会咬咬牙先读书,这就有点木偶的坚毅了。
不过整体上我希望自己能更多地拥有木偶的那种坚韧,不能老是嘻嘻哈哈听从内心那些偷懒的想法,要像木偶经过精心雕琢才展示在众人面前那样,精心地打造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
无论是泥偶还是木偶,都有自己的特性,重要的是知道怎么让自己更好地去过自己的生活。
《泥偶与木偶:不同的人生态度》
那一次村里手艺人做泥偶木偶的事还在我心里回荡呢。
我常常想,这
小小的手工制品背后可不简单。
就说那泥偶吧,软软乎乎的,可塑性强这是不假。
想起来我自己有段时间也是超级没主见。
那时候流行一种风格的衣服,周围同学都在穿。
我本来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可看大伙都那样穿,结果我也跟着穿。
这就像泥偶一样,别人怎么捏,就成什么样。
而且就像泥偶没烧制之前很脆弱似的,我因为跟风买了那些衣服,自己穿着不舒服不说,还被家里人笑了好一阵。
说我自己风格都没了。
这泥偶从塑造到最后完成始终是在人的控制下。
就像我当时,完全被周围同学带动着,没有自己去思考到底这种风格适不适合我,是不是我真的想要的。
再看那木偶,那可是硬邦邦的,有一种固执在里头。
我认识的一位邻居大叔,那就是典型的木偶式人物。
大叔是做木工的,一直坚持传统的木工手艺,好多人劝他用新的机械工具,既省力又高效。
可大叔就是不听,他觉得传统手艺做出来的东西才有灵魂。
这就像木偶制作时就被定好了样式,很难改变。
大叔的这种坚持也有好的一面,他做出来的家具那家伙真叫一个精致,很多老顾客就认他的手艺。
但是有时候也有点轴,比如说他就因为不接受新工具,有次接了个大订单差点没按时完成,累得他够呛。
我后来就想,这泥偶和木偶就代表我们生活中的不同的态度。
咱们可不能太泥偶了,啥都随波逐流。
可也不能太木偶了,一根筋。
拿职场来说吧,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像个泥偶。
上司让干啥我就干啥,虽然听话,可没
有自己的想法。
有个同事就不一样,他像木偶那样有自己的原则,但同时又很灵活。
他对自己的工作有规划,就像木偶有精致的设计。
当上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他会像木偶身上的绳子可以巧妙地被操控那样,和平地跟上司沟通,而不是盲目服从。
同时,在自己有了好的创意的时候,他又像木偶舞动起来那样充满活力和魅力,把想法展示出来。
所以他在公司业绩越来越好,也很受人尊重。
我羡慕他这种能在泥偶和木偶之间找到平衡的状态。
我就想对自己说,在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的时候,要汲取泥偶的柔软能够适应环境的优点,也要有木偶那种坚守自我的力量。
不能像泥偶一样软得没了型,也不能像木偶一样硬得听不进意见。
只有这样,咱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顺畅,像手艺人做出来的艺术品那样赏心悦目充满意义。
《泥偶与木偶:生活中的你我他》
还是得说说村里手艺人那次摆弄泥偶木偶的事儿,真的是越想越有味道。
那泥偶刚做出来的时候,你一看就觉得亲近可爱。
我记得当时那个手艺人把泥偶稍微晾干一些后,就有小孩想拿起来玩。
泥偶的质地软绵绵的,小孩一碰,泥偶的身体就凹进去一块,手艺人赶紧过来护着说还没定型呢。
这就像生活中的一些人,心地很善良很柔软,但是可能太单纯了。
就像我表妹,她刚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一个舍友家境不太好。
表妹看到她吃穿用度节俭,就总是想办法帮她,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她。
这本来是好事,可是那舍友有时候却得寸进尺,还指使表妹做这做那。
表妹也不懂得拒绝,就像泥偶那样任人摆弄,最后自己心里很委屈。
那泥偶就只是徒有可爱的外表,却缺乏内在的骨架。
表妹在经历了这些事之后才慢慢懂得要保护自己。
再把话题转到木偶上。
木偶给人的感觉是精致、刻板。
就像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他上课那叫一个严格。
他的教案每一页都像是精心雕刻的木偶组件,整整齐齐。
他上课的节奏永远不变,不管同学们的接受程度如何。
有一次,班里有个同学数学成绩不好,想给他提个建议,能不能讲慢一点,或者举一些有趣的生活例子。
他直接就拒绝了,说按照教学大纲来,不能乱改。
他就像木偶一样,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后来很多同学都不太喜欢他的课,他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太好。
在生活中呢,理想的状态是像经过烧制的泥偶和灵活的木偶的结合体。
就拿做生意来说。
我有个朋友开了个小餐馆。
刚开始他什么都按照传统模式来,别人说餐馆就得四四方方布局,菜单就得规规矩矩列菜品,他就像木偶严格遵守规则。
可是生意一直很平淡。
后来他开始改变,他会根据顾客的反馈,像泥偶有了灵活的应变力一样。
顾客说想要温馨一点的装修风格,他就调整。
顾客说希望菜单上有特色菜的小故事,他也照做。
同时他
又像木偶那样有着对品质的坚守,菜品的新鲜度,厨房的卫生等要求非常严格。
慢慢的,他的餐馆越开越红火。
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谁都不想只做脆弱的泥偶或者僵硬的木偶。
要把泥偶的柔软和木偶的坚定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咱们才能经受得住生活的各种考验。
想当年看那手艺人摆弄泥偶木偶的时候只是看个新鲜,现在才明白这里头包含着这么多关于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