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书法教学中学生读帖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中学生读帖能力的培
养
读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方法。
“读帖”顾名思义,就是要“读”帖上之字,这种“读”并非口声之“读”,它更侧重于心读,需要眼、心共同运用。
换句话来讲“读”就是我们说的“观”,要从“观其形,赏其美”中“揣其构成,心明其法”.它要求“读”者在观察时,仔细揣度碑帖中的每一结构、每一笔、每一画、神韵等等。
争取做到入眼铭心,之后方能临习。
有益于打破学习书法只是临帖的误区。
大多数人对读帖学漠不关心,只要提
到书法就是临摹,这在他们内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学习书法必须要从读帖开始。
读帖的好处在于,首先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选择自己欲将学习的书法碑帖。
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其次在深“读”的基础上,了解所学
碑帖的特点,挖掘规律,发现书写的奥秘。
易于学生深入学习。
最后在比较式读
帖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将自己作品和字帖作品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快速入门,最终实现有效的教学。
总的来讲学习书法读帖益处多多,既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能力,促进注意
力的集中;也有利于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个人修养等多方面能力的全
面提升。
因而在我的教学中更提倡学生临帖之前先读帖。
(一)、欣赏式读帖,激发兴趣
欣赏式阅读,旨在“欣赏”二字,此时的欣赏带着审美的角度,是一种感性
的行为。
小学生本就属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的群体,对于初学书法的小学生来讲,欣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秀碑帖,可以让学生萌生学习书法的意念,增进
他们习书的热情,学生个体的主动为之,效率会明显提升。
同时欣赏式的读帖可
以让学生领会到每一个字帖的生命内涵,了解书法作者的生命历程,帮助学生丰
富知识,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由于颜勤礼碑是初学者最易入门的碑帖,所以教学中,主要是教授学生学习
颜勤礼碑。
以此为例,上课伊始,为引发学生的好奇,先从这些字怎么断句开始“到底是‘颜勤礼’,还是‘颜勤—礼碑’”当学生们急于知晓答案时抛出正确
答案“颜勤礼”,然后给学生讲什么叫碑帖,“颜勤礼又是何方神圣”,真正的
作者是谁,和颜勤礼是什么关系。
颜真卿这个人的历史故事等等。
一个个兴奋的
眼神好似燃烧的火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出来了。
(二)、感悟式读帖,深入精髓
感悟式读帖不同于前者,它属于理性学习方式,但它要以欣赏读帖为基础,
心领神会的感悟书法中的每一招每一式,要挖掘同一笔画的不同之处,不同结构
的如何下笔等等,需要总结规律,更要做到触类旁通。
1、分析结构
小学生以临帖为主,基本上都会指定范字,由于他们初学写字,对汉字结构
的意识还不够明确,这时候就一定要让学生认清所给范字的结构。
分清合体字、
独体字,并且要分清合体字的上下左右结构,包、半包围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
每一种结构每一部分在字帖格中所占位置比例等等。
这时候有利于以后小学生在
书写同类结构字体时能够做到精美准确的布局和安排。
以颜氏字帖上下结构来看,布局位置就各有特色。
图2-1
2、规范笔画
每一笔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个字的优劣,因而教师要从细节上规范学生书
写的笔画。
比如,从用笔方法来看,每一笔都要仔细分析它是藏锋还是露锋,是
不是方笔,究竟是明、暗折中的哪一个等等。
同时也要引发学生对笔画的走向、
长短、肥瘦等方面的注意。
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笔画的正确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规范的书写意识。
从《颜勤礼碑》来看,其点画线条适合藏不应该露、应该厚不要薄。
他的起笔、收笔以藏锋为主;圆笔和方笔比较,圆笔居多;字要厚重饱满。
再以“竖”为例,大家看一下字帖。
图2-2
一般来讲包括垂露、悬针、相向、相背等不同变化,教师在教授学生写字时,要让学生发现不同结构在长短、粗细、方向、取势等方面的差异。
比如,中多垂露,两相向背。
让学生以此为规律操作临习。
3、化解难点
不同人物的碑帖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就需要临摹者能深入地探索其中与
众不同之处。
同样每一个字也一定有它特别难写的那一笔,也有其容易被临者忽
略的小细节,也有的字结构特别难写,比如左中右结构和复杂独体字或特简单的
独体字等等,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帖,帮助学生习得其中的规律,引导
学生发现细节,最终化解难点。
1.
、比较式读帖,优弊自知
读帖这一环节并不是仅停留在临习之前,它要贯穿临习的始终。
书写之前要“读”,临摹之时要内心“记读”,临摹之后还要“比读”。
比较式读帖就是在学生临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原帖放到
一起去比读,引导他们从字势开合收放、结构的空间布局、线条的粗细弧度、笔
法的收藏侧转等方面一一加以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自己的优点。
找寻差
距之后,优弊自知,了然于心,然后不断地调整、训练、读帖、再调整、训练,
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忠于原帖的初衷,最后形成自己固有的写作模式。
结语
书法教学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习者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教授者耐心指导、精心设计课堂。
读帖不是简单的敷衍了事,要以深入读帖带动认真临帖,以临帖后的读帖比较促进小学生习书的进步。